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唯心与了别 |
释义 | 基本信息作 者: 周贵华 出 版 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条 形 码: 9787500444657 ; 978-7-5004-4465-7 I S B N : 7500444656 出版时间: 2004-5-1 开 本: 页 数: 458 定 价: 30 元 内容简介印度瑜伽行派是公元一世纪前后出现的印度大乘佛教运动两大思潮之一,该派因强调瑜伽修持而得名。瑜伽行派也称为唯识派或有宗,因为他们主张"外无内有,事皆唯识"的理论思想。作者根据印度和我国保存的大量的、丰富的有关根本唯识三大论师---弥勒、无著和世亲的有关史料,对根本唯识论的基本理论和发展作了十分详尽的、深入与阐述,特别对根本唯识的思想结构作了宏观和微观的考察与透视,比较了三大论师的异同,澄清了某些早期唯识史上的阙疑和繁琐的问题,排解了在佛教史上作为畏途的难题之一。 本书目录总序序序论 研究对象、原则、方法第一部分 根本唯识学的界定绪论 根本唯识学的界定第一章 部派佛教在唯心思想方向的发展第一节 部派佛教在本体论方面向唯识思想方向的发展第二节 部派佛教在缘起论方面向唯识思想方向的发展第二章 瑜伽行派之前大乘佛教在唯心思想方向的发展第一节 初期大乘佛经与中观行派在唯心思想方向第二节 根本唯识学所宗大乘经典的唯心思想第三章 根本唯识学三大师的唯学著述第一节 三大师汉、藏、梵文唯识学著述概况第二节 根大唯识学三大师的帷识学著述(一)第三节 根本唯识学三大师唯识学著述的分期第四章 根本唯识学的两支:无为依与有为依第一节 根本唯识学的二分:无为依与有为依唯识学第二节 无为依唯识学与有依唯识学的思想结构第三节 无为依唯识学的唯识思想略述 …… 第二部分 根本唯识学的唯识体论前言第五章 根本唯识学的有无论第六章 无为依唯识学的本体论第七章 有为依唯识学的本体论第三部分 根本唯识学的唯识相论前言第八章 根本唯识学的无境说第九章 根本唯识学的心缘起与心显现唯心说第十章 根本唯识学的(唯)虚妄分别说第十一章 根本唯识学的唯了别说第十二章 根本唯识学的唯识别说主要参考文献附录《辨法法性论颂》 后记 作者介绍周贵华,1962年12月出生于重庆石柱县。1983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技物系。1987年在中国原子能研究院获得硕士学位后,一直在北京理工大学物理系任教。在此期间开始研究佛学。2003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旋入中国社科院哲学所东方室从事专业哲学研究。主要方向是印度佛学,以及中印佛学的比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