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文川道
释义

简介

古代由长安南下汉中的驿道之一,经郿(眉)县、西江口、城固至汉中,只800里 。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兴元节度使郑涯、凤翔节度使李玭,在权衡利弊得失之后,奏请修筑文川道。文川道南段沿汉江支流文川河而行,故名文川道。西江口以北,又沿褒斜道北段出秦岭,经郿县、盩厔、鄠县达于长安,故称文川道为褒斜道的支线。

路线始通与驿路修建

在秦岭多条谷道中,由长安去汉中,取故道经散关、凤州、兴州、西县、褒城等地至汉中,驿程长达1230里。取散关、凤州、褒城一线,驿程980里。若取文川道,经郿(眉)县、西江口、城固至汉中,只有800里。汉魏褒斜道虽捷近,但褒谷南段绝壁凌空,主要依靠栈阁通达。木结构栈阁,易腐朽,易水毁,交通往来时断时通。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兴元节度使郑涯、凤翔节度使李玭,在权衡利弊得失之后,奏请修筑文川道。文川道开辟后,作为驿路虽然为时甚短,却成为关中、汉中间商旅往来的捷径。

文川道始通于何时,据李之勤教授考证,至少应溯源到秦末汉初[156]。《水经注·沔水》记,秦末汉初,汉王刘邦北定三秦,萧何留守关中,为利用汉中物力、人力支援楚汉战争,即欲修城固北出之路以通关中,“故名为通关势”,后世又称为通关山。通关势的位置,《汉中府志》记在城固县北30里。蜀汉建兴十二年(234)春,诸葛亮最后一次伐魏,是由乐城(今城固西18里处)北上,沿小河口道至西江口,转入斜谷道,进驻五丈原。又据《旧唐书·李抱玉传》记,兼凤翔节度使李抱玉,在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冬,为平南山(秦岭)“群盗”,“分兵守诸谷,使牙将李崇客精骑四百自桃川、虢川袭之。贼帅高玉脱身去城固。山南西道张献诚擒以献,悉索支党斩之”。文中的桃川、虢川、城固,都在唐代文川道上。这说明文川道在唐大中三年(849)开辟为官驿大道之前,已成为一条南通北往的交通线了。

唐文川道是在汉魏褒斜道的基础上所修建。唐代中前期,多次修复褒斜道,用于军队调遣和物资转输。但屡修屡毁,给南北交通造成不便。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山南西道节度使郑涯、凤翔节度使李玭,认为利用褒斜道北段,由西江口向东南,另辟文川驿路,不但较故道(驿路)近400余里,较凤州、褒城一线亦近约200里,且能避开褒谷南段的险阻。唐宣宗据以“下诏褒美”[157],“敕旨:蜀汉道古今敲危。自羊肠九屈之盘,入鸟道三巴之外。虽限戎隔夷,诚为要害,而劳人御马,常困险难。郑渥(涯)首创厥功,李玭继成巨绩。较两路之远近,减十驿之途程。……此则通千里之险峻,便三川之往来。实为良能,克当寄任。宜依所奏,仍付史馆”[158]。

沿途地理状况与驿馆分布

唐末著名文士孙樵,曾经行文川道,并作了实地考察,写有《兴元新路记》,对文川驿路作了极为翔实的记述。

文川道起自郿县,止于城固县文川河与汉江交汇处附近。但孙樵文川道之行,是由长安西行,经咸阳、兴平、武功,“入扶风东皋门”,折南渡渭水,经凤泉驿至郿县。

自郿县南行25里,至临溪驿,“驿扼谷口”,夹道有居民。今眉县西南16公里处,斜峪河(即石头河)出山口东侧,有居民点名斜峪关,当为临溪驿所在地。

由临溪驿南行,沿斜峪河东侧,“盘折而上”,登黄蜂岭、岭,约三四十里至松岭驿。在今太白县鹦哥咀乡或其以南的上寺院附近。

自松岭驿西行3里,“逾二桥,登八里坂”。八里坂现名老爷岭,岭上有关羽庙。清代称八里漫滩。斜峪水自西流来,受八里坂之阻,突折东南,又转东、转北,成一个“U”字型急湾,河流迅急,形成峡谷,古人为减少凿栈工程,才越岭而行。所说“逾二桥”,当为斜峪河及其东侧支流三才峡上的桥梁[159]。“下(八里)坂行十里,平行如九衢,又高低行五里,至连云驿。”驿站处于东西长约三四十里,南北宽约二三里的桃川山间盆地。

自连云驿西行20里,“上五里岭,路极盘折。凡行六七里及岭上,泥深灭踝(自注:行者多苦于此,可为栈路以易之)”。又西行约20里,“则山谷四拓,原隰平旷,水浅草细,可耕稼,有居民,似樊川景象。又五里,至平川驿”。五里岭现名五里坡,是斜水与褒水的分水岭。五里坡地形很特殊,东侧为六七里的斜坡,坡下斜峪水中游自南而北折东流去。坡上为平地,褒水一支流自北而南折西流去。五里坡上的平地,因褒水最东的一条支流流经其间,形成沼泽地带。新中国成立后修公路时,为了使这段道路路基稳固,曾深挖淤泥,填以大石,再修筑路面。五里坡以西东西长约三四十里、南北宽约五六里的盆地称为虢川,唐代汾阳王郭子仪的养马场就在这里。盆地中有两大居民点,一为圹口街,一为咀头镇,平川驿当在其间。

自平川驿西去,“并涧高下行十里,复度岭。上下岭凡五里,复平。不能一里,复高低,有阁路。行七八里,扼路为关。关北为临洮,关南为河池”。虢川西端,逐渐变窄,红崖河(褒水)北侧为陡坡,驿路经此,凿崖开路,故“有阁路”,即栈道。红崖河与其支流七里川交汇处为两河口,距两河口四五里处的关山街,当为唐代河池关所在地。

七里川为比较平坦的高山河谷,汉魏褒斜道——唐文川道至两河口,有一支路沿七里川东北越秦岭达于凤翔府,明清时为商贾驮运之路。

入河池关南行10里,“皆阁路。并涧阁绝。有人桥,蜿蜿如虹。绝涧西南去。桥尽,路如九衢。夹道植树,步步一株,凡行六七里,至白云驿”。今太白县西南30里红岩河侧畔的下白云,即唐之白云驿所在地。

“自白云驿南,并涧皆阁道。行十里,岩上有石,横为一行,曰‘郭淮造’,不知何等人也。又一十三里至芝田驿,皆阁道,卒上下,多碎石。”自白云驿南行,弯多坡陡,只能凿栈成道。其南10公里处,今有古迹街,又称苦竹街,唐芝田驿当在这里。

自芝田驿南行,经过一段栈道至仙岭(《新路记》原文为“岑”)。据《褒谷古迹辑略》所收《孙樵兴元新路记》刻石记,仙岭即仙岭驿。

由仙岭驿南行13里,“路左有崖,壁然而高出,其下殷其有声,如风怒薄水,里人谓之鸣崖。岂石常鸣耶?抑俟人而鸣耶?”“鸣崖”,在今留坝县拓梨园乡。但当地并无“鸣崖”之说,这可能与附近林木植被遭破坏水量变小发不出鸣声有关。

由鸣崖南行15里,至二十四孔阁(孙樵自注:古阁名也)。“阁上岩甚奇,有石刻。……凡七十字。其侧则曰:太康元年正月二十九日。案其刻乃晋武平吴时,盖晋由此路耳。”二十四孔阁和纪念西晋太康元年(280)建栈道的石刻,在“文化大革命”中修简易公路开山炸石时被毁掉掩埋,仅留下一个栈孔,现在只存拓片。二十四孔阁,有柱孔各24个,当地群众称之为“四十八窟窿”,位于留坝县北锅厂与方家湾之间的柏树沟口,红岩河向西转弯的石崖上。这里石壁矗立,下临深潭,崖壁上有一条曲折石纹,形如龙蛇。对岸高山,远望似虎,当地有石龙对石虎之谚。二十四孔栈阁就建在崖壁下接近常水位处。

由二十四孔阁南行15里至青松驿。孙樵所记仙岭驿至青松驿间的地理情况为:“驿自仙岭而南,路旁人烟相望,涧旁地益平旷,往往垦田至一二百亩,桑柘愈多。至青松(驿)即平田五六百亩,谷中号为夷地,居民尤多。“这与褒水(红崖河)上游三大支流汇合处附近的留坝县江口镇一带地形、位置完全符合,唐文川道上的青松驿,应设在这里。

青松驿又南折东行,离开了汉魏褒斜道,另辟新径。根据孙樵所记和实地考察,文川道大致沿今江口镇向西南的褒河干流方向行进,由磨乔湾(磨乔湾向东有谷道,且有栈孔遗迹)离开褒斜道东南行,“上小雪岭,岭极峻折……岭西尤峻,十里百折”。经上南河、上月儿湾、松树坝等地,“至山辉驿。居民甚少,行旅无庇”。今留坝县上南河有一名“驿铺”之地,当为山辉驿所在地。

“自山辉西高低行二十里,下长松岭。极峻。羊肠而上,十里及岭上,复羊肠而下,十五里及岭下。又高下行十五里,至回雪驿。”“长松岭”当在今松树坝东。松树坝西侧,也有一条名文川河的小溪注入南河,两水交汇处名河口(今南河乡政府所在地)。郑涯原计划路线沿南河至河口,折东南溯北文川河谷而上,经桅杆石梁,达于今城固县小河乡。但都将贾昭为了争功,改由今松树坝东南行,致使道路盘折陡峻,且易被水冲毁,修成后不到一年即阻塞难通。桅杆石梁虽为山梁,但地势平坦,适合置驿,回雪驿当设于此。

《兴元新路记》对山辉驿至回雪驿间一段驿路的情况记述为:“自回雪驿南行三里上平乐坂,极盘折。上下凡十五里,至福溪(自注:自福溪有路并自山下由大雪岭平行五里,上长松岭北,与山辉大路合,盖古所通,乃坦途也;裨将将开此路,都将贾昭争功,且欲折之,遂开七松岭路)。”

由福溪“又高下行十里,至黄崖。崖南极折。上下黄崖六七里,至盘云驿”。福溪当位于今桃园河上源。沿桃园河河谷而下,至桃园河与渭水河交汇处的城固县小河乡,盘云驿当置于此或其北侧。

由盘云驿沿渭水河谷西南行约30里,至双溪驿。双溪驿所在地今仍名双溪,是文川道上遗留下来的古地名之一。

“自双溪南平行四里,至天苍岭。羊肠而上,凡十五里,极峻折,往往阁路至岭上。南望兴元,烟霭中也。下岭尤峻折,凡三十里至文川驿。”以当前地理状况看来,乃为由双溪南行,渡水河,沿水河西岸至峡河与水河交汇处,折西南行转入峡河谷道,复经水硙、杨家沟、光山坪等地,越光山与马鞍山(又称马盘山)衔接处之山梁,转入文川河谷道。顺文川河而下,至文川驿(今城固县文川镇)进入汉中平原。文川驿一带地势平旷,物产丰饶,人口密集,是文川道上一个大驿站,因而以“文川”名道。

“自文川南行三十五里,至灵泉驿。自灵泉平行十五里至长柳店,夹道居民。又行十五里至兴元(府)。西平行三十里至褒城县,与斜谷旧路合矣。”灵泉驿在文川河与汉江交汇处附近(约今城固县梁家庵乡与沙河乡之间),位于子午道、傥骆道由洋州通兴元府的路上,非文川道所专用。

清代路线

文川道作为驿路,只是昙花一现,使用不到一年,部分路段被山水摧毁,“使命停拥,馆驿萧条”[160],朝臣认为“纵遣重修,必倍费力”[161]。遂令继任的封敖重修斜谷路(即散关、凤州、褒城一线)。文川道虽失去驿路地位,但它捷近的优点,却使这条道路长期为行人商贩所利用。特别是明、清时期,由城固经小河口、江口入长安的道路,仍是陕南和关中间一条重要通道。清代中叶汉中知府严如煜在所著《三省边防备览》的《道路考》中记其路线和里程为:“由城固县东北行三十里(平原)至许家庙。又二十里(半险)鸡冠梁。又三十里(险)石堰坪。又三十里(半险)双溪。又三十里(半险)小河口。又六十里(险)桅杆石梁。又六十里(险)西江口(属留坝厅)。又三十里(险)拓梨园。又三十里(平)王家楞。又三十里(半险)苦竹街。又二十里(平)寇家关。又三十里(险)进口关(属凤县)。又三十里(平)上白云。又四十里(半险)方柴关(属宝鸡)。又十五里(平)虢川(宝鸡巡检驻所)。又十五里(半险)杜家庄(属岐山县)。又二十里(平)桃川。又二十里(半险)鹦哥嘴。又四十里(险)斜谷关。由关东北趋槐牙(眉县东三十里)、亚柏(周至县西二十五里)经盩厔、鄠县平行至西安省城。……共程八百八十里。”清代这一路线,除苦竹街、寇家关、进口关、上白云一段路程有异外,其他路段大体即唐文川道所经。从交通意义上说,汉唐以来文川道始终存在。明清时称其为“小河口道”。

唐文川道虽有捷近的优点,但亦有不足之处。如由斜谷关人山口处,若凿修栈道,便可省去登黄蜂岭、柒渠岭之劳。在八里坂南侧,若沿斜峪河凿修栈道,亦可不翻越八里坂。在山辉驿(今留坝县上南河)以南,若沿南河及文川小河(北文川河)谷地而行,则可不翻越长松岭,避免洪水毁路之害。这样,文川驿道或许能较长期存在下去。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8:2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