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辞书 |
释义 | 辞书是字典、词典、辞典的统称字典是主要用来解释汉字的形、音、义的工具书词典是主要用来解释词语的意义、概念、用法的工具书。一般来说,以收录语文词汇为主的语文词典多称为“词典”,而以收录术语、专名、学科性词汇为主的被称为辞典。 辞书的定义辞书是字典、词典、辞典的统称。字典是主要用来解释汉字的形、音、义的工具书词典是主要用来解释词语的意义、概念、用法的工具书。 词典与辞典:词、辞在表达言词、文词时意义相通,但在古代,“词”可以用来指“语助”,(虚词)如,《经传释词》、《词诠》(解释虚词)“辞”的指称范围比“词”大,一般来说,以收录语文词汇为主的语文词典多称为“词典”,而以收录术语、专名、学科性词汇为主的被称为辞典。 中国辞书的源流与演进中国古代无字典与词典之分,统称为“字书”,因为古文中大多是单音节词,字与词无明显的区分。说文解字》(许慎编)是第一部分析字型,探讨字体结构源流的字书;《尔雅》是中国第一部训释字义为主要内容的训诂书;《广韵》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归纳字音,探求声韵源流为主要内容的韵书。古代的辞书分为:字书(字型) 训诂书(意义) 韵书(读音)。清代《康熙字典》标志着中国开始出现以“字典”命名的工具书。当时“字典”就专指《康熙字典》,《康熙字典》代表中国古代字典的最高水平,收字50000个左右。 1915年和1931年的《辞源》,1936年出版的《辞海》继承了传统字书的的特点,吸收了国外词典编撰的长处,首次创立了词条,收录反映科学文化知识的百科词条。1937年,黎锦熙主编的《国语词典》首次按注音字母音序排列。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完整的辞书体系已基本形成,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性、权威性的汉语语文辞书已经基本形成系列; 2.汉外对照的双语辞书基本覆盖了所有实用的语种; 3.学科性辞书基本覆盖了所有主要学科; 4.辞书的类型、品种多样化; 5.辞书的功能、效用特定化; 6.辞书的社会认知程度明显提高。 八十年代以来,国内出版了大量的冠以“辞典”名称的有关文学鉴赏的工具书,如《中国历代诗歌鉴赏辞典》、《唐诗鉴赏辞典》、《山水诗歌鉴赏辞典》《中国书画鉴赏辞典》、《红楼梦鉴赏辞典》,这类鉴赏辞典存在不同的看法,有人承认这是辞典的一种,也有人认为这些不能称为辞典,还有人认为他们是工具书的新类型,称之为鉴赏书。 中国辞书的结构体系与编纂传统辞书的基本单元是“词条”“词条”的编排组织方法: 以字带词(以统领字带出一系列的包含了该单字的语词词条(被统领词)),因统领关系,而产生了: 1 正序词典——统领字与被统领词词头相同 2 逆序词典——统领字与被统领词词尾相同 3 构词词典——统领字与被统领词位置不固定 词条的释义方式:分条释义 逐一解释 义项的编排顺序:1.源流关系2. 使用频率 义项的排列是对汉语词义的清理和总结,《辞源》按源流关系,《现代汉语词典》按使用频率例如: 河:1、黄河 2、河流的通称 3、银河 4、姓( 《辞源》) 1、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 2、指银河系 3、特指黄河( 《现代汉语词典》) 书证和例证 书证——引自书面文献的资料 例证——以用来印证释义,提示用法,加深读者的理解 1、引用书证必须注明出处, 2、同一义项引用多种书证应以时代先后排列顺序 3、遵循“书证引自始见书”的原则 词典的分类字典与词典从功用划分可分为语文字典与词典(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成语词典》)、学科(百科)词典(如:《政治经济学词典》、专名词典(如人名词典、地名词典等) 按照规模可划分为:大、中、小 按照释词方法可划分为:描写型、规范型 按照收词时限可划分为:历时性、共时性 按照载体可划分为:印刷版、电子版、网络版 电子辞典与网络词典电子词典的深度开发 1.检索系统的开发,模糊组配可以实现组合检索,提高查准率 2. 对内容的整合,由一部词典可以派生出许多新产品 3. 超连接,参见系统更直接、更生动 4. 基本信息添加,扩大词典信息量,强化功能 5. 字音朗读,可能改变人们查考字音的习惯 网络辞典又叫“在线辞典”,根本特点: 1、 编辑和使用具有互动性,使用者和编辑者之间没有 严格的区分,编辑者提供方案和框架,使用者可以提出内容与修改,内容是动态的,开放的,多元的,适合于专门化,研究性辞典。 2、 网络辞典的构成具有集合性,跨国合作,多版本并存。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