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文曲桥
释义

老人们说,明朝嘉靖年间,兴化籍读书人李春芳曾打此桥上经过。后李春芳在京城一举夺魁,被万岁爷钦点为状元,这桥就被正式定名为文曲桥了。如果这个传说不错,那么这座外表古朴典雅的木桥也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文曲桥桥东大约十来步的光景,有一条南北向的支河,丁字型连接处的北侧,有一座马永桥。和文曲桥不同的是,马永桥的桥身全部是青砖砌成的。除了这些,小镇上还有光明桥、青龙桥、富家桥等等,想说得一个不漏,恐怕也不太容易。

小时候,最愿意去的地方就是马永桥和文曲桥一带,因为这里的景致很特别,很像陈逸飞的油画双桥中所表现的那个样。周庄双桥桥洞的特点是一圆一方,而马永桥和文曲桥的特点除了一砖一木之外,再有就是文曲桥的桥面是平坦的,而马永桥则是一座典型的拱桥。两桥之间的直角尖上有一座伸入到水边的埠头。站在埠头上往西看,文曲桥在水面倒影的衬托下,身影显得格外的秀丽;朝北望,青灰色的马永桥则显得沉稳、含蓄。大清早,清清的河面上还飘荡着轻纱似的薄雾,埠头上就热闹了。男人们挑水,女人们淘米、洗菜、汰衣。张家长、李家短,一夜之间的新鲜事也跟着传播开了。偶尔,从文曲桥那边会游过一群小鸭,小鸭们并不怕人,它会直接游到洗菜的女人们身边,伸着脖颈,争夺那在水面上飘浮着的一丝丝豆衣、菜末。抬眼望河岸,沿河都是些高低错落的民居,一家挨着一家,“人家尽枕河”的诗句在这里有了现实的注脚。房舍和河床之间大都只有三两步的宽度,贪图近便的人往往就是喜欢在这“枕边”上行走。而马永桥的两端则是一条古色古香的老街,这正是始于隋唐时期的千年古镇工字形老街的一部分。街面上铺地的立式青砖早已被岁月的脚步磨得溜光水滑,房舍则一律是青砖小瓦塞板门。那些个南货店、百货店、青货行、小饭馆等,肩挨着肩、脸对着脸。似乎在纷纷讲述着马永桥两侧曾经有过的商业辉煌。

打小起,就没见过顺济桥、高冈桥。老人们说,全都给东洋鬼子撂的炸弹给毁了。再后来,说是为了建设的需要,富家桥不见了,文曲桥、马永桥拆桥改路了,久负盛名的凤凰桥也被挪了位。老凤凰桥北桥头附近早先有一座带有楼层的公厕,门前有着善“侃”文人留下的“登斯楼激浊扬清、因其便居高临下”的砖刻对联,现在也不见了。我常常在想,拆掉了这些,便是扯去了一段历史、扯去了无数人心头那温馨的梦。如果把发展地方经济和古建保护两者协调起来统筹兼顾,那该有多好!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5 12: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