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未成年人紧急求助点 |
释义 | 2010年5月28日下午,第一个“未成年人紧急求助点”在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一家24小时连锁超市正式挂牌。“未成年人紧急求助点”的标识是一正方形牌子,以橘黄色为底色,上面画着一间房门大开的白房子,两个有困难的小朋友正向门口奔去,图画下面写着“未成年人紧急求助点”字样,整体设计十分醒目。如果中小学生在上下学路上突遇紧急事件,紧急求助点有职责为孩子们提供庇护,迅速报警。 随着警方多项措施的实施,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受到了应有保护。但是那些步行上下学的小学生在路上遇到险情如何得到及时有效救助呢?为确保孩子们平安上下学,北京西城警方积极探索社会化、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在西城区开展了“未成年人紧急求助点”建设工作,并向辖区临街商户和内部单位发出倡议,希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未成年人紧急求助点”至少需符合3个条件:在学校周边200米范围内;是临街的商户门店或者机关单位;单位内部面积100平方米以上,有通讯设施、防护器材,男性员工不少于3人。 自愿加入“未成年人紧急求助点”的单位经严格的申报、审查和审批程序后,由警方为其颁发统一标牌,安装在单位门前明显位置,对社会公布。承担的主要职责是:当未成年人因人身或财产安全受到侵害进入单位求助时,迅速报警并保护未成年人。当单位员工发现单位周边有未成年人受到侵害或需要帮助时,要主动给予保护并根据情况及时报警。另外,还要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开展对未成年人有关安全防范的宣传教育工作。 西城警方表示,将至少在西城区建立200个点,将“未成年人紧急求助点”在辖区全面覆盖,营造一种“人人关爱未成年人、家家保护未成年人”的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