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王秉同
释义

王秉同(1921—1947),涟水县牌坊乡秉同村人。出身子贫苦农民家庭。民国26年(1937)高小毕业,民国28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区联防队主任、大队长、教导员、县委委员等职。

民国28年(1939)3月日军侵占涟城后,涟水爱国青年纷纷投身抗日。王秉同请姨父张怀金介绍,进八路军陇海南进支队八团地方工作训练班学习。民国29年9月涟水县成立抗日民主政府,他被派到一区联防队工作。当时,一区日伪活动猖獗。为迅速打开局面,他决心寻找突破口,狠狠打击敌人嚣张气焰。民国30年春,他决定伺机打击涟水城东二塘据点里的伪军。一天,这伙伪军又下乡抢劫,王秉同立即在大王庄部署伏击,打死伪军2人,活捉6人,获枪5支。此战灭了敌人威风,长了人民志气,人民群众的抗日情绪高涨起来。王秉同抓住战机,组织群众发展抗日力量,在顺安集、徐集、大顺集一带反“伪化”、反“蚕食”。他经常深入敌占区,搜集情报,分化瓦解敌人,捉拿汉奸,为民除害。并经常率领联防队袭击日军尾队。他作战勇敢,被涟东干群誉为“孤胆英雄”。

民国36年(1947)11月初,国民党军队某部主力驻茭菱一带,严圩“还乡团”活动猖獗,常到许官营一带骚扰。上级指示要寻找战机,主动出击,打击敌人的气焰。11月8日下午,王秉同召开了区委会,传达了上级指示,布置联防队第二天凌晨赶赴严杨邹庄听命,然后就和县民兵支队部政工股长张驰到大徐庄、李大楼、许官营一带侦察敌情,夜里住在严杨邹庄严士伦家。11月9日凌晨,大雾迷朦。在门外放哨的严士伦发现南边不远处有一团人影晃动,立即进屋告诉王秉同。王秉同拔出盒枪,冲出大门,伏在严家东南角大坟包上观察。这时,敌人渐近,王秉同大声问:“前面是什么人?”“还乡团”里有个叫纪立玉的说:“我是孙兆玉(孙是联防队指导员,恰巧和纪立玉声音、身材都差不多),你是什么人?”由于雾大看不清,又加上事先已布置联防队前来听命,王秉同就误认为是联防队,便回答说:“我是王秉同。”敌人一听是王秉同,立即包抄过来,向他开枪。王秉同发现上当,即奋勇还击,边打边撤。撤至庄西头小河边时,又遭到从徐集出来的“还乡团”的拦截。他右腿中弹,无法行走,就坐在地上还击敌人。敌人集中火力向他射击,他多处负伤。子弹将尽时,他举枪自尽未果,不幸被捕。敌人将他带到庄东头的石碾旁,劝他投降,遭到他的严词斥责。后来,他在敌人的铡刀下英勇就义,就义前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1”

王秉同牺牲后,中共涟东县委、县政府将他工作过的第一区命名为“秉同区”。公社化后,烈士家乡的大队称“秉同大队”,现为“秉同村”。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1:5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