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绍一 |
释义 | 王绍一(1906-1989) 又名王继新,山东巨野人。历任巨北抗日救国会会长、巨野县人民抗日政府秘书兼第十一独立营营长、成武县县长、中共成武县委委员、巨野抗日政府县长、平原省人民监察委员会监察处长、山东省人民监察委员会处长、山东省农业厅农政处处长和互助合作局局长、农场处处长等。幼年丧父,学习刻苦。受新文化的影响,弃《四书》、《五经》,考入江苏沛县师范。毕业后为母亲分担家务。30年代初,他在本村创办了小学。在他的影响下,官厂、佃户屯等村废除了村塾,也办起了学堂。 七七事变时,因受中共抗日宣传的启发,于9月间返回故里,创办了本村抗日夜校,学员逐步发展到50余人。同时,他与爱国人士、巨北联庄会会长王中祥,进步教师刘惕才、吕复祥等,经常探求抗日救国的道路。1938年5月,在官厂小学召开“巨北青年抗日救国会”成立大会,他被选为会长。6月,建立了以抗日保家为宗旨的汶、郓、巨、嘉四县边区联庄总会,王中祥任会长,王绍一任董事。7月9日,日军进攻大姚庄,王绍一等跑趟联庄会四个分会部,动员援军,会员以标枪、大刀为主的落后武器,激战彻夜,毙伤日军60多人。 1939年4月,王绍一带领40多人,赴东进支队办的鲁西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学习。结业后,根据杨勇、张国华等领导的指示,以受训学员为骨干,以青年救国会为基础,建立了汶、郓、巨、嘉四县人民抗日救国会和游击基干大队,王绍一任救国会秘书长兼基干大队队长。基干队下属两个连,200余人,活动在巨北、汶南一带。同年底,巨野县人民抗日政府成立,王绍一任县政府秘书兼第十一独立营营长。 1940年夏,王绍一在巨西加入中国共严党。8月,巨野抗日政府由巨西随军到达巨南田集一带,12月21日,他在大刘庄战斗中负伤。1941年春,任成武县县长,在党化区展开工作。他一面深入群众,广泛宣传抗日救国,一面做上层人士的团结工作,很快打开了局面,6月4日,在合集村顺利地召开了成武抗日县政府成立大会,并相继建立了长胜、顺河两个区政府,建立了200余人的独立营,他兼任营长。 1942年7月,中共成武县委成立,王绍一任县委委员。8月,调任巨野县县长。1944年夏,去太行学习;l945年夏,学习结束,仍任巨野县县长。1946年9月章缝战役时,汶上县坡南、响水口及嘉祥县五里八庄一带,原伪区长李建德为首的会道门暴动。王绍一率县大队两个连,向响水口进发,路遇南旺县大队从响水口撤出,便在响水口西南六里的王庄驻扎,与敌对峙。为了瓦解敌人,他分别召开当地乡长会,收缴了各村的大刀长予,并在巨北30多个村庄,封存了红缨枪。从而孤立了响水口,为章缝战役的胜利和主力部队扑灭会道门暴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1947年8月的一天,王绍一带领小部队行至巨北杨庄村南,发现一便衣骑兵,肩背冲锋枪勒马村头,王绍一和通讯员申廷玉在与此人对答中,逐步接近,认定是敌人后,相距两米,他纵身向前,抓住冲锋枪把敌人拉下马,缴枪2支,获战马一匹。 1947年冬整党时,因所谓“阶级立场不稳”受到开除党籍处分,后复议撤销。1949年调任聊城专署民政科科长,在寿张县抗旱斗争中,与群众同甘共苦,受到通报表扬。1958年,因如实反映农村情况,被错定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受留党察看二年处分,1962年甄别。1966年离休,1989年因心脏病复发,病逝于菏泽离休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