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威尼斯逸事:一座城市的故事和逸闻 |
释义 | 图书信息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04年1月1日) 外文书名: Nur Venedig ist ein Bissl Anders 丛书名: 朗朗书房:西方文化大众精品书系:5 平装: 230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300056739, 7300056733 条形码: 9787300056739 尺寸: 23 x 17.3 x 1.2 cm 重量: 540 g 作者简介作者:(澳大利亚)特青厄尔 (Totschinger Gerhard) 译者:张荣昌 格哈德·特青厄尔: 奥地利作家、导演、剧院经理,1946年生于维也纳,自20岁起便与意大利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一再居住在意大利——光在威尼斯就居住了两年之久。 内容简介威尼斯是一座如此不寻常的城市,以致只要人们没有见过它,人们就无法确切地了解它。明信片、地图、模型、游记不够用——人们必须见到它。世界上所有的城市都或多或少互相相似,只有这座城市不相似于任何别的城市……格哈德·特青厄尔,奥地利作家、导演、剧院经理,1946年生于维也纳,自20岁起便与意大利结下不解之缘并一再居住在意大利——光在威尼斯就住了两年之久。他在罗马和那不勒斯当过导演,为好几家意大利电视台撰写过分镜头剧本。1994年他获得意大利游记奖,1999年他被意大利总统任命为评论员。 他的主要著作有《黑尔布隆——一个庆典》(1988)、《探索哈布斯堡王室》(1991)、《奥托·冯·哈布斯堡:19381945年一场争夺奥地利的斗争》(2001)、《啊,谁可以同行……漫游毕德迈耶尔时期》(2001)等。公认的意大利和威尼斯通格哈德·特青厄尔凭借自己与“威尼斯共和国”几十年之久的友好接触,在我们眼前展现了一幅这座水上城市的新的、另样的图画。 在书中,作者将卡桑诺瓦兄弟,将作为志愿消防队队员的乔尔乔内和提香,将妇女划船比赛,将“产易所”——现代历史上第一座国家银行, 媒体评论读《威尼斯逸事》 读《威尼斯逸事》 / 李渔 相信每一个少年都会有这样一个梦,关键词包括异国、水乡、教堂、宫殿、广场、船夫高唱以及广场上成群的鸽子。意大利城市威尼斯就是一个梦。 意大利最早与中国人结缘,大约要从马可·波罗开始。他在作品中对中国极尽夸张之能事。几百年后,中国书生志摩同样充满热情地介绍了马可·波罗的国度,并将意大利的另一个城市佛罗伦萨称为“翡冷翠”。现在,浪漫的奥地利人格哈德·特青厄尔似乎重新向我们展现了这种热情。他只是因为喜欢意大利而在当地定居,一住就是30年,邂逅并享受着那里的一切,尤其是尼斯,他决定将自己的感动书写出来,告知世人,并且以此向威尼斯致敬。 威尼斯这个梦有自己可以触摸的历史,也有自己闲适惬意的生活节奏。你可以在这座城市里看到提香和卡那莱托画作影子,看到歌德的踌躇和叹息,看到圣马可的遗迹和对他的纪念。这座浪漫之都承载了太多的故事,而这些传奇往往都见证于城中某些最平常的事物。这里特别的生活环境和氛围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耐心来细细品味。特青厄尔就以一种威尼斯通的骄傲心态,向我们展示了这座海上都市中最有魅力的细节。 特青厄尔在前言中试图为自己辩解:“这本书不是艺术指南,不是威尼斯历史,不是饭店年鉴,这本书是一种致敬,它讲述故事,并使人浮想联翩。”但换句话说,这的确是一本适宜陪伴旅行的书,不重,又不太占地方,你大可以将它当作艺术指南,当作历史,当作饭店年鉴,只是到过那里后你就会明白,特青厄尔并非仅仅是在辩护,他说的致敬,是每一个威尼斯游客心的呼喊。 源于《东方早报》 目录前言 人们如何来到威尼斯? 一座迷宫式的城市 saxa?loquuntur 威尼斯的商人 交际花 cicisbeo,威尼斯的一个特征 和吉阿科莫一起经历威尼斯共和国 钟塔 “我舒展四肢躺在贡多拉里……” 总督典礼船 末代总督 威尼斯死在莱奥本 达尼勒·马宁——“最后的总督” 另一种艺术观 象 奥地利的威尼斯 圣马可及其同伴 die?foresti 您好,威尼斯(后记) 大事年表 图版目录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