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茨淮新河
释义

简介

茨淮新河是1971年治淮规划中确定的防洪、排涝、灌溉、航运等综合利用战略性骨干工程。

茨淮新河上起沙颍河茨河铺,经阜阳、利辛、蒙城、凤台、淮南、怀远五县一市境,于怀远县荆山口上游入淮河,全长134.2公里,包括截引黑茨河和西淝河上游,总流域面积7127平方公里。茨淮新河在西淝河以上和以下排涝流量分别为1400立方米每秒和1800立方米每秒,设计分泄颍河洪水2000立方米每秒,下段设计排洪流量2400立方米每秒。茨淮新河是治淮以来新辟的较大人工河道, 工程于1971年开工,1991年完工,总投资5.44亿元。

工程内容

工程包括平地开挖河道130公里,建上桥、阚町、插花、茨河铺共4个枢纽,枢纽建节制闸和五级航道船闸,在上桥和阚町分别建有120和40立方米每秒的提水站,沿河建有9座大桥,并对茨河、西淝河支流治理等。

目标

运用茨淮新河分洪的主要目的是减轻茨淮新河出口以上淮北大堤和颍河左堤的防洪压力,同时要兼顾涡河口以下淮北大堤的防洪安全。

根据茨淮新河控制运用办法,正阳关水位在24.0米以下时,茨淮新河原则不分洪。当预报正阳关水位接近警戒水位24.0米时,茨淮新河应根据颍河来水情况相机分红,但分洪要保证涡河口以下淮北大堤的防洪安全。

成果

茨淮新河的建成,减轻了淮河干流正阳关至怀远间洪水负担,配合支流治理,同时可提高颍河防洪标准到二十年一遇,并缓解了黑茨河受颍水倒灌的威胁和西淝河下游洼地涝灾。直接除涝效益达360万亩,有效灌溉面积达131万亩。缩短阜阳、蚌埠间航程100公里。

负责单位

茨淮新河调度由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上段河道淤积严重,一定程度上影响设计分洪能力。茨河铺闸上引河平均淤高约3米,左边淤高4.3米,右边淤积1.5米,发生偏流现象;闸下引河一般淤高0.3~0.4米,最大0.8米。插花闸闸上闸下分别淤积1.0米和0.8米。阚町闸上基本不淤。以上淤积总土方约94万米3。淤积原因是颍河含沙量大,茨河铺闸上引河是个回流区,引河与颍河交角不顺,分洪水流发生偏流。(淮委防办)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5: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