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辞赋训诂学
释义

辞赋训诂学,是由辞赋训诂而形成的体系学——包括对辞赋训诂和对辞赋训诂自身的研究,又称“辞赋训诂”。辞赋训诂,是指解释辞赋累古书中词句的意思。辞赋训诂,是一门专门性的工作,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历代辞赋学文献语言。“训者,指用较通俗的话去解释某个字义;诂者,指用当代的话去解释字的古义,或用普遍通行的话去解释方言的字义(蒋红岩语)。”

辞赋训诂学

辞赋训诂学,是由辞赋训诂而形成的体系学——包括对辞赋训诂和对辞赋训诂自身的研究。又称“辞训赋诂”,赋学词汇,是辞赋考证学的近邻。辞赋训诂,是一门专门性的工作,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历代辞赋学文献语言。 “训者,指用较通俗的话去解释某个字义;诂者,指用当代的话去解释字的古义,或用普遍通行的话去解释方言的字义(蒋红岩语)。”“中国传统研究古书中词义的学科——训诂学,辞赋训诂学是训诂学的组成部分,和训诂学同是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小学的一个分支。(日不落语)”。

辞赋训诂,不等于辞赋训诂学。辞赋训诂学不等于辞赋词汇学、辞赋语义学、辞赋文字学。辞赋训诂学,是以古代书面辞赋语言的训诂为研究对象、以语义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一门系统的科学。它是中国传统辞赋语言学即辞赋小学(包括辞赋文字学、辞赋音韵学和辞赋训诂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辞赋文字训诂学,是中国传统研究古代辞赋中词义的学科,是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小学的一个分支。

训诂学的发展

先秦就已经开始了

汉朝时基本形成

宋代,训诂学得到了很多的革新

元明时期,训诂学出现了衰退

清朝是其发展最辉煌的时候

现代则采用现代语言学的方法来发展之

辞赋训诂,指解释辞赋类古书中词句的意义。“辞赋训诂”,别称有——“辞赋训故”、“辞赋故训”、“辞赋古训”、“辞赋解故”、“辞赋解诂”,用通俗的语言解释辞赋词义叫“辞训”;用当代的话解释古代的辞赋语言叫“赋诂”。“训诂”连用,最早见于春秋时期鲁国人毛亨注释《诗经》的书——《诗故训传》。“故”“训”“传”是三种注解古文的方法。“训诂合用”始见于汉朝的典籍。黄侃说:“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辞赋训诂,就是“解辞释赋”,即“用易懂的语言解释难懂的语言,用现代的语言解释古代的语言,用普通话解释方言。”。

辞赋训诂学的研究对象

辞赋训诂学,其任务是分析古代辞赋书面语言的矛盾障碍,总结前人的注疏经验,阐明辞赋训诂的体制和义例、方式和方法、原则和运用,以便更好地指导辞赋训诂工作。功用是:指导古文辞赋教学,指导辞赋古籍阅读和整理,指导辞书编纂。

辞赋训诂学,根据辞赋文字的形体与声音,以解释辞赋文字意义的学问。偏重於研究古代辞赋的词义,尤其著重於研究汉魏辞赋中的词义、语法、修辞等语文现象。辞赋训诂学(“诂”音“gǔ”,同“古”),是中国传统研究辞赋古书中词义的学科。辞赋训诂学,在译解古代词义的同时,也分析古代辞赋中的辞赋语法、辞赋修辞现象。从语言的角度研究古代辞赋,帮助人们阅读古典辞赋。

辞赋训诂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辞赋训诂学,包括辞赋音韵学和辞赋文字学,狭义辞赋训诂学,只是“辞赋小学中与音韵、文字相对的学科”。

辞赋训诂学,分为新旧两种。打破小学为经学附庸的旧观念,研究对象就是词义和词义系统,首要任务是研究语义发展演变的规律。新训诂学是相对旧有的训诂学而言的。

历史上每种语言都在不断地变化,古书中有许多词义已经变化,或语法变化,历史语言学家考证古书中词的当代意义,编著出注疏书籍,为训诂学。训诂学最主要的研究对象是汉魏以前的古书中的文字。训诂学书籍有两种,一种专为注疏某一本重要的书,逐字解释全书的意义,如《论语注疏》、《毛诗注疏》、《韩非子集解》等;另一种是单纯解释古代的词汇,搜集古代词汇,分类注释,如《尔雅》、《说文解字》、《方言》等;此外后有对训诂学的书籍进行补充、考证、阐释的书籍,如《方言疏证》等。

古代“辞赋书面语言障碍”

一、文字障碍

1、古今字:同一个词在古书中先后所使用的不同的字。

2、通假字:用甲字来记录与甲字同音或者音近的字的意义。

3、异体字:读音和意义完全相同,通用的外形不同的字。

4、讹误字:古书在反复传抄的过讨校。

二、词义障碍:

1、不解古语:包括不理解方言、俗语、成语、典故等。

2、词义演变:包括词义缩小、扩大、转移、增加、减少等。

三、语法方面的障碍:包括省略、倒置等。

四、修辞方面的障碍:

1、互文见义。2、倒文。3、变文。

辞赋训诂的内容

一、解释词义:1、解释本义与引申义。2、解释古语。 3、解释方言。

二、解释文意:1、串讲大意。2、分析句读。3、阐述语法。4、显示修辞。 5、申述章旨。6、考证名物、典章制度。7、引证史实、故事。

三、注音:1.直音。2.读若。3.譬况。4.反切。

四、校勘:1.对校。2.本校。3.他校。4.理校。

辞赋训诂弊病

一、穿凿附会:就是把彼此无关的事物任意牵合强加比附。

二、望文生训:就是只就某字的字面加以解说。

三、随意破字:破字就是用本字改读古书中的假借字。

四、增字强释:增字就是在解释古书正文时增加一些词语。

五、不解语法:

辞赋训诂学与其他学科关系

一、辞赋训诂学与音韵学:从音变规律通“古今异言”、论证同音替代的问题、探求语源。

二、辞赋训诂学与语法学:包括词性影响、词序影响、构词影响词义等。

辞赋训诂学的原则

一、注意词义的社会性——由社会公众约定俗成并受社会制约的。

二、注意词义的时代性,词义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变化。

三、释义要联系语言环境,解释词要与上下文吻合。

四、尊重古训而不墨守古训。

辞赋训诂学的研究方法

互训,用同义词互相解释。

声训,用声音相似意义相同的字解释。

形训,用字形说明其来源和意义。

义训,用当代的词义解释古词的意义。

反训,古代有的词和现代意义相反,需要用反义词注释。

递训,用几个词连续解释。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5 1:3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