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刺果毒漆藤 |
释义 | 基本资料种中文名:刺果毒漆藤 种拉丁名:Toxicodendron radicans (Linn.) O. Kuntze subsp. hispidum (Engl.) Gillis 中国植物志:45(1):125 地理分布:分布于台湾、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 毒 性:本种树液有毒,易引起漆疮[22]。 所属类别属中文名:漆属 属拉丁名:Toxicodendron 科中文名:漆树科 科拉丁名:Anacardiaceae 本科概述本科约60属600种,主要产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有15属55种,南北各省区均有分布。本科为重要的有毒植物科。有毒植物主要存在于漆树属(ToxicodrondronMill.)如野漆树、漆树等,其根、茎、叶和未成熟果实含有毒树脂,常引起中毒。人接触其树脂或散布于空气中的物质时会引起皮肤过敏,即所谓漆性皮炎,发病率约26%,潜伏期4小时至21天,症状可分三种类型:(1)丘疹性荨麻疹型:有局部皮疹,奇痒。(2)泛发皮炎型:有大面积片状或散在的丘疹,奇痒。(3)水肿型:最为严重,多出现在首次接触者,开始出现潮红,而后继发小疱、大疱,肿胀,皮疹奇痒,并伴有恶寒、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1]。食入并可引起恶心、呕吐等症状。本科植物也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如漆树所产生漆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涂料,在我国使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我国特产,也是传统的出口商品。本科主要化学成分是·一些双羟基酚:如漆酚(urushiol)、十五烷间苯二酚(pentadecylresorcinol)、十五烷儿茶酚(pentadecylcatechol)、十七烷儿茶酚(hcPtadecylcatechol)、十五烷苯酚(Pentadecylphenol)等,其他还含黄酮、有机酸等[2,3]。漆酚是主要有毒成分,存在于树脂中。漆酚不溶于水而溶于醇或丙酮,是一类具饱和与不饱和烃基侧链的苯酚衍生物的混合物,如漆树所含漆酚由下列四种化合物组成[4-7]见结构图。漆酚的致敏原因尚未确知,一种认为是由于漆酚的羟基与皮肤中蛋白质·的胺基反应所致,另一种认为可能是由于抗原刺激机体后,产生抗体而释放出游离组织胺和5—羟色胺或其他物质,使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形成红斑,进而形成水疱,如伴有细菌感染则引起糜烂。致敏强度与分子侧链中的双键数成正比[8,9]。 植物形态攀援状灌;小枝棕褐色,具条纹,幼枝被锈色柔毛。掌状3小叶;叶柄长5-10厘米,被黄色柔毛,上面平或略具槽;侧生小叶长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6-13厘米,宽3-7.5厘米,基部偏斜,圆形,全缘,叶面无毛,叶背沿中脉和侧脉疏被柔毛或近无毛,脉腋具赤褐色髯毛,顶生小叶倒卵状椭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最宽处在叶的中上部,长8-16厘米,宽4-8.5厘米,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渐狭;侧生小叶无柄或近无柄,顶生小叶柄长0.5-2厘米,被柔毛。圆锥花序短,长约5厘米,被黄褐色微硬毛;苞片长圆形,长约2毫米,被毛;花黄绿色,花梗长约2毫米,粗壮,被毛;花萼无毛,裂片卵形,长约1毫米或稍长,基部具3条褐色纵脉;花瓣长圆形,无毛,长约3毫米,开花时外卷,具不明显褐色羽状脉;雄蕊与花瓣等长,花丝线形,长约2毫米,花药长圆形,长约1毫米;花盘无毛;子房球形,径约0.5毫米。核果略偏斜,斜卵形,长约5毫米,宽约6毫米,外果皮黄色,被刺毛,刺毛长达1毫米,中果皮蜡质,果核黄色坚硬。 本种乳液极毒,易引起漆疮。 产地生境产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湖北和台湾,生于海拔(630-)1600-2200米的林下。选模式采自四川南川。 本亚种与产美国的原亚种的区别在于:顶生小叶最宽处在叶的中上部,长为宽的2倍,基部楔形,小叶背面具赤褐色髯毛;果压扁,斜卵形,宽约6毫米,被刺毛,刺毛长达1毫米。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