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春申湖 |
释义 | 简介苏州黄埭镇春申湖. 数里方圆、因战国时楚国春申君而命名的春申湖。 因为历史和环境的因素,春申湖好似蒙着面纱的九天仙女,将倾国倾城之花容月貌掩藏得严严实实。 从苏州往北,顺着修葺一新的相城大道,过了国际蠡口家具城,折而向西,沿太阳路,穿过有“千年元和地”之称的元和镇,就来到了黄埭镇,可以说,春申湖是黄埭的明眸,是顾盼生辉的眼。 春申湖之所以深藏闺中人未识,客观原因之一在于当年没有现在迅捷通畅的交通。 苏州是太湖流域的重要城市,历史上,苏粮在全国举足轻重,“苏粮熟,天下足”,就是明证。而苏州农业本来就靠“三江(松江、中江、娄江)既入,震泽(太湖)底定”才能稳定发展,然而“三江”泽被苏城的同时,又因年久淤塞,太湖之水无法入江入海,常闹水灾。而相城地区更加低洼,北入长江水道壅塞后,别说无法耕种,就连居住也困难。春申君黄歇来吴,大兴水利,在相城开通东江,道水入海,湖荡众多的地方则筑坝建堰。时隔两千多年,这些工程均已不存,但零星的地名和遗迹犹可追想当时踪影,象歇墩、堰头、堰浜…… 风景特色裴家圩就是春申君筑堤围堰众多遗迹中的一个。 环看湖岸,这块方圆二千亩的湖泊,水岸或高或低,水线或曲或折;蜿蜒曲折的土堤,堤上垂柳依依;有竹板搭成的浮桥在莲丛里穿行;湖边有亭,有五孔拱桥,还有沿伸出鹅卵小径,纵横交错;九拐十八弯,五颜六色的植被,绚丽多彩、浑然天成。 近看湖面,春申湖用其极致的演绎了水的形态与秀气:水域或大或小;水面或阔或窄。湖面又如一匹平滑的绸,云已松松泡泡地堆在湖里,有了银的灰色;偶有一块没被掩住的湖兰则湛湛地发亮,一切变换成了一幅半透明的水粉画。一艘艘木船,一群怡然自得的村夫村姑,一串竹桨划出的甜美笑声,在湖面荡漾,着实把游人带入了人间仙境。 远眺湖外,“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草长莺飞,水天一色,鸥飞鹭舞。更有意趣的是,春申湖衔远山:西南端的阳山,昂首向天,神气活现,自成一景。极目四望,近处风荷起舞,远处烟树迷离。村庄、田野、还有阳光,都宁静着,空气里只有春申湖恬静的呼吸。 “听得春花秋月语,必先识得如云似水心” 。春申湖是自然的,其自然在于水光潋滟,在于花草树木,在于山石土田,就象一幅自然逼真的山水长卷,从跟前展至湖天深处;春申湖也是文化的,其文化在于遗迹旧物,在于千年的历史文脉;但春申湖更是平民的,其平民性,在于在湖畔的无拘无束,在于顺心随意,在于平静淡然┉┉这是我对春申湖的理解。我觉得与看太湖相比,看春申湖因为少了太多太多的敬畏而觉得不累。春申湖的一切就象是我散漫于床头上的散文小品,随便翻翻,就能怡人怡性。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