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未来会好吗? |
释义 | 图书信息书名:未来会好吗?——决定我们发展发展变革的“理”与“力” 作者:马元之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11年9月 ISBN:9787561356883 开本:16开 定价:32.80 元 内容简介我们希望世界在我们去世的时候,要比我们出生的时候好。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离未来的幸福更近一点。 人生就像一次长途旅行,每个人都在不停地奔走、前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有时候我们走得太快、太远、太专注了,以至于从哪一天开始,我们忘了从哪里出发,为何而奔走,最后又奔向何方。奔走中我们迷失了方向,迷失了灵魂。 据说印第安人有个习惯,远行的时候,每走三天,就要停下来一天,用他们的话说,就是要走慢一点儿,让自己的灵魂跟上来。 很久很久,我们都没有等待自己的灵魂了,我们对自己以及周围的一切似乎都还是一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来做什么?我为什么是这样?我该怎么做?我要去哪里…… 本书拆解20余个经典故事,粹读20余本经典著作,在此基础上阐述20余条经典理论。对广大读者来说,阅读此书是了解人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公理的最简单、最有效方法。 同时,此书也为所有关注国家、社会以及自身发展的人,提供了一些基本的思想资源和思考方法,尤其是对照每一类问题,针对中国的情况了作了一定的论述和梳理,能够给人以预示。 作者简介马元之,原名马泽文,新闻从业者。西安交通大学贸易经济专业毕业,在财经、历史、传媒方面有所涉猎,并有多篇相关文章发表。曾供职于陕西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现供职于新华社,从事过记者、编辑、分析师等工作。近年来在业余时间一直从事“历史三部曲”的著记工作,其中包括:第一部《辛亥沉思录——中国屈辱岁月祭》;第二部《中国的光荣与梦想——21世纪前十年中国镜像》;第三部《未来会好吗——决定我们发展变革的“理”与“力”》。 编辑推荐为往圣先贤继绝学 为众生世相求甚解 中西思想之合璧 古今要义之升华 天理-命理-情理-法理-德理 财力-体力-智力-信力-运力 相关书评等待灵魂 人生就像一次长途旅行,每个人都在不停地奔走、前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有时候我们走得太快、太远、太专注了,以至于从哪一天开始,我们忘了从哪里出发,为何而奔走,最后又奔向何方。奔走中我们迷失了方向,迷失了灵魂。 据说印第安人有个习惯,远行的时候,每走三天,就要停下来一天,用他们的话说,就是要走慢一点儿,让自己的灵魂跟上来。 很久很久,我们都没有等待自己的灵魂了,我们对自己以及周围的一切似乎都还是一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来做什么?我为什么是这样?我该怎么做?我要去哪里…… 自从人类诞生后,在漫长的岁月里,这些聪明而不安分的生灵总是出于各种好奇,以及对自身命运的关注,时常在星空下自言自语地问起这些人生的哲学式问题。——这也许是人类永远都要追问并且永远都无法摆脱的问题,而其中的每一个问题又都包含着种种矛盾,令人苦恼,让人生疑,永远也得不到答案。 其实,对于那些人生哲学式问题,古今中外的圣哲先贤们都做出了大量的研究探索,人类历史上的智者们已做出了各种各样的经典论答,其著作可谓汗牛充栋,其观点可谓百家争鸣。本书就是针对那些哲学式问题而粹读圣哲先贤们的著作和论点的集合,在某种程度上说它是一本关于国家和人生的哲学式问题的读书笔记或杂感提要。 自进入21世纪后,中国进入快速转型期,这一转型时期的经济社会和思想文化都十分复杂,人们普遍感到生活节奏加快,人际关系复杂,利益矛盾突出。这是“一个水流最快、变化最莫测的点的附近”,社会结构再度调整,社会利益重新分配,社会生活急剧变化,社会成分日益复杂。用学者的话来概括,就是“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伦理需要调整重建”的关键时期。 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国既面临“黄金发展期”,又遭遇“矛盾凸显期”,经济转变,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交织,结构性问题和体制性问题并存,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互联。 在这个前所未有的关键时期和历史剧变时代,市场经济和全方位的改革大潮,引起了人们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价值观念的巨大震荡,古今中外的各种思想观念也在此汇集、碰撞,相互激荡。在这个纷繁莫测的大千世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和社会景象的冲突化让一些人无所适从,甚至感到孤独迷茫,以至于忘了我们最初的出发点和最终的归结点,并对未来发出了“会不会好”的疑问。 因此,本书也是在这样一个大的历史、社会背景下,对人类社会的一些基本原理、基本常识以及普世价值进行重申和强调的结晶。 而尽管本书所论的是一些“说教”或者是“大道理”,但在这个迷茫纷乱和常识稀缺的时代,那些大道理也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即使所述都是最一般的原理和最基本的常识,但全世界都需要极力弘扬、重申和强调这样的道理与常识,以为那些纷乱迷象提供一些最基本的思考参照和借鉴。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现实国度和社会环境里,因此本书思考的对象并不仅仅是指人类这个群体,更多的却是与人有关的自然、国家以及社会等所有客观因素的综合统称。 针对那些哲学式问题和纷乱世象以及客观对象,本书拆解了20余个经典故事,粹读了20余本经典著作,在此基础上阐述了20余条经典理论。其中包括自然、人类、国家以及社会发展的诸多一般性原理和规律,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本书总体分为两大部分。上半部分重点阐述决定和影响自然、人类、国家以及社会发展的一般性原理,试图构建一个“现实理想国”所必需的基本要素框架,即所谓“天理、命理、情理、法理、德理”这“五理论”。下半部分重点阐述影响国家以及家庭和个人发展的隐性潜藏力量,试图构建一个实现国家和个人梦想所必需的基本要素框架,即所谓“财力、体力、智力、信力、运力”这“五力论”。 本书所阐述的这些理论性内容都是人类历史上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常识,也是人类社会的普世价值,具有代表性、永恒性和普适性。这些基本原理和常识符合人类共同利益的价值,适用于所有国家、社会和个人,也适用于所有时间与空间,为全人类普遍认可和追求。 对于古今中外的那些普适性价值和原理,本书用现代化、全球化以及历史性的思维与眼光,对其加以创造性地吸收和弘扬,把历史上中西方文化中最精华的部分统合起来。 对广大读者来说,阅读此书是了解人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公理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同时,此书也为所有关注国家、社会以及自身发展的人,提供了一些基本的思想资源和思考方法,尤其是对照每一类问题,针对中国的情况了作了一定的论述和梳理,能够给人以启示。 细节往往蕴藏着真实的力量。本书大处着眼,小处着笔,在每一类原理的阐释中,采用“拆解一个故事、粹读一本经典、勾连一段历史、阐明一个原理”的模式和方法展开叙述,利用故事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在阅读的兴趣中明晰一些基本原理,普及基本常识。 因此,本书不是按照教科书或专业学术著作来写的,而是按照一般的读物来写,在著述的过程中穿插故事细节和多元视角,力求做到可读性、简明性与知识性、思想性相统一,力争给读者一种新鲜、直观、深刻的回味与醒示。希望能够以一种新的视角看待熟悉的原理,并以更清晰的思路解读不熟悉的理论。 在这个物欲横流、躁动不安的时代和社会,对于读书,人们感兴趣的一般都是读图作品或快餐阅读,已经很少有人去阅读古今中外的那些生冷经典之作了。本人幸得一份清心和闲趣,针对那些哲学式问题和纷乱世象,一头扎进“故纸堆”,向历史和经典寻求答案,以求释然。 虽然圣哲先贤的经典著作多显深奥晦涩,但经过故事拆解和经典粹读后,本书的语言就显得相对大众、通俗一些,能把一些严肃、高深的经典理论和命题,以通俗的文笔作深入浅出的论述,在引经据典、诠释主题的同时作论证分析,提供普及性通俗阅读。 而尽管本书是拆解故事、粹读经典、阐述原理的集合,但也自成体系和结构,基本构建了一个理性、理想的国家和社会、以及为实现其而必需的基本要素框架。对其中的一些传统理论还进行了尝试性创新和生发,如自然世界的物质能量观、生命的守恒定律、人性的矛盾论等。 本书的书名虽然有“未来”的字眼,似有“预测”之意,但本书的根本目的并不是研究和预测未来,实际上是探究国家、社会与人这些客观对象,梳理历史上有关决定和影响其发展变革的一般原理和潜藏力量,以拓宽思路,开阔视野,使尽可能多的个人或组织审视其本身所处的环境和将要前往的方向与地方,以及如何到达这些地方。 说实在的,笔者也只是忠实地阅读、回顾和记录,把个人的一些想法表达出来,因此本书是对已有的原理和常识的回顾与梳理。当然,在回望历史的过程中,可以预见到未来,以让历史智慧的光辉照亮未来的行程。 本书只想借用一些故事案例和经典著作的思考,引导读者去认识自然、国家、社会和人的存在及发展的一般常识和原理。只要能使读者有心去留意那些基本的原理和常识,明确个人与社会本应履行的职责,进而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上,并通过这样做来推动自己和周围的人进步,——哪怕只是一点小小的心灵触动,则也就善莫大焉,本书的“宏旨”也就达到了。 且行且思 梁漱溟是近代中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被称为“中国最后的儒者”。他出身于“世代诗礼仁宦”家庭,父亲梁济是一位颇有学问的儒家之士,梁漱溟早年深受其影响。 1918年,只有25岁的梁漱溟就开始在北京大学讲授佛教哲学。这年11月,他和父亲梁济就当时的中国以及世界的纷乱时局做了一次谈话。谈话中,梁济不禁向学识和见识都很广博的儿子问道:“世界会好吗?”梁漱溟答道:“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梁济叹道:“能好就好啊!”说罢就离开了家。没想到三天之后,梁济竟然投湖自尽了。 在20世纪初的那个动荡年代,在梁漱溟的价值理念和思想言论里,始终都是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他一直相信“世界会好的”。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还身体力行,深入到中国乡村,数十年如一日,致力于乡村教育和建设事业。由他领导的乡村建设运动,尝试将中西方的社会、文化优点融合起来,进行社会改造试验,探索中国救亡图存之路。 梁漱溟曾说:我是一个乐天派,对前途不必悲观,发展总是好的。梁漱溟代表了在家国兴亡时,中国知识分子的坚守与担当。他对中国与世界的预见与洞见,时至今日余音犹响。 今日中国社会已不同于梁漱溟父子所生活的时代,但对当今和未来的中国,身处转型时期的中国人,也常常在心底追问:未来会好吗? 对于未来的问题,似乎谁也不敢打包票说会怎样,谁也没有先卜先知的本领。 尽管从眼下来看,中国还有许多不公平、非正义的事情在发生,诸如道德败坏、环境恶化、贪污腐败、贫富分化、天灾人祸等不和谐成分一直存在,加之种种外来的国际压力和挑战,让人倍感压力与危机重重,总有一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每个人似乎都对社会一大堆问题不满,失望和悲观的心理也就时而产生。 然而,看问题的目光不能只局限在当下,对于未来的问题,要用历史的眼光。未来会不会好,总要看历史的行进趋势。 如果把历史的通道看得远一些,想想10年、20年、30年、50年、100年前的中国,跟今天比照,变化和进步是显而易见的:10年前中国还有收容遣送条例;20年前中国还在争论“姓社姓资”;30年前中国还不许家庭舞会;50年前中国还在喊万岁;100年前中国还有凌迟…… 当1978年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时,不仅西方人,就连中国人自己,也不看好中国经济发展趋势。30多年过去了,中国这列火车虽然经历了许多危机,但居然没有翻车,反而越驶越快,让车上车下的人都闪昏了眼。 如果把历史的通道看得更远一些,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有过辉煌的文明,也曾是世界的强国。虽然近代遭受过一百多年的奴役屈辱,但现在已今非昔比,中国已渐趋富强。 无论如何,纵观人类以及中国的历史,总的趋势是在向前、向好发展的,社会是在进步的。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尽管发展道路上有过种种挫折和困难,但中国一直在进步,总的趋势是向前发展的,各种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况且新中国的建国历史还很短,也正处在成长阶段。 如果再把历史的眼光投向未来,对照中国“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蓝图来看,第一、二步的温饱和小康阶段都逐步得到了实现,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中国人给自己设置的美好未来,从现实情形来看,这些前景也将被一步步具体化了的发展计划和举措变成现实。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似乎预示了“未来是会好的”。 当然,撇开国家和历史的因素,从具体的个人来看,在某种程度上讲,“未来会不会好”,问题也可能就在于我们自己。梁漱溟曾说:人类不是渺小,是悲惨,悲惨在受制于他自己。人需要深深地了解自己,从而对自己有办法,才能够避免和超出渺小。 世界一直很美好,但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别人很幸福,世界很美好,糟糕的是我们自己。这不是别人的问题,也不是世界的问题,而是每个人自己的问题。“着急贪求,表见了人类的卑微;歆羡涎流,显露了人类的丑陋;忍耐不下,烦恼苦愁,见出了人类的无用。”⑴最终的一切似乎都要怪乎我们自己,为了人性的欲望和需求而丧失了本善的乐观灵魂。 美好的是世界和未来,糟糕的是我们自己的心境和行为。前者永恒不变,后者则需要自我调控。 在西方哲学史上,18世纪的启蒙运动曾将“科学”和“欲望”提升为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以此造就了丰富发达的物质文明和永不衰竭的进取精神。但是科学的“精确性”和欲望的“无休止性”,也同时将人类带进了“无思”的境地,——生活在科学框架中的现代人在“永远向前”的欲望推动下忙忙碌碌、匆匆向前,难得“停下来思考”,生活由此趋向庸碌与虚无。 在此情景下,以“反思”为核心的哲学开始介入现代生活,其主张突破欲望的束缚,唤醒人类提升反思的能力,以此进入更加完善的自我灵魂与精神生活中去。 人们首先要面对和思考的东西,用哲学家康德的话说就是“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要去哪里,我要做什么,我该怎么做”的问题。经历了这些问题的思考,人们也许会对自我、对生活有初步、必要的认识,才能更好地把握和调控“糟糕的”自我。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一个有力量的强者,这不光是指身体上的强健力量,还包括精神上的强大意识力量。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说过:“一个能思考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力量无边的人。”勤于思考会让我们变得更加理智、理性,才会不断地进取创新,让自己的精神力量和自我调控能力得到日益增长。 在现实生活中,多数人都是终日劳碌奔波,行色匆匆,几乎无暇顾及思考。很多时候,我们宁可让岁月淹没在仿佛很有价值的忙碌之中,也不情愿拿出一丁点儿时间进行思考。 长期以来,其实不是生活与未来迷失了自己,而是自己迷失了生活与未来。生活的复杂多变性要求人们不能盲目地、简单地去适应生活,而要对生活时时保持清醒的观察和判断,否则会疲于奔波而迷失一生。 在生活与人生的思考中,每个人无法不关心未来,不能放弃对未来景象的描绘和为未来做准备的积极努力。人们都选择继续活着,继续努力着,大概都有一个简单的理由——相信明天会比今天更好,或者说今天还不是最糟糕的一天。如此一来,便还是对世界和未来寄满希望的,相信未来“还是会好的”。 萧伯纳曾说,“我希望世界在我去世的时候,要比我出生的时候好”。人类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离未来的幸福更近一点。相信人类的智慧和力量,只要每天多一点努力,就会离未来更近一点。 人生是一个且行且思、且思且行的过程,停下来的思考是为了更好地前行。让我们带着思考上路,迎着一路清风前行,且行且思,渐行渐远…… 目录序 言 等待灵魂 引论 探求理想国 01 空想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 02 大同理想与和谐社会 03 “五理论”与“五力论” “理”说 一 天理·自然 01 完美的和谐 02失衡的博弈 03生态文明的召唤 二 命理·生命 01 敬畏生命 02人命关天及死后的世界 03哀莫大于命死 三 情理·人性 01变化的需求和欲望 02矛盾的集合体 四 法理·法制 01公平与正义之绳 02持续性强国的根本保证 五 德理·道德 01 弘扬正道的自觉性 02我们的道德前景 03治国的方式及选择 “力”说 六 财力·财富 01全球化与国家财富 02城市化与家庭及个人财富 七 体力·健康 01把脉国家的健康 02国家健康的守护人 03保障人民健康的后盾 八 智力·知识 01国家需要智慧 02人民需要技能 九 信力·信仰 01追寻灵魂的慰藉 02让信仰之光照亮未来之路 十 运力·命运 01世界文明及大国霸权周期 02国家生命周期 后记 且行且思 扩展阅读对于现实的“理想国”,衡量其是否理想或者美好的标准应该重点参考“自然、生命、人性、法制、道德”这五个必要因素。而这其中蕴藏的“天理、命理、情理、法理、德理”之“五理”,是决定和影响自然、人类、国家以及社会发展的一般性原理,也是决定我们未来发展趋势的一般性原理。现实理想国的基本要求是“遵天理、尚命理、重情理、守法理、弘德理”,最终要达到的愿景就是“自然完美和谐、生命崇高神圣、人性臻美至善、法律公正昌明、道德光大盛行”。在一个现实的“理想国”具备了“天理、命理、情理、法理、德理”这五个必要因素后,要实现、升华更高层次的理想或梦想,还须要有“财富、健康、知识、信仰、命运”这五个充分因素。而这些充分因素中所隐含的“财力、体力、智力、信力、运力”之“五力”,是影响“理想国”实现程度的基本力量,也是影响我们未来变革的隐性潜藏力量。探求理想之国,实现个人梦想,需要培植这些基本力量,而培植这些力量的过程同时也是实现理想和梦想的过程。一个国家或个人只有具备了“财力、体力、智力、信力、运力”这些基本力量,才能建立起强大的综合力量,也才能实现更多的梦想。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