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瓷罐 |
释义 | 我国在新石器时代已有带耳、带提梁的陶罐制作。原始青瓷在其创烧之初,就开始生产印有凹弦纹、云雷纹等花纹的带系青瓷罐。瓷罐的一般特点为大口,短颈,深圆腹,底成圈足。 简介明、清时期,瓷罐以景德镇窑的制品为最佳。罐的肩部带系的模式在两晋南北朝非常流行,并延续至唐宋。这显然与系在当时所起的能提能挂的作用有关。到了唐宋,烧造技术进一步提高,器物的线条美与彩美日益受到人们重视,才让肩部的系显得不那么重要,逐渐退居于次要地位。明代是我国瓷罐史上的鼎盛时期,由于“罐”与“官”谐音,罐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超过了瓶、尊,成了兴旺门庭的吉祥物。它们的用途与品位,也就自然而然地得到提升,并取代瓶,成为人们居家摆设的重要物品。同时罐的造型也更加丰富,出现了天字罐,将军罐,莲子罐,粥罐等等。到了清代,人们把瓷瓶同“吉庆平安”、“平生富贵”等人生美好追求联系在一块。于是,罐的地位又逐渐被瓶取代,罐的生产又开始以实用器为主,重新做起了盛贮的用器。 几种瓷罐简单介绍青釉刻花六系瓷罐北齐武平七年(公元576年) 1958年河南省濮阳县李云墓出土 高28.5厘米 口径18.5厘米 肩附六系(两横系四竖系),系之间以圆规刻划圆圈、花瓣纹。腹部刻有三周弦纹带和鸭、树及斜线三角纹。此罐胎质坚硬,内外施釉,内满釉外半釉,釉质清澈明亮。 黑花瓷罐高 25.5 厘米口径 17.2 厘米 底径 11.5 厘米 元代,直口,敛足,鼓腹,器身饰有葵花和花叶纹,肩部有两道黑弦纹。为元代磁州窑的典型器,具有硕大 、浑圆厚重的特点。 早期青花瓷罐外饰一件秋香壬申青花罐,初步认定是件唐代原始青花瓷器。该罐高14.5厘米,口径6.7厘米,底径6.5厘米,是一 件较有唐代特点的小罐。据分析,很可能是河南巩县窑的青花瓷制品。河南巩县窑是唐皇家族的官窑,生产的陶瓷器工艺精细,品种繁多。 从此罐的胎质来看,胎质黄中带灰,有很多黑小点和火红色胎斑,胎身很薄,圈足浅脚,凸底无釉。胎质粗而坚硬,声音清脆明亮,与许多唐代青瓷瓶一样,是经1200℃的高温烧制而成的,是唐代中期巩县窑的胎质。它区别于宋代以后的各朝代的胎质,宋代以后的胎质细白且杂质较少,元朝的胎质多是坚细厚重,明清时期的瓷胎则更为精细。 从工艺来讲,成型后因胎质粗,同时有各种杂质,所以在胎釉之间有一层化装土,再在化装土上画出青花花纹,然后上一层玻璃样的透明釉。造型是球形小罐,颈细口大,显然为唐代小罐的造型风格和艺术手法。 再从青花色料来看,是进口波斯的苏麻离青钴蓝料,青花颜色浓艳深蓝,花纹晕散色泽的线条,是一件在化装土上画青花的釉下青花彩的唐代青花罐。 图案为盛开的菊花,菊中还夹杂着两条长长的芦苇,它似水墨画的艺术手法,有唐代花卉画的风格,画工精细、生动有力,区别于宋元以后画菊花多用缠枝花纹为主的风格。 小罐的“秋香”与“壬申”4个字,为唐代特点——在青花瓷器中写诗句,而宋代以后瓷器多为吉祥语句,所以也足以说明其年代。 罐的青花面釉,颜色灰青,有玻璃质感,釉面有鹅毛丝的开片纹,是早期瓷器釉面开片的特点。 这件秋香罐的造型、制作工艺、花纹、青花的散蓝色表明了该罐应是唐代中期的一件原始青花釉下彩,是巩县窑的制品。 拍卖元青花瓷罐伦敦天价拍卖记 几天前就预感到克里斯蒂拍卖行将有一条“大鱼”出水:一只绘有鲭、白、鲢、鳜四条大鱼在水草中戏水场景的元青花瓷罐,定于本月11日在伦敦克里斯蒂总部拍卖,213页的拍卖图录中介绍了212件拍品,其中竟有七页专门介绍这件元青花瓷罐,还配了12张相关图片介绍;买家和圈内人士几天前就在议论着这件拍品。 拍卖一开始,大厅里似乎就酝酿着一种期待。离预定11点开始的拍卖还有半个小时,大厅里就人满为患,本来仅可供50多人落座的拍卖大厅,走道、门口到处是“站客”。大约100来人的买家中,80%是中国人面孔。 上午11点开始的拍卖先从玉石雕件、屏风、犀牛角雕件等开始。到12点左右,乾隆年间的“老子骑牛图”落槌价已经攀升到24万英镑;同一年代的一件紫檀嵌牙百鸟朝凤挂屏拍到了11万英镑;明永乐年间的一尊27厘米高的鎏金铜佛被拍卖到14万英镑;一幅年代久远的唐代绢本菩萨像幡被拍到了14.5万英镑。 中午12点半左右,预热似乎已经达到高潮:元青花瓷罐开拍就喊出了60万英镑的高价,此后几乎是以令人眼花缭乱的速度,从100万英镑一路攀升到150万英镑。 竞争最终锁定在两三个买家之间展开,价格狂升似乎是情理之中,但竞拍速度之快又多少有些出人意料,以至于当人们发现一位40岁左右的男子把价位锁定在190万英镑并很快听到落槌的声音时,多少还有些神魂未定的感觉。 据说,拍走这个元青花瓷罐的男子的背后是一位英国收藏大家。有人说,这位收藏家其实早就拿定了志在必得的主意。 仔细观察这件高31厘米、罐肚周长约34厘米的瓷罐,其中间绘有四条形态各异的戏水之鱼。四条鱼分别为鲭、白、鲢、鳜,谐音“清、白、廉、洁”。 罐口有14世纪特有的波浪花纹、罐肩有牡丹花纹、罐底的祥云宝格中绘有灵芝、海螺、金钱、火焰等图案。 这只瓷罐画工精湛,其形制、与主图相配的附属纹带与几件画有人物的元青花罐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特别是罐颈处气势不俗的波浪纹,让人联想到去年拍出1568万英镑(约合2.67亿元人民币)天价的“鬼谷下山”和去年11月在香港拍出的“锦香亭”罐。 此外,罐肩上的缠枝牡丹和足部的吉祥莲瓣纹,乃至拉坯、修坯、胎体釉质都与去年拍出的两只元青花罐如出一辙。 在中国的传统中,鱼自古就为吉祥之物,“鱼水和谐”、“如鱼得水”、“鲤鱼越龙门”等吉语更成了婚庆、升学的祝贺词语;因“鱼”与“余”谐音,鱼也寄托了中国人富裕美满的希望。 鱼纹罐早在宋代就盛极一时。据说当时宋太宗对书画情有独钟,宋徽宗更是书画双绝。当时这位皇帝下令公众藏品分类编列成册,名《宣和画谱》,画分十门,其中“龙鱼”为十门之一,列山水、畜兽、花鸟等门之上。 据专家介绍,这件元青花鱼罐所绘鱼纹与枝叶曼妙的萍澡莲花,均可在后来宣德时期官窑的青花盘上见到,北京和台北的故宫博物院都有藏例,足见此类青花鱼纹罐在中国瓷器制造史上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去年7月克里斯蒂拍出的“鬼谷下山”元青花罐创造了元青花的拍卖纪录后,元青花在拍卖市场的价格就扶摇直上。与“鬼谷下山”罐年代相近,两者的拍卖价格为何相差如此之多? 业内人士认为,主要原因还是“物以稀为贵”的基本法则在起作用。据了解,鱼纹罐在元代为数不多,在伊斯兰堡托普卡比博物馆、东京国立博物馆、布鲁克林博物馆和英国的私人收藏有类似的鱼纹罐。现在在日本东京富士美术馆有一类似元青花鱼罐,但沿口有破损,已经打磨加了铜口;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的一鱼澡纹罐主纹与此罐几乎相同,只是附纹不同,但北京的这个罐也修补严重。 尽管元青花存世不多,但比起“鬼谷下山”,鱼纹罐似乎还是多一些,保守估计,现在世上仍有不下10个类似的鱼纹罐,而“鬼谷下山”则属凤毛麟角,少之又少。 2700万拍走明代瓷罐 不是明代永乐年间的青花开光如意莲纹执壶,也不是明代铜鎏金药师佛,随着拍卖师一声槌响,在昨日举办的2007沈阳艺术品秋季拍卖会上,一件明代嘉靖时期的五彩鱼藻纹大罐最终以2700万元"天价"成交,创造了沈阳艺术品拍卖瓷杂类拍品的最高拍卖纪录。而更令人意外的是,拍得这件瓷罐的买家并不是外地买家,而是沈阳一家房地产企业的老板。 明代瓷罐价压全场 昨日的沈阳秋拍会上,共有500余件曾亮相国内多个拍卖市场的珍宝级瓷器、金铜佛像、工艺品、书画等藏品,为防止有人恶意竞拍,在拍卖会前每一位竞拍者都要事先缴纳5万元的竞拍保证金。 36万!在上午的字画拍卖中,颇受关注的一幅乾隆御笔书法作品被人以36万元的价格拍走。而一幅刘奎龄的《花鸟动物四条屏》拍出了100万元,创造了上午拍卖的最高纪录。没想到,这一记录只保持了不到两个小时,就在下午被众多瓷杂类拍品打破。 38号拍品--一件明代永乐年间的青花开光如意莲纹执壶在拍卖前已被众多藏家看好,当拍卖师报出起拍价500万的价格时,大家都拭目以待,700万!当这件拍品最终被488号买家拍走时,拍卖会第一次出现了骚动 就在大家还在为刚刚的明代酒壶没有突破千万身价感叹不已时,同样以500万元起拍的一件明代嘉靖时期的五彩鱼藻纹大罐突爆冷门,现场共有三四位竞拍人竞拍此件瓷器,每次出价都叫高到5万元以上,甚至曾出现一次加价800万的局面。700万、1000万、1800万……当价格定格在2000万时,全场爆发出热烈掌声。经过35次的价格拉锯,该件拍品最终被270号竞拍人以2700万元拍得。 2700万元的拍卖成交价也创造了沈阳艺术品拍卖瓷杂类拍品的最高拍卖纪录,也是沈阳艺术品拍卖中的第二高价,在2006年沈阳艺术品秋拍上,一件明代画家陈淳的《水仙》卷轴曾拍出了5000万元的高价。 买家是沈阳老板 在以2700万元拍走这件五彩鱼藻纹大罐后,270号买家和三个同伴颇为神秘地一起迅速离开会场,在电梯口,记者采访到了该人士。据其介绍,他是沈阳一家房地产企业的工作人员,该企业在沈阳的在建项目为位于五里河"金廊"上的沈阳皇朝万鑫大厦。据其介绍,此次拍卖,他是代表公司来拍卖的,该人士表示拍走瓷罐后,公司不会再将其转手。据知情人士介绍,在昨日下午,该房地产公司的老总也出现在了拍卖会现场。 在昨日的拍卖会中,一些热点拍品都表现不俗,全场很少有流拍的拍品。一幅冯大中的虎图《清泉出山》拍出了57万元的高价;明代铜镏金文财神佛像以100万元起拍,最终以170万元成交;明代的铜鎏金药师佛以220万元起拍,最终以330万元的高价拍出,成为此次秋拍会上铜鎏金佛像拍品的最高价。 明代瓷器仍有升值空间 辽宁国拍董事长杜春光告诉记者,此次拍卖的这件明朝嘉靖时期的五彩鱼藻纹大罐是明代宫廷里的御用瓷器,也是一件瓷器中的大器,由于烧造条件的制约,这种大器很难烧得规整,特别是嘉靖时期不规整的很多。但此器烧制规整,体态圆润完美,通体绘鱼藻纹,鱼的神态活泼,游弋于水藻之间,栩栩如生,是一件难得的官窑佳品。"应该说以2700万元的价格拍得此件瓷器还是很合适的。在此前香港举办的拍卖会上,同样类型的一件明嘉靖五彩鱼藻纹盖罐曾拍出4000万港元的高价。"杜春光称,此次拍卖的这件拍品委托人是一位国内知名的大企业家,拍品是其在2003年从国外的拍卖会上购得的。 杜春光称,同以往拍卖会相比,现在出现在拍卖会上的很多都是企业收藏家,企业收藏家参与艺术品拍卖一方面是个人爱好,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竞拍达到宣传企业的目的。 参与拍卖的一位刘姓藏家告诉记者,在国内拍卖市场上,明代五彩瓷器的升涨趋势一直比较缓慢,但与之相反的是此类五彩瓷器在国际市场上却是大藏家重金争夺的宠儿,冷热如此悬殊,必然预示明代五彩瓷器在国内市场上空间巨大。随着国内藏家收藏的更加理性化,明代五彩瓷器必然引起新一轮的收藏热潮,其价值最终将上升至其应有的地位。 相关新闻蓬莱水城出土千年瓷罐2007年3月15日,在蓬莱水城古建复原工程中,蓬莱水城南营出土了一件精美的金代白釉瓜棱瓷罐。该罐高8.7厘米,口径8.3厘米,底径6.2厘米,通体施白釉,施釉不到底,露出灰褐色圈足,圆唇,短颈,口沿外侈,从口沿冲口处可看出胎土为白胎,腹部由9瓣瓜棱组成,上有金黄色细小开片纹饰。 专家考证,该罐烧造于金代,距今1000多年,由北方民间窑工烧制而成。白釉瓜棱瓷罐的出土,丰富了蓬莱水城瓷器收藏品的种类,对研究水城历史又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南京挖出大瓷罐不久前,南京六合区新集镇姜袁村王师傅一家上坟栽树时无意中挖出了一只硕大瓷罐,里面还有铜钱和人骨。 八角形瓷罐高1.5米 眼前的这个土瓷罐非常大,高约1.5米,内径最大处有80厘米,两头细中间粗。土瓷罐呈八角形,分为上下两层,颜色偏黄,用手摸上去非常光滑,也很有质感。值得注意的是,土瓷罐的八个罐面分别有精美图案,上面画有梅花、龙凤、竹林等。在瓷罐的正中央还依稀可看见几个大字:九十二百,但附近村民都弄不清楚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因为这只土瓷罐比较大,非常少见,吸引了许多村民前来围观。当地许多老人在仔细观察后纷纷摇头,表示不太清楚这只土瓷罐的来历。“我们也是第一次看见这么个大家伙。”村民们也说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大的瓷罐。 “这只土瓷罐是我们一家人上祖坟时发现的。”据发现土瓷罐的村民王师傅介绍,今年清明,一家人去五六百米外的祖坟上坟,家人还准备在祖坟上栽些树表达对先祖的思念。“当时是上午,在挖树坑时铁锹碰到了一个硬硬的东西。”当时王家人以为是砖头,但后来却露出了比较精美的瓷罐口。 这个发现让大家有些惊喜,也觉得非常奇怪,赶紧小心翼翼地继续往下挖,附近一些村民见了也觉得好奇,纷纷过来帮忙。到下午这个土坑挖了有近3米深,这个大家伙终于露出了真容。大家连忙用绳索、棍棒等工具将这个沉重的土瓷罐抬了上来。大家在清理瓷罐里的泥土时惊讶而又惊喜地发现,泥土中不时可以发现一枚枚铜钱,待整个罐子里的泥土清完后,里面竟发现了有20来枚的铜钱,但上面的字已模糊不清。 “这是什么?人骨!”随着一声惊呼,大家发现泥土中竟然有一截白色的骨头。在瓷罐里完全清理后,王师傅将这只瓷罐带回了家。 来历未知说法颇多 对于这只土瓷罐的来历,附近村民都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不过猜测颇多。一名80多岁的老人介绍,他听长辈们说过,以前有一种安葬方式,就是人死后,会将尸体放在类似的土瓷罐里,然后埋到土里。不过老人的这种说法并没有得到大家认同。 还有人觉得,这可能是以前的一种陪葬方式,在土瓷罐里放些铜钱表达一种敬意,但对于瓷罐里的骨头大家却又解释不清。 在听说村民挖出这样一个土瓷罐后,六合文化旅游局文管科负责人和六合新集派出所民警很快赶到了现场。在现场经过认真察看后,工作人员表示,在六合地下挖出这么大的瓷罐还非常罕见,而且瓷罐上的图案非常精美,但这只瓷罐到底是哪个年代的,还需要做进一步的调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