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威廉·莱伯尔
释义

莱伯尔 (1844-1900年) 威廉·莱伯尔是南德意志现实主义画派的领袖。他出生于科隆的一个音乐家庭。莱伯尔早年入慕尼黑美术学院学习,他以突出的才能和倔强的个性给老师同学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不满学院派,而对荷兰画派和伦勃朗怀有深深的敬意。他早期作品多为肖像画,以细腻的性格刻画和强烈的光暗对比手法影响当时德国画坛。21岁的莱伯尔结识了库尔贝,看了他的名作《石工》后深受启发,更加崇拜这位法国现实主义领袖。可能由于库尔贝的推荐,莱伯尔来到巴黎,他不仅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而且与进步艺术家交往,这对他日后的艺术创作产生深远影响。日后在德国形成了一个以写实为宗旨的莱伯尔画派,团结了一批现实主义画家。由于莱伯尔被控在德国传播法国社会主义,他只得数度易居,最终定居于远离城市的农村,像米勒一样边劳动、边作画,过着普通农民的生活。他的画形象真实、亲切、生动。但在德国却被指责为“丑陋的崇拜”。莱伯尔始终坚持如实表现,他的名言是“依照人们的本来面貌作画,那么其灵魂也就一定到画上去了”。51岁时莱伯尔的画再次获得声誉,得以重访荷兰,回国后默默无闻地在乡村度过最后的五年。

《乡村政治家》

画家以肖像式的造型手法描绘了乡村老人围坐一起阅读政治报刊的场景。画中人不同的姿态神情,显示了各人不相同的生活阅历和性格。

《不相称的婚姻》

莱伯尔在此描绘了一对年龄悬殊的夫妇,一老一少,维系他们的关系可能是现实的物质因素,老夫凭着金钱获得了年轻力壮的妻子,少女嫁给老头得到了物质财富。老夫是满脸皱纹、老眼昏花,少妻却是面孔丰满红润、目光炯炯,黑色的男服衬托出白衣少妇的丰满身材。画家运用对比手法揭示人物之间内在的精神和反映了一种社会现象。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3:3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