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文化批评:文化哲学的理论与实践 |
释义 | 图书信息书 名: 文化批评:文化哲学的理论与实践作 者:朱大可 出版社: 苏州古吴轩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 2011-2-1 ISBN: 9787807335832 开本: 16开 定价: 38.00 元 内容简介本书是中国学界首部文化批评原理,描述了中国当代文化的基本现状,全书涉及当代中国的文化逻辑,文化生产、传播与消费,文化符号生成与释读,神话与文化意识形态,身份、权力和文化认同,身体与性别。器物文化与生活方式,空间政治和文化地理,时间与记忆,感官文化等论题,全面阐述西方和本土文化批评的主要立场、观点与方法,为高校研究生、本科生、教师和文化工作者提供了有力的思想和分析工具。 作者简介朱大可,著名文化学者、批评家和随笔作家。崛起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是当时前卫文化的重要代言人。 目前主要从事中国文化研究与批评,其范围包括文化哲学、历史文化和大众文化等。前卫的思想、对社会弊端的理性批评,独特的话语方式,以及守望文化现状的理性和执著,使其在中国文化界产生广泛影响。 目录绪 论 文化研究与文化批评 第一章 文化的逻辑、价值和指数 第一节 消费中国的文化逻辑 第二节 文化空间、秩序与权利 第三节 核心价值与文化指数 第二章 文化的生产、传播与消费 第一节 文化资本 第二节 文化生产 第三节 文化传播 第四节 文化消费 第三章 文化符号的生成与释读. 第一节 符号形态 第二节 符号生成(编码) 第三节 符号释读(解码) 第四章 神话与文化意识形态 ............. 试读章节第一章 文化的逻辑、价值和指数 第一节 消费中国的文化逻辑 一、文化在世界版图中的意义 1.世界文化版图 在《现代世界体系》一书里,美国左翼思想家沃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1930—)提供了一个关于“世界体系”的陈旧拼图,他宣称,世界经济体是具有劳动分王和不同文化制度的单位,是一个没有权力中心的世界体系,它利用不平等的交换机制,将经济剩余价值从“边缘”转到“中心”。这个拼图过于陈旧,数十年来被各派学者不断纠正,以适应20—2l世纪的最新格局,但这种世界地图式的叙事,却成为此后经济学家描述世界经济秩序的空间模式。我们被郑重告知,在21世纪的国际分工体系里,巴黎、伦敦、布鲁塞尔和米兰等,是世界创意设计的源头,长三角和珠三角是最廉价的世界王厂,而其他欧美区域则是高消费的世界商场,如此等等。这种设计、制造和消费的全球分工链,提供了各国关系的基本图式。美国社会学家迈克尔·哈特(Michael Hardt,l960—)指出,这是一种“世界市场的意识形态”,它“趋向于解构民族国家的边界”。 中国大陆地区的世界工厂角色,最初由日本扮演,后来则转移到亚洲四小龙(新加坡、韩国、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最后才转向中国,而下一步很可能会转向南亚和东南亚。这是世界工厂的变迁路线图。中国除了扮演世界工厂的角色,近年来还在努力成为全球奢侈品的重要商场。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图景:一方面是低价出售低端生活器物,一方面高价购买高端生活器物,这种贸易差造成了严重的价值赤字。 2.“U形价值链”和“微笑曲线”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学者相继提出“价值链”(Value Chain)理论。1985年,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尔·波特(Michael Porter,l947—)在《竞争优势》(Competitive Advantage)一书指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都可用一个价值链图式加以描述。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