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威廉·巴克莱 |
释义 | 个人简介威廉·巴克莱(William Barclay 1907-1978):英国爱尔兰著名圣经注释学家、希腊文专家,曾担任过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神学院院长,同时兼任学院诗班指挥。失聪多年,靠助听器来助听,但仍坚持创作。其让新旧约以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走入人们视线,融入生活,在欧美曾经风行一时。其最为著名的代表作是《花香满径》,其中《幸福》一文是《花香满径》中第一篇。 写作风格威廉·巴克莱,主要撰写跟宗教有关的文字和专文。写作风格:言简意赅。把对宗教文化的理解,用深入浅出的文字形式表达出来,给读者以高品质的精神享受。 散文选读幸福 ——威廉·巴克莱 幸福的生活有三个不可缺的因素: 一是有希望。 二是有事做。 三是能爱人。 有希望 亚历山大大帝有一次大送礼物,表示他的慷慨。他给了甲一大笔钱,给了乙一个省份,给了丙一个高官,他的朋友听到这件事后,对他说:“你要是一直这样做下去,你自己会一贫如洗。”亚历山大回答说:“我哪会一贫如洗,我为我自己留下的是一份最伟大的礼物。我所留下的是我的希望。” 一个要是只生活在回忆中,却失去了希望,他的生命已经开始终结。回忆不能鼓舞我们有力的生活下去,回忆只能让我们逃避,好像囚犯逃出监狱。 有事做 一个英国老妇人,在她重病自知时日不多的时候,写下了如下的诗句: 现在别怜悯我,永远也不要怜悯我, 我将不再工作,永远永远不再工作。 很多人都有过失业或者没事做的时候,他就会觉得日子过得很慢,生活十分空虚。有过这种经验的人都会知道,有事做不是不幸,而是一种幸福。 能爱人 诗人白朗宁曾写道:“他望了她一眼,她对他回眸一笑,生命突然苏醒。”生命中有了爱,我们就会变得焕发、谦卑、有生气,新的希望油然而生,仿佛有千百件事等着我们去完成。有了爱,生命就有了春天,世界也变得万紫千红。 最完美的祷告应该是:“主啊,求你让我有力量去帮助别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