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正汹 |
释义 | 学历 2002年,大连理工大学 物理系 获得理学学士2007年,大连理工大学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获得理学博士 指导老师 王晓钢 教授 2007年至2009年,日本京都大学,JSPS博士后 工作经历 2009年11月至今,大连理工大学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副教授 2010年7月, 被破格评为博士生导师 社会兼职 2009年度,2010年2-3月,日本京都大学,特别访问教授 2010年度,2010年11-12月,日本京都大学,特别访问教授 美国物理学会(APS)期刊《Physics of Plasmas》 审稿人 日本物理学会(PSJ)期刊《Journal of Physical Society of Japan》审稿人 英国物理学会(IOP)期刊《Plasma Science & Technology》审稿人 英国物理学会(IOP)期刊《Chinese Physics Letters》审稿人 个人成就 2011年王正汹课题组通过大规模计算机模拟给出了核聚变装置中反磁场剪切位形下的无碰撞双撕裂模的定标关系。该结果可以较真实地预测核聚变反应堆中的无碰撞磁场重联的演化速率,对更好地利用强磁场约束反应堆中上亿度的高温等离子体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由国际原子能机构主办的核聚变领域最权威期刊《核聚变》发表了该项成果。 这是王正汹继2007年以来在核聚变大规模计算机模拟研究方面取得的又一次重大进展。 2007年,他在碰撞双撕裂模磁场重联率以及磁场拓扑演化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性成果,解决了国际学术界十余年的一个争议。这些研究成果,标志着大连理工大学在可控核聚变双撕裂模磁场重联大规模计算机模拟方面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研究领域 1. 科技部ITER计划专项青年人才课题,2010-2012,撕裂模不稳定性与微观湍流相互作用及相关反常输运的研究,项目负责人。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青年基金 2011.1-2013.12,在有磁岛的磁场位型中离子温度梯度模物理特性的理论研究,项目负责人。 3. 教育部博士点新教师基金 2011.1-2013.12,托卡马克等离子体中双撕裂模与离子温度梯度模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项目负责人。 4. 科技部ITER计划专项,2009.7-2011.7,外部驱动对磁流体模式作用研究,主要业务骨干。 5. 中央高校重大项目培育基金 2010.1-2011.12, 中性束加热过程中快离子输运和相关问题的机理研究, 主要业务骨干。 奖励与荣誉 2004年获得全国宝钢特等奖学金。 2005年获得全国“蔡诗东等离子体物理奖”。 2006年获得德国和瑞士使馆共同颁发的“爱因斯坦奖”,并被邀请访问德国和瑞士尖端科研机构。 2006年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并被邀请代表全国获奖博士发言。 2007年获得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资助的博士后奖励基金。 2008年获得辽宁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009年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