词条 | 文县池哥昼 |
释义 | 文县"池哥昼"入围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池哥昼”面具舞 每年春节期间,在甘肃省陇南市文县铁楼乡白马河畔的村村寨寨都有表演面具舞“池哥昼”的习俗。正月初五,白马藏人在寨子的大场里预习面具舞,正月十三开始正式跳,有的寨子正月十四、十五才开始跳,至正月十六结束。舞蹈者头戴面具,扮成“山神”、“菩萨”、“小丑”等模样,挨家逐户地欢跳,意在为村民驱鬼除恶、驱邪消灾、避难免罪,以迎接新的一年吉祥和顺。整个场面非常古朴豪放、庄重热烈,既富有神秘气氛,又充满了浓厚的娱乐色彩。 “池哥昼”的独特习俗 对于白马藏人来说,面具舞既是舞蹈,同时又是一项神圣的祭祀活动,不能轻易跳。每年正月十五日跳完以后,即将面具、服装、道具等收藏起来,要等到来年春节再跳。平时一般不能随便将面具拿出来。由于记者提出要求,在同行的文县县委报道组刘二银及铁楼乡乡长班树怀协调下,经该村村支书和其他老人同意,指定村民杀鸡敬神后,才请出“池哥昼”面具。 据班乡长介绍,白马藏语称面具为“池哥申耿”。面具舞,文县白马藏人称“池哥昼”、“池哥蹈”、“仇池舞”、“鬼面子”、“十二象”,四川平武白马藏人称“曹盖”。池哥昼是白马藏人从先祖的信仰和崇拜里继承至今的一种传统祭祀活动和民间舞蹈。 白马藏人面具舞的舞蹈队列,统称为“仇池冒”,一般由九人表演,均为男性。其中四人扮成山神,叫“池哥”,为四弟兄,象征白马藏人祖先达嘎、达玛的四个儿子;两人扮成“菩萨”,也叫“池姆”;两人扮成夫妻,又叫“池玛”,还有一个十多岁的儿童扮成猴娃子。四个“池哥”,人人头戴青面獠牙的木雕彩绘面具,上插锦鸡翎,翻穿羊皮袄,背负一串铜铃,足蹬牛皮靴,左手持宝剑,右手握牛尾刷,形象凶猛恐怖,舞步遒劲粗犷,舞姿有杀野猪、打老虎、剥猴皮的动作。两位“池姆”,头戴雕菩萨面具,眉慈目善,端庄秀丽,身穿洒脱漂亮的宽袖对襟长裙,手持一方花手巾,紧跟“池哥”之后,舞姿以模仿种庄稼和家务活为主,一步一合掌一屈腿,一步一转体别腰,舞姿柔和优雅,轻盈飘逸。夫妻“池玛”,丈夫身穿麻布长衫,头戴草帽,妻子身着白马藏人一般妇女装束,唱说白马藏人的苦难和历史变迁。猴娃子脸上抹锅灰,身穿破衣烂衫,相当于戏剧中的丑角,说笑话,唱怪歌,前后随意乱唱狂跳,喜乐无常,主要作用是逗乐,增加欢乐气氛。相传,白马藏人由四川北迁时,遇一四川男子,后与一白马女子相爱私奔,遭族人蔑视,故在表演时这个脚色脸抹锅灰,扮作“另类”。 “池哥昼”的表演过程 每年正月十二,白马各村寨要由族长召开村民会议,商议部署“池哥昼”的活动事宜,譬如确定“跳手”、如何接待客人等。正月十三,全村男女老少皆穿上节日盛装,怀着喜悦的心情,等待着神圣时刻的到来。舞蹈队员装扮好后先在大场里预演,经寨子里的乡老“审定”,认为跳得合格后方可正式跳。一般清晨九时“池哥昼”活动正式开始,村子里的男女老少聚集在一起。首先,由炮手对空鸣放三声“三眼铳”,表示一年一度的“池哥昼”活动正式开始,接着“咚咚嚓”的一阵打击乐声骤然响起。一支由九人组成的“池哥昼”舞蹈队从指定的地点跳出。 身穿节日盛装的村民们,跟在舞蹈队伍后面唱歌跳舞。跳舞队伍从寨子的最高处开始,由东向西,自上而下,挨家逐户而舞,就像给各家拜年一样。“池哥冒”每到一家,主人拿出最好的咂杆酒和猪头肉盛情款待“池哥”。先由老人领唱,众人合唱,给“池哥”敬酒。舞蹈队离开时,主人家要送给“池哥冒”一升咂杆酒粕,由会首装在一个随身背的木桶里,还要送一个大馍、一吊肉,由“猴娃子”收取。所收的酒、肉、馍,供全寨子里的人正月十七在大场里喝团圆酒,吃团圆馍,食团圆肉。 面具舞从早跳到晚,全村挨家逐户地跳,小村一天跳完,大村两天跳完。 每当各寨面具舞结束的深夜(约凌晨2时),全村男文老幼护送“池哥冒”向西前往祖先相传的圣地。“池哥”、“池姆”、“池玛”卸装,取掉面具,摘下鸡翎。众人手拿香纸,面向西跪拜叩首,呼唤四方神灵,对神祷告,祈祷新的一年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全寨安宁,同时将鬼怪秽气一一驱走。送神之后,大家唱着“扎西德目,扎西德目”(即吉祥如意之意,跟其他藏区的“扎西德勒”略有方言区别),兴高采烈地回到家中。 “池哥昼”的美丽传说 在白马人的传说中最早有白马四兄弟、两个媳妇和一个小妹,曾经翻山越岭,云游天下。有一天傍晚,他们走到四川境内,筋疲力尽,饥饿难当,好不容易找到一户人家,便前往投宿。小妹上前去敲门,开门者竟是一位英俊潇洒的四川小伙子。小伙子见眼前这位美如天仙的白马姑娘,顿时喜出望外,心想可能是仙女下凡到他家来了,急忙招呼他们进来,拿出好茶饭招待,并再三挽留多住几日。白马人一行盛情难却,就在小伙子家里住了下来。有一天,小伙子想约姑娘出去玩,却又不好意思,便从火中取出一个“黑火糟”,趁姑娘不注意,往她脸上一抹,转身跑出门去。姑娘见是小伙子,急忙追赶,在小河边追上了小伙子。河边垂柳依依,河水泛银,皎洁的月光下,白马姑娘和小伙子漫步河畔,相依相偎,倾诉爱慕之情。 由于白马人有严禁和外族通婚的禁令,这位姑娘被开除族籍,白马四兄弟愤然离去。无奈之下,姑娘只好落户四川。十几年过去了,白马姑娘十分思念故乡的亲人,就和小伙子带着孩子,一路跋山涉水,千里迢迢回娘家探亲。白马山寨里亲人相见,抱头痛哭。 后来,白马藏人为了纪念这几位弟兄家人,就把他们刻成面具。四弟兄叫“池哥”,两个媳妇叫“池姆”,白马姑娘和四川小伙子叫“池玛”,还有个小孩,就是“池玛”之子,叫“猴娃子”。白马人把他们当成山神崇敬,每年正月举行“面具舞”活动进行纪念。同时,白马藏人沿袭了白马姑娘和四川小伙子往脸上抹“黑火糟”的相爱方式,每年农历正月十七用抹锅灰请客,青年人用这种方式谈情说爱,成为白马山寨里一种独特浪漫的习俗。 白马藏族简介 白马藏族主要生活在甘肃省陇南市文县铁楼乡白马河流域和四川省平武县、九寨沟县境内,人口约14000人。这里山高沟深,森林茂密,风景秀丽。南接四川平武,有巍峨险峻的摩天岭,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有白雪皑皑的千岷山,地处白水江自然保护区腹地。这里道路闭塞,人烟稀少,正是我国独有的珍稀野生动物大熊猫的繁衍栖息地。 白马藏族的风俗习惯、文化、宗教信仰都不同于藏族。白马藏人会说藏语,却不认识藏文,而且多数人会使用汉字;:他们不信仰藏传佛教,却信仰太阳神、山神、火神、五谷神;他们不修庙宇,不供佛像,却只在家供奉祖先的牌位。因此,众多的民族学和史学家认为,白马藏族是古代氐族的后裔。美国学者王浩曼曾著文在国外介绍:“岷山深处有一个人所罕知的部落,这个部落自称为氐人。” 氐族是我国古代西部的一个古老的民族,早在西周时期,在今天的陕西、甘肃、四川就有大量的氐人活动,魏晋时,氐族社会得到空前的发展,曾建立了仇池、前秦、后凉等国,一度统治西北。两晋时,氐族的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中,维持着这种昌盛和繁荣。后来,在西部各民族连年的征战中,氐族逐渐走向了衰落,最后退出了历史舞台。在以后的历史文献记载中,便很难找到氐族的踪影了。 白马藏族的生活服饰 文县铁楼一带的白马人的服饰,以白、黑、花三色袍裙为主,男穿名为“春纳”的对襟长衫,两襟操拢,系腰带,扎绑腿,头戴名叫“沙尕”、插着白鸡翎的毡帽。这种帽子造型独特,色彩鲜明,既有遮风、挡雨、保暖的实用价值,又是男子汉风度气质的显示。特别是戴在头上行走时,羽饰随着身体的摆动轻轻摇曳,极具古代欧美绅士的风采。受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活环境的影响,白马藏族的妇女非常爱美爱打扮。她们身穿以黑、蓝为基调的长衫,领、肩、袖及后裙均由各色花布搭配拼接,并绣有花草鱼虫等图案,色彩艳丽,做工精细。无论年龄大小、结婚与否,她们的头饰都十分复杂。成年妇女头缠长达3.2丈或1.8丈的黑色丝帕,丝帕紧裹着十几条长辫,编在黑色的毛线里,再串上五至八块鱼骨牌和红、蓝、白、黄等各色的玉石小珠,绾在头上吊至右耳旁,既端庄古朴,又美丽大方;老年妇女则要在腰上扎缠一丈多长的红色的自织羊毛练子带,年轻姑娘有的腰扎丝绸彩带,有的还要围匝缀有数枚古铜钱的牛皮腰带,据说具有“腰缠万贯”的象征和寓意。白马人世世代代以农耕、狩猎为生,其原始、封闭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了对大自然的顶礼膜拜,造就了白马人勤劳、勇敢的性格,也孕育了白马人独特、古朴的民族风情。在白马人生活居住的很多地方,他们至今还保留着用捻锤捻线织布,用丝线绣花鞋,用羊毛和面擀毡,用一根长长的犁杖驾驭两头大犏牛耕田种地的习惯…… 白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居住在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腹地的白马人,不仅从不伤害大熊猫,而且还为抢救、保护大熊猫立下过汗马功劳。远的不说,仅近一二十年来,文县铁楼的白马人就救治过七八只受伤或被遗弃的大熊猫幼仔,有的被送到保护站养大之后还漂洋过海,到世界很多国家展出,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