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温州市域铁路S1线
释义

简介

温州市域铁路S1线为东西走向的都市快线,全长77公里,将成为未来温州城市发展的主轴之一。该线一期工程被列为今年开工项目,已于2011年11月11日开工,长51.9公里,投资估算152.3亿元,位于温州市中心区,西起桐岭,东至灵昆。远期延伸至洞头岛。

(关于其他线路,详见主词条:温州轨道交通)

线路走向

已经于11月11日开工的一期工程西起桐岭,经铁路温州南站,向东北绕出沿金温铁路通道至龙湾区,再折向西南沿龙湾区南洋大道、前房路至永强机场,出机场站后向北跨瓯江南口至灵昆岛,远期继续向东经霓屿岛延伸至洞头本岛。一期工程投资估算152.3亿元,线路全长51.9公里,其中地下线12.6公里,设置车站14座(地下站4座、高架站7座、地面站3座),另外还预留车站7座,平均站间距3.5公里。

站点规划

最新的站点规划中,由西至东依次是(带括号为预留站):

(桐岭),(潘桥),温州南,(下斜),温州西,(永庆街),德政村,龙霞路,温州站,(府东路),上江路,(文昌路),龙腾路,温州大道,南洋大道,奥体中心,永强,机场,灵昆,(半岛一),半岛二。

营运速度

根据设计,S1线为双线电气化铁路,设计时速120公里,平均旅行时速50公里至60公里。从温州南动车站到温州机场运行时间在40分钟左右。从金温铁路温州火车站到温州火车南站或温州机场,运行时间在30分钟以内。

建设意义

S1线是温州市域铁路网中重要的一条主干线,是温州火车南站、金温铁路温州火车站、城市公交中心站、温州机场等不同交通站场的纽带,将不同类型的客流进行快速集散运输,可以大大提高市民出行效率,缩短旅途时间,并缓解高峰时段交通压力。

这条线路是我市市域铁路网建设实施的第一步,将为其他几条线路的建设积累经验,以及为市域铁路网今后全面实施奠定基础。

使用车型

记者从日前举行的温州市域铁路S1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评审会上获悉,和谐号CRH6型电力动车组被推荐作为未来市域铁路S1线的运营列车。

CRH6型电力动车组,是在CRH1等前五型的基础上,由我国自行设计的最新一代城际电力动车组车型,由南车集团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研制,其技术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CRH6型动车组适用于城市间以及市区和郊区间的短途通勤客运,具有载客量大、快速乘降、快启快停、乘坐舒适性高等特点,使市域铁路S1线与国家铁路干线实现互联互通成为可能。

城际轨道交通的特点,决定了和谐号CRH6型电力动车组的运行时速难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高速动车组。根据温州市域铁路S1线运输距离、站点设置和乘客群的要求,未来市域铁路S1线CRH6型动车组的运营时速将稳定在120公里,分为“直达”、“大站停”、“站站停”等三种模式运营,全程运营时间预计可控制在50~70分钟。

营运公司

根据国务院“新36条”和《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我市将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进入市域铁路建设,计划组建温州幸福轨道交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S1线项目业主,负责S1线的投融资、建设与营运管理。

开工现场

2011年11月11日,是我市交通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天。今天,我们要作别没有综合交通枢纽的历史,着手建设全国乃至全世界一流的“零换乘”综合交通枢纽;我们要作别没有轨道交通的历史,开始建设联系未来温州大都市核心区两大中心的都市快线。

副省长、市委书记陈德荣宣布开工,市领导陈金彪、包哲东、葛益平、陈作荣、钱成良、陈浩等参加仪式。

今天,对于温州交通发展史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

S1线石坦隧道

上午11时11分11秒,在市领导和现场群众一起激情地读倒计时中,市域铁路S1线石坦隧道工程正式开工。

市域铁路S1线构建了未来温州大都市核心区两大中心——中心城区和瓯江口新城的快速联系通道,承担都市区范围内东西向组团间快速交通联系,串联起了瓯海中心区、中心城区、龙湾中心、温州机场和灵昆半岛,乃至远期的洞头岛。

作为一条东西走向的都市快线,S1线设计时速为120公里/小时,从城市最西端的火车温州南站到东部的灵昆半岛地区,运行时间只需50分钟左右,而从市中心(如温州火车站)至温州市西部或东部,运行时间则在30分钟以内,十分便捷。

S1线的建设将引入上盖物业开发的理念,沿线的重要站点都将成为平台,促成站点周边的居住、办公、商务、出行、购物、文化娱乐和游憩等的复合建设,形成高度集约的街区建筑群体,乃至建成新的城市副中心和卫星城。

包括S1线在内,我市将打造一个“两横(S1、S3)、两纵(S2、S4)”的南北东西分别辐射的市域铁路线网,估算总投资约800亿元,建成后原则上副中心及城市组团至中心核心区将不超过1小时,可实现温州大都市区“1小时生活圈”的目标。

老人心愿

今天上午的两个开工现场,有这么一位特殊的老人,80岁高龄的他,坚持到现场亲眼看看,了却多年的心愿。

老人叫赵作燕,是我市一名离休干部,多年来对温州的交通发展都十分关注,曾向市、省以及国家的交通部门提了不少关于温州交通建设的建议和意见。昨天,记者在赵老家里看到,其多年来所提的建议和意见堆起来像小山一样,囊括温州港、高速公路、铁路线等各个方面。

其中,赵老2006年所提的“温州都市区应尽快规划地下铁轨”的建议,被市委献计献策办公室录用为当年十大金点子之一,并拿到了金点子奖杯。

“S1线等市域铁路线的建设,跟我当时的建议也算有异曲同工之处。”赵老说,当年提了建议后,一直没有看到开花结果的一天,如今5年过去,市域铁路要开建了,他心里是非常高兴,希望能到现场看一看,圆一个心愿。记者表示愿意和老人一起去现场后,赵老开心地表示,要带着相机去记录温州交通历史性的一刻。

“温州要发展,交通要先行。”赵老感慨说,这些年温州的交通发展相对落后,要解放思想和加速投资建设,尤其是政府要出台相应政策,鼓励民间资本投资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

拉大城市框架

赵老说的没有错,经济要发展,交通要先行。我市确立了从“瓯江时代”迈向“东海时代”的发展战略,首先要做并正在做的就是建设高效通达的交通网,拉开城市大框架。T2航站楼所在的综合交通枢纽,以及先进的S1线,都体现了打开城市框架和城市东扩的理念。

此外,今年4月我市《瓯江口新区半岛起步区规划》正式编制完成。瓯江口新区半岛起步区位于温州都市区东部,距温州机场仅9公里,不久的将来,一座能容纳8万人的新城将拔地而起。温州综合交通枢纽建成后,将实现我市大都市区“1小时生活圈”的目标,将把温州东部的瓯江口新城以及温州机场等,和中心城区、瓯海中心区等更为紧密地连接起来。

“这两个项目的开工,不仅表明我市在创新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等方面有重大突破,而且对温州今后城市化发展以及城市形象的提升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温州市委党校朱康对教授刚刚考察了日本东京,其表示在东京这一人口如此密集的大都市,交通秩序井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市的立体化交通网络建设。T2航站楼和S1线的开工,标志着我市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正在逐步形成,也必将拓宽温州大都市中心区的整体框架,推动城市向东发展。

解读S1线

为何先建市域铁路而非地铁轻轨?

主要为拉开大都市框架

轨道交通存在多种类型,主要包括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铁、轻轨)等。国内不少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已建成运营城市轨道交通。我市为何先建市域铁路,而不是地铁或轻轨?

市铁路与轨道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人士说,温州市区现有范围小、人口密、土地资源紧张、交通拥堵、房价高等矛盾显现,迫切需要通过市域铁路的建设拉大城市框架,合理开发沿线土地,拓展发展空间,从而实现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并解决现有的一些“城市病”。

从投资角度来说,在温州建市域铁路的成本,比在市区中心城区建城市轨道交通的成本低三分之二左右。目前政府财力有限,先行建设市域铁路,不仅减小投资压力,而且可以带动市域铁路沿线开发,积累资金,反哺今后中心城区轨道交通建设,实现轨道交通良性循环发展。

采用国铁制式辐射更广效率更优

轨道交通制式的选择,直接决定了项目建设的标准、规模和投资成本,是工程建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通常,市域铁路可选择的制式有两种:国铁制式和城市轨道交通制式。

市铁路与轨道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人士介绍,国铁制式适用于速度高、运输距离较长的市域范围内轨道交通运输系统;城市轨道交通制式一般适用于线路长度小于50公里、车站距离短、密度大、速度目标值一般低于每小时100公里(平均旅行时速在25至35公里之间)的轨道交通。

温州市域铁路的线路长度、站间距、速度目标均介于干线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两者之间。因此,综合研究我市市域铁路项目特点、线网规划、后期运营、换乘、资源共享等方面因素,我市采用国铁制式发展市域铁路。

就S1线而言,建成后的市域铁路S1线总长77公里,平均站间距2.9公里,最大站间距机场至灵昆为6.9公里,具有线路较长、站间距较大等特点。如果选择平均旅行速度25至35公里的城市轨道交通制式(地铁、轻轨),全线运行时间超2小时,不能满足快速出行之目的;而采用国铁制式,则可缩减至1小时左右,交通效率优势明显。

此外,市域铁路网在温州南站、雁荡山站、苍南站预留与干线铁路互联互通条件,采用国铁制式,将来铁路运输体制改革后,可根据需要开行至台州、丽水、宁德等周边城市的区域列车,方便旅客出行和换乘,增强温州大都市区的对外辐射能力。

为何进行市域铁路与土地综合开发?

市域铁路是一项非营利性大型民生项目,它的建设需要巨额投资,显然难以单靠车票收回成本。如何通过有效方式填补资金缺口?

在人们眼里,车站的功能往往仅限于车辆停靠和客流疏散,其实不然。借鉴其他城市建设轨道交通的成功经验,大多采用“轨道+物业”的综合开发模式,釆用“市域铁路+土地”综合开发模式可将市域铁路建设的一部分外延效益返还给投资者,利用物业开发回收增值部分,令项目得到合理回报,以补贴市域铁路建造成本。其中最为成功的当属香港模式。香港地铁被公认为全球首屈一指的铁路系统,除了安全、可靠、舒适等优势外,香港地铁公司开发沿线物业,形成良性循环,其年利润50%以上是通过铁路物业增值获得的。

从开发思路看,S1线沿线物业开发遵循的是“TOD”理念。“TOD”理念是一种“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也就是用公共交通的建设引导城市的发展走向,简单地讲就是“人跟路走”。“TOD”理念认为,每一个“TOD”社区必须拥有一个紧邻站点的多种用途的核心商业区,典型的“TOD”社区应该包括公交站点、核心商业区、办公区、开敞空间、居住区和次级区域。而市域铁路S1线的每个车站就是所谓的“TOD”社区。

就目前而言,通过“轨道+物业”的模式反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同时随着沿线物业同步发展,为市域铁路提供充足客源,增加营运收入,并令沿线社区增值,促使沿线区域可持续发展,并实现温州轨道交通的良性滚动发展。

据了解,市铁投集团将与市土地、规划等部门协商,解决市域铁路S1线沿线物业土地开发利用问题。

S1线沿线物业如何开发?

市域铁路沿线物业开发将明确各个站点的功能定位,把着眼点扩大至主要站点周围地区,使之成为集公共交通枢纽、住宅、商业和娱乐设施等于一体的新市区,逐渐发展成为城市的副中心和卫星城。“即使是雨天,市民外出购物休闲也不用带雨伞。”市铁投集团有关负责人说,通过优质小区设计令车站与物业实现无缝连接,市民足不出站就可以乘坐S1线列车,在沿线百余里物业中“吃喝玩乐”,服务于温州各阶层市民之衣、食、娱乐及其他需要。

根据S1线沿线以人为本开发理念,温州火车站将被打造成为温州大都市未来最具潜力的现代服务业集聚中心和城市交通枢纽中心。该区域目前占地约20万平方米,预计可开发建设100万平方米,形成可容纳3~5万人的工作生活区。拟开发高端写字楼、高档住宅区、星级酒店、酒店式公寓、大型购物中心、文化、展览、娱乐、会议中心等大型城市综合体。

相对温州火车站浓厚的商业氛围,龙霞站周边地区概念性城市设计则别具一格。根据初步设想,考虑到龙霞路一带水系繁多,将在龙霞站周边一带建造一处极具时代气息的水上住宅区,其整体设计理念甚至体现了“龙凤呈祥”的寓意,与“龙霞”的站名相得益彰。

铁路物业能给温州市民带来什么?

根据线路方案,S1线一期工程途经瓯海、鹿城、龙湾三个区的多个街道,惠及沿线居民。市铁投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改善沿途村容村貌、拉近市郊与市中心的距离,是市域铁路带给温州市民最大的好处。

家住龙湾区瑶溪街道苏川社区的程阿姨也是最近才得知市域铁路要修到家门口的事。“铁路一通,这里跟市中心也没区别了。”

准备入住瑶溪经济适用房的市区周先生,最近正盘算着,如果坐市域铁路S1线,从单位到新家需要多少时间。“未来的新家周围,医院、学校这些配套设施都还算齐全,但总觉得瑶溪这地方离市中心还是太远,去单位不方便。”如今,随着S1线规划出炉,周先生的这些烦恼也许能得到解决。

“温州动车开通,潘桥人都尝到了甜头。如今得知市域铁路也要从自家门前过,不少百姓都表示支持。”潘桥街道办事处主任金剑欣说,自从温州火车南站建成投入使用后,潘桥街道的很多工作都是围绕车站制定的,基础设施和道路建设的完善,让潘桥街道变化很大。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0:0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