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相刚 |
释义 | 个人基本信息姓名:王相刚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72.3.2 民族:汉族 学历:专科 婚姻状况:已婚 政治面貌:预备党员 毕业院校:吉林工学院 专业:工业会计 家庭住址:吉林省敦化市黄泥河镇向阳委七组 职务:敦化市明星特产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现任中国食用菌协会黑木耳分会副秘书长, 吉林省林学会食用菌分会副理事长, 吉林农业大学菌物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敦化市政协常委, 敦化市食药用菌协会会长 工作经历:1994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吉林工学院工业会计专业。毕业后,应聘到长春荣福木业有限责任公司国际业务部做业务代表。两年后,辞去工作,从事到打小就喜欢的食用菌行业。 1999年与吉林省林业科学院合作共同完成了科研课题“袋料栽培黑木耳优良品种的选育及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是吉林最早的一项黑木耳科研成果。 2000年,创办了敦化市明星特产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2002年10月,被东北三省菌协,授予“东北三省食药用菌行业先进工作者”。 2002年12月被聘任为“吉林农业大学菌物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2006年,在人民大会堂评为2005年度全国食用菌行业新闻人物。 2006年1月,当选为“吉林省食药用菌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2007年,当选为“中国食用菌协会黑木耳分会副秘书长”。 2007年3月,被敦化市人民政府评为“科技先进工作者”。 获得了4项国家发明专利,主持审定完成了吉林省有史以来的5个食用菌新品种,研制发明了“流耳必治”、“菌王”和“菌类脑白金”黑木耳生产中必备的产品,破解了袋料栽培黑木耳不成功、产量低、易感染杂菌、不出耳、流耳的奥秘,使袋栽黑木耳100%成功出耳成为现实,结束了栽培黑木耳不出耳、感染绿霉菌、流耳等病害的历史。培育出了丰收1号、丰收2号、丰收3号、丰收4号和9808号5个袋料栽培黑木耳的优良品种;并且,把袋料栽培黑木耳从“吊袋出耳”技术转向“地摆露天出耳”,2003年与李玉老师共同发明了“一级菌种商品化保藏(繁育)技术”,改变了二百多年来使用棉花塞做试管塞,只有用冰箱才能保存菌种的技术工艺,一举使敦化市明星特产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成为全国科技含量较高、最大的一级菌种生产厂商。 科研成果:1. 2001年11月,完成“北方食用菌高产、高效栽培新模式”项目,获得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第五完成人。 2. 2005年12月,完成“高效无毒生物杀菌剂的研究”项目,获得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第三完成人。 3. 2005年12月,完成“代料栽培黑木耳良种选育及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得吉林省长白山林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二完成人。 4. 2006年6月,经10多年的专心研究培育出的“蕈谷2号(榆黄磨)”品种、“蕈谷黑平菇”品种、 “蕈谷黄灵菇”品种、蕈谷8号(鸡腿菇)”品种、“丰收2号”黑木耳品种,被吉林省科学技术厅审查核实被确认为吉林省科学技术成果,课题主持人。 5. 2007年,蕈谷8号鸡腿菇品种,获得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第三完成人。 6. 2007年,蕈谷2号榆黄磨品种,获得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第三完成人。 7. 2007年5月, “食用菌一级菌种商品化繁育保藏方法” 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0410011029.6,第一完成人。 8. 2008年11月,完成“食用菌新品种选育、配套丰产技术研制及产业化创新体系建设”项目,获得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第七完成人。 9. 2010年,成功研制出了“四位一体”液体发酵罐,并成功申报了三项国家发明专利,第一完成人。 10. 2010年,独立编著完成了《蕈菌学》专著,成功地将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并总结出了—微生态的循环法则才是蕈菌产业的核心技术定律;并提出了目前蕈菌(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已不是去推广技术,而是技术的创新来巩固产业的稳定;首次定论了蕈菌种源等,为蕈菌产业的大发展再次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