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茨榆坨镇 |
释义 | 茨榆坨镇(Ciyutuo Zhen)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22千米。面积69平方千米,人口2.55万人(2002年)。辖28个行政村,镇政府驻茨榆坨村。据传曾有汉辽阳四平寺之名。明逐步统一东北,明帝为了抵御南侵,派一将军驻扎此地,经常打胜仗,为了炫耀军威,定此地为长胜堡。清兵入关后,人们根据沙坨上长满了刺榆棵子,故更名茨榆坨。 乡镇简介茨榆坨镇位于辽宁省辽中县,是座山镇,据传曾有汉辽阳四平寺之名。明逐步统一东北,明帝为了抵御南侵,派一将军驻扎此地,经常打胜仗,为了炫耀军威,定此地为长胜堡。清兵入关后,人们根据沙坨上长满了刺榆棵子,故更名茨榆坨。 自然与交通茨榆坨总面积104平方公里,下辖6个社区,12个行政村,总人口9.4万人,其中镇内常住人口6.4万人,外来流动人口3万人。茨榆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位于京沈高速公路615公里出口处,距离沈阳55公里处,辽中16公里处.沈盘路由北向南横穿镇内,交通发达,由引路将京沈高速公路和沈盘公路相连。距营口港仅120公里,距沈阳桃仙机场50公里。京沈高速公路、沈盘公路、304省路和沈西工业大道贯穿全镇。镇内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辽河油田茨榆坨采油厂坐落镇内。是集区位、交通、资源等优势于一体的具有较强经济增长活力的小城镇。 行政区划茨榆坨属于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县,辖6个社区居委会: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13个村委会:太平村、西山村、寇家堡、赵家、大莲花村、小莲花村、前边外、后边外、偏堡子、前岭村、后岭村、黄南、黄北. 社会经济发展沈阳茨榆坨经济区是省级经济区,享有市级管理权限,位于沈阳西部,是沈西工业走廊距离营口港的最近点,规划总面积390平方公里,核心区20平方公里。沈阳茨榆坨经济区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战略重点,是沈阳连接营口港的桥头堡、近海工业的发动机、重点发展商贸物流、皮草服装、新型建材、铸造机加及有色金属加工等产业。力争用3-5年时间打造成东北最大、全国一流、与国际接轨的近海经济区。 镇域经济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茨榆坨镇于1996年被国家体改委等11个部委确定为全国首批综合改革试点镇,1998年被辽宁省人民政府选定为省级示范镇,1999年被沈阳市委、市政府确定为优先发展的重点中心镇。茨榆坨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养殖业不断发展壮大,畜牧业在农业效益中的比重不断提高,畜牧业增加值占一产业增加值的60%以上;工业经济迅猛发展,形成了玻璃制品、铸造、水泥制品、炼油、服装、建材六大支柱产业,工业总产值占据了全镇经济总量的一半以上;第三产业日益兴旺,远近闻名的茨榆坨大集已发展成为服装、木材、钢材、副食四大专业市场所构成的市场群,去年市场交易额实现8亿元;茨榆坨镇基础配套设施完善,社会服务功能齐备,投资环境优良,精心打造的西山工业园区,为各界朋友投资兴业提供了广阔的平台。2005年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全国第一批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名单中,茨榆坨成为沈阳唯一一家被列入试点的小城镇,这是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取得的又一项国家级荣誉。 茨榆坨镇工业商贸园规划总面积16平方公里,一期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其中:西山工业园3平方公里,大莲花农产品深加工园2平方公里,二期物流组团规划面积11平方公里. 西山工业园电力充足,通讯快捷,道路畅通,环境优美,排水等基础设施 齐全,现已入驻服装、建材、木制品、化工、铸造等企业41家.农产品深加工园区建有沈阳佳源野生葡萄饮品有限公司,为辽宁省现代农业园区. 未来规划多年来,该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和省、市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镇域经济取得了持续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与崛起,沈阳建设西部工业走廊及“南资”北移步伐的加快,尤其是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的确定,为我镇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镇党委、政府明确提出,要牢固树立“工业立镇、商业强镇”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工贸并举、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在加快推进“工贸型”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努力打造现代文明的小城镇。当前,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道路、电网、自来水、地下排水等改造工程已全面启动,全部工程竣工后将大大提升小城镇的整体形象。茨榆坨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正向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小城镇的目标大踏步前进. 尤其在2007年,辽中县委、县政府解放思想,创新思维,提出近海理念,于3月获得批准成立沈阳近海经济区,并作为省级经济开发区,享有市级经济管理权限。经济区规划总面积668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用地面积100平方公里,核心区20平方公里,起步区6平方公里。同时,确定了“一区”、“三城”、“五园”的总体空间发展布局,其中:“一区”即沈阳近海经济区;“三城”即近海工业新城、近海商贸新城、近海滨水新城;“五园”即物流园、铸锻造园、新型材料园、泵阀园和出海口石化园。 沈阳近海经济区核心区和近海商贸新城就坐落在该镇,随着近海经济区的开发建设,给该镇带来了百年难遇的发展机遇。我镇党政领导班子团结和带领全镇干部群众,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坚持以发展近海经济为己任,以冲刺全国千强乡镇为目标,以发展商贸产业为主导,以小城镇建设为载体,以提高百姓福祉为根本,扎实推进近海商贸新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事业的跨越式发展。2007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1亿元,比2005年增长68%,年均增长30%;全镇地区生产增加值实现17.4亿元,比2005年增长66%,年均增长29%;新增固定资产投资6.5亿元,比2005年增长35%,年均增长17%;镇财政收入实现2000万元,比2005年增长88%,年均增长36%;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7000元,比2005年增长40%,年均增长18%。 三个产业发展情况一产业按照全镇“一村一业”整体发展规划,积极引导农民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全镇村(委)已基本实现了“一村一业”,初步形成了“种五养三”的农业发展布局:即无公害水稻、地膜花生、辽北五味子、生姜、两瓜五大种植基地和肉种蛋鸡、生猪、貂貉三大养殖基地。全镇经济作物累计发展到1.6万亩,已建成富民经济小区35个。以后边外村、太平村为龙头的肉种蛋鸡养殖基地和生猪养殖基地已初具规模,饲养量分别达到了80万只和5万头,养殖业产值占据了全镇农业总产值70%以上。为加快推进“绿色村庄”建设,三年来共植树45万株,清理“三堆”1.5万堆,完成太平、后岭、西山等村改建村内道路44公里,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全面提升村屯环境质量。 二产业2007年,全镇工业总产值实现36亿元,同比增长32.5%。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8户,规模企业产值实现8.3亿元,同比增长123%。工业园区建设扎实推进。西山工业园自1998年沈阳市中小企业局批准建立以来(园区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现已入驻企业58家,企业总投资4.1亿元,产值7.2亿元。招商引资成果显著。2005年以来,共引进内资8.2亿元,累计开工建设项目48个。2008年,新签约项目有2个,超亿元项目1个,投资总额合计1.7亿元人民币;正在积极洽谈的重点项目有3个,计划投资总额合计1.5亿元人民币,其中:超5000万元项目2个;今年新开工项目有2个,投资总额合计1.2亿元;帮助现有企业完成技术改造企业3个,改造资金总计8000万元。 三产业茨榆坨市场是全镇第三产业的龙头。三年中,该镇加大了对市场的资金投入和管理力度,改善了市场内的道路、排水等基础设施,安装了消防设施,整顿和规范了市场经营秩序。妥善化解了因市场竞争而引发的社会矛盾,破解了原电子大厅难以启动的历史遗留问题。2008年,该镇还完成了轻工市场茨榆坨商贸城投资370万元的改造升级,彻底取缔市场占道经营打通了消防通道,投资10万余元增设了水鹤等消防设施,每年出资18万元聘用专业保安进驻市场管理,投资130万元的轻工市场内两横两纵排水和路网改造工程即将进场施工。目前,茨榆坨市场已发展形成轻工、木材、钢材、副食四大专业市场,总占地面积342亩,建筑面积4.55万平方米,经营业户2400户,年销售额达25亿元。 小城镇建设情况近年来,该镇陆续投资5000余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2005年完成了沈盘路过境段改扩建、辅路及人行路修建,将原来15米宽道路拓宽至24米。2006年完成镇内西环路道路改造工程。2007年完成镇区至太平村三排干地下方涵排水管网铺设及路灯、交通信号灯及监控设施安装、绿化等一批重点工程。2008年的五路两街3.1万平方米的巷路改造、5.6公里排水管网铺设、4.9万平方米人行彩砖铺装、330级路灯安装等工程将于年底竣工。日处理能力150吨的垃圾处理厂扩建项目规划设计等前期准备工作已全部完成,将于明年五月进场施工。 几年来,已累计建成城区街道22条,总长31公里,建成标准街道10公里,城区面积扩展到12平方公里。镇内高压电网的改造、6公里地下排水管网的改造、镇内自来水的更新改造、路灯的安装、沈盘路过境段两侧辅路的修建绿化、50个地埋式垃圾箱和120个叉车式垃圾箱的设置安装等一批重点工程相继竣工。成立了城管执法中队和交通执法中队。组建了环卫队伍,配备了叉车及清运车辆,并实现了环卫的市场化运作。房地产业发展迅猛,全镇楼房建筑面积达80余万平方米,建有15个功能比较齐全的住宅小区。小城镇设施和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城镇形象和档次明显提升。 “土地挂钩”试点情况“土地挂钩”试点,就是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一种土地政策。简单地说,就是通过以“宅基地换房”把农民迁入到镇内,将原居住地进行复耕,以这种方式来获得城镇建设用地指标。2007年我镇被国家发改委成功列为全国118家发展改革试点镇中第10家启动“土地挂钩”试点的小城镇,2008年6月该镇首批1000亩周转用地指标获得国家发改委和国土资源部的批准。启动“土地挂钩”试点必将获得上级政策和资金的更大支持,为我镇今后发展创造了宽松的条件。 我镇“土地挂钩”项目区计划在三个年度内完成,总体规模1661亩,其中:建新区994亩,涉及11个地块;拆旧区1657亩,涉及3个行政村10个自然屯。目前“土地挂钩”试点前期工作已全面完成,已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历史名人谢荣策 在茨榆坨镇北2.5公里处,有一处安静的风景区.地势高峻,丘陵起伏,遍植青松白杨.这里就是革命烈士陵园,著名的小英雄谢荣策烈士墓即在这里. 谢荣策,1931年11月13日,诞生在辽中县茨榆坨镇茨榆坨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小时候因生活所迫,9岁就给地主放猪、放牛,受尽了地主老财的百般虐待。在他幼年的心灵里,就埋下了对地主老财仇恨的种子。因此,谢荣策少年时期就参加革命活动,1948年辽中县解放后,担任茨榆坨村的儿童团长,参加了土地改革斗争。1948年3月11日,在掩护干部和群众转移时,被国民党骑兵团抓走。他面对凶恶的敌人毫无畏惧,英勇斗争,不幸被敌人杀害,年仅16岁。小英雄牺牲后,茨榆坨乡的人民心情十分悲痛.1949年,谢荣策被追认为革命烈士.1950年9月,为小英雄筑冢立碑,1984年又为他专门塑像,以供人们永远瞻仰.雕像中的谢荣策头带棉皮帽,身穿棉装,腰系皮带,手握红缨枪,目光炯炯,注视前方,依然百倍警惕地执行着站岗放哨的任务. 1949年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辽中县委员会追认谢荣策为革命烈士,将他的遗体安葬在茨榆坨烈士陵园,并为谢荣策立了纪念碑,碑上刻着:“谢荣策小烈士千古!”1984年3月,中共沈阳市委决定,进一步修建谢荣策烈士陵园。10月13日,谢荣策烈士像塑成,在塑像基座正面大理石上,原中共沈阳市委第一书记李涛同志题写的“少年英雄谢荣策”七个大字,寄托着人们对烈士的怀念和哀思! 旅游资源茨榆坨西山 1、茨榆坨西山旅游区距茨榆坨开发区1公里,占地427公顷,南北2公里,东西8公里。区域内沙丘跌砦,绵延起伏,林深树茂,百鸟鸣唱,令人深感回归自然。 2、辽中县茨榆坨镇领导班子非常重视文化体育工作,多年以来一直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文化体育工作投入力度,近日,新建成的两个文化体育休闲广场以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为了繁荣文化,加强文明建设,偏卜村文化体育休闲广场面积4000平方米,场内安装了景观灯、凉亭、篮球场地等设施,总投入15万元。 茨榆坨镇在老市场新建的一处文化体育休闲广场,面积3000平方米,投资30万元,安装了有景观灯、棋牌桌等,计划明年安装体育设施。文化体育休闲广场为群众提供了活动场所,活跃了群众的业余文化体育生活。 河北省滦县茨榆坨镇茨榆坨镇位于河北省滦县西南部,东邻小马庄镇,南与滦南县青坨营镇接壤,西、北毗邻唐山市古冶区。1996年3月,原塔坨乡与原茨榆坨镇合并成立茨榆坨镇,政府驻地茨榆坨中街。到2003年底,辖区面积69平方公里,辖28个行政村,人口2.5万,耕地58578亩。地势北高南低,较为平坦,土壤为草甸褐土,有沙化现象。境内河流有岳家河和沙河。1986、1996、2003年,工农业总产值(不含塔坨乡,下同)分别是680万元、3.59亿元、7.74亿元;国民收入为705.98万元、2.42亿元、2.9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96元、2987元、3660元。 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其余为花生、大豆等经济作物。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农业生产条件有了很大改善,粮油产量有了很大提高。2003年,粮食种植面积45202亩,单产374公斤,总产16911吨;油料种植面积20000亩,单产213公斤,总产4260吨;瓜果面积1520亩,单产3223公斤,总产4898吨;蔬菜面积14280亩,单产3550公斤,总产50691吨。林地面积达到5694亩,花卉大棚80个,食用菌30万棒,果园500亩。畜牧业发展较快,奶牛存栏量7300头,建成养殖小区21个,挤奶大厅4个。1994年,原塔坨乡达到小康标准,1995年原茨榆坨镇达到小康标准,茨榆坨镇被省评为小康示范镇。 科教文卫文教卫生事业发展迅速。有镇办中学2所,小学5所,教职工213人,在校学生3051人。有文化站1个,文艺演出队伍8个,每年节假日都组织演出活动。卫生院2所,医护人员30名,乡村医生55名。商业、服务业不断发展。村有商店54个,茨榆坨中街商业街建有药房2个,超市1个,浴池5个,加油站6座。镇内集贸市场5处,分别在茨榆坨、东吴坨、东尖坨、张塔坨、大石佛庄,日交易额13万元左右。何(庄)茨(榆坨)公路与迁唐公路在境内交汇,古(冶)?(城)路穿镇而过。1992年和1997年,自筹资金修通了茨榆坨到古冶区的柏油路。 农业发展“两高一优”农业。1996年,茨榆坨镇在部分农民种植成功的基础上,尝试推广“两高一优”农业。当年推广的项目主要是棚瓜和沙地梨,地膜覆盖技术等,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为加大推广工作力度,将“两高一优”农业推广工作纳入到村级目标考核。镇成立了“两组一会”(高效种植业领导小组、养殖业领导小组和农业技术协会),解决群众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在塔坨和茨榆坨成立了两个农业服务公司。建成了石佛庄二村、草塘坨、东吴坨、前茨榆坨、前吴坨、彭塔坨6个养牛专业村。1997年,以七大基地建设统揽农业工作,即:蔬菜基地、林果基地、西瓜基地、淀粉加工基地、油料基地、吨粮田基地和养殖基地。当年投资145万元,打井35眼,上变压器10台,安装地下管道6500米,扩大水浇地面积2400亩。1998年,该镇在农业方面提出“3643”工程:三个专业村、六大基地、四个专业市场、三个合作社。以彻底扭转农业的落后局面。1999年,投资30万元,打井30眼,扩大水浇地面积2500亩。2000年以后,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确立了“重点发展特色产业,培育四大支柱产业”的指导方针。重点发展花卉、食用菌等特色产业,以花卉、食用菌、挤奶大厅、养殖、建设林业产业化基地等举措牵动全镇农业的整体发展。 特色产业养殖业迅速发展 茨榆坨镇自1996年并镇以来,一直重视养殖业的发展,特别是2002年以来,把养殖业作为四大支柱产业之一重点发展,到2003年底,茨榆坨镇奶牛存栏达到1万多头,形成了10个养牛专业村,特别是2003年古冶客商投资兴建的年出栏万头优质瘦肉型商品猪的大型养殖场——金龙规模养殖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了该镇养殖业的发展,在全县具有一定的影响。茨榆坨镇通过协调解决小额贷款,帮助农户发展养殖业,直接受益户达210户。与知名企业联合建成挤奶大厅4个,养殖业已成为该镇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绿园花业 茨榆坨镇宋各庄村村民宋国安于1997年在自家建立第一个花棚,到2003年发展到4个标准花棚,经营品种350多个,产品远销京、津、唐、秦及石家庄、沈阳等地,并在北京建立了固定的销售网络,在此基础上成立了绿园花业,带动了周边村花卉养殖业的发展。到2003年,茨榆坨镇共建有花棚76个,形成了鲜花生产基地,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程,增加了农民收入。 河北省滦县茨榆坨镇简介茨榆坨镇位于河北省滦县西南端,距县城22千米。面积69平方千米,人口2.55万人(2002年)。辖28个行政村,镇政府驻茨榆坨村。 沿革1958年属宋各庄公社,1961年建岳各庄公社,1982年更名茨榆坨公社,1984年改茨榆坨镇。1997年,面积69平方千米,人口2.6万,辖草塘坨、茨榆坨西街、东长坨、茨榆坨东街、西长坨、谢各庄、前茨榆坨、东吴坨、前吴坨、茨榆坨中街、后吴坨、大石佛庄一村、西尖坨、大石佛庄二村、东尖坨、杨家坨、张塔坨、大石佛庄三村、王塔坨、李塔坨、白塔坨、赵塔坨、彭塔坨、任塔坨、小石佛庄、六江口、宋各庄、芦苇庄28个行政村。 滦县茨榆坨工业区滦县茨榆坨工业区位于滦县西南端茨榆坨镇,距县城30公里,规划用地面积10平方公里。工业区具有优越的区位和交通优势,为园区的发展提供了快速便捷的进出通道。工业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本着“差别化竞争、集约化发展”的原则,定位为对接曹妃甸、服务曹妃甸、接受曹妃甸辐射,构筑承接京、津、唐产业转移的平台。园区建设立足“土地集约、企业集中、产业集成”,坚持“项目高科技、投资高强度、管理高水平”。工业区内的公司和酒店都有较大的规模优势。 工业区西距唐山市区31公里,天津100公里,北京180公里;距唐港高速公路青坨营出口8公里,东行55公里可达京唐港;省道迁曹公路穿越工业区,南行70公里可达曹妃甸港。积极引进发展产业关联度高、单体规模大、出口导向型项目和战略投资者,大力发展与钢铁深加工、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相配套的相关项目和农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走出一条集约、开放、协同发展之路,努力打造滦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