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典章 |
释义 | 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顾问王典章(1924~ )辋川散人。陕西兰田人。1953年毕业于西北艺术学院美术系。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西安市书协第一届理事。参与创建陕西省老年书画学会,并任常务副会长,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顾问,陕西省老年大学、西安老战士大学书法教授。参加省内外书法篆刻作品展50多次,分别获全国性、省、地级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30多次。篆隶及行草书作品曾多次参加中外书画联合展;并收入1986/1988年《中国陕西·日本京都书画联合展作品集》等。传略被辑入《中国现代书法界人名辞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 原民国陕西省政府委员王典章(1865—1943),字幼农,以字行。三原县马额镇魏回村人。16岁中秀才,曾受业于刘古愚、柏子俊。后以监生授例为后选训导,因赈济有方,保以知县,分省补用。1904年入四川,委任布政使署文案。旋保直隶州知县。1907年任新宁知县,1908年署打箭炉直隶厅同知兼兵备处,为驻藏大臣、川 黔边防大臣筹备粮饷。1911年任宁远知府兼兵备道,领巡防营。1911年四川发生“保路运动”后,王众望所归,被推选为都督。但他以大局为重坚持四川统一,宁任知府,不做都督。时蔡锷赞扬他“威信过人,汉夷悦服”。1914年任广东高雷道道尹,同时领警卫军五营,节制陆军一个团,兵权超过驻地之镇守使。他整肃吏风,除暴安良,所辖11县,政通人和。康有为赞扬他“临莅高雷,威惠流闻,我泽如春”。1915年袁世凯为复辟帝制,组织筹安会王立即电告袁世凯“国基甫奠,民信未 ,水汗频仍,盗贼充斥,辄议国体,必启变端,求安反危,敢祈熟计”,袁世凯对劝阻置若罔闻,王愤然辞职,以示抗议。1916年任广东粤海道尹,1917年辞职,以后寓居苏州,编印《刘古愚全书》和《柏子俊文集》,使刘古愚学术思想得以在国内外广为流传。康有为为《刘古愚全书》作序;梁启超亦写信盛赞王“有功师门,岂在禺下”。1921年王被江苏当道选用,先督查厘税,后筹办赈灾,接着又人沪宁、沪杭铁路税务总局总办。他认真整 ,使所属各局风清弊绝,耳目一新。1932年末,陕西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厅长。时值年馑过后,关中哀鸿遍野,库藏如洗,赈济工作无法进行。他赴上海劝募巨款,在关中各县设粥厂,救活无数灾民。省政府改组时,他主动辞去民政厅长只保留省府委员兼赈务会主席职务,为赈济救民奔忙。在职四年,废寝忘食,但仍手不释卷,亲自校刻杨仲珊诗文集等,使之流传。1937年,王以74岁高龄,辞去省府委员职务,专事赈灾工作。当时正处于抗战初期,晋、豫两省难民纷至,触目伤心,王配合当局竭力救护,积劳成疾,在病中还不时询问抗战情况及庄稼长势,探视者无不感动。王居士的夫人和四位儿子都皈依印光大师学佛。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