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春去冬来 |
释义 | 成语【词目】春去冬来 【读音】chūn qù dōng lái 【解释】春天过去,冬天来临。形容时光流逝。 【出处】宋·无名氏《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不然,厉兵秣马,春去冬来,使贼兵疲于奔命,俟其势衰,收之未晚。” 【示例】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一:“春去冬来事宛然也。” 电影基本信息片名:春去冬来 导演:金基德 Ki-duk Kim 编剧:金基德 Ki-duk Kim 主演:金基德 Ki-duk Kim ..... Adult Monk Dae-han Ji ..... Detective Ji Jae-kyeong Seo ..... Boy Monk Yeong-su Oh ..... Old Monk (as Young-soo Oh) Young-min Kim ..... Young Adult Monk Yeo-jin Ha ..... The Girl Jong-ho Kim ..... Child Monk 类型:剧情 更多中文片名:春夏秋冬又一春 / 春夏秋冬 / 僧家入定/春去春又来 更多外文片名:Spring, Summer, Autumn, Winter... and Spring 片长:103 min 国家/地区:德国 / 韩国 对白语言:韩语 发行公司:A-Film Distribution 上映日期:2003年8月14日 瑞士 剧情梗概电影按四季画分四个章节,描写孩童和尚随岁月成为老僧人所经历的种种七情六欲:小时候贪玩杀生,年青时初尝爱情,中年时杀人,以及归老时在寺院收留孤儿。导演金基德更首次参演电影,饰演片中老和尚一角。 春群山环抱之中一片湖光山色。寺庙在水的正中央,庄严而宁静。 老僧和他年幼的徒弟,就生活在这座湖心的古庙里。 在岸边的玩耍中,小和尚顽皮,把石头拴在鱼、青蛙和蛇的身上,使他们难于行走,老僧看在眼里,依旧静心打座。 夜晚,当小和尚熟睡的时候,老僧把石头绑在了他的身上。 清晨醒来,小和尚发现自己寸步难行,在这个时候,他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老僧对他说:如果小鱼、青蛙,小蛇有一物死了,你会在心口一辈子放着一块石头。 于是小和尚背着师傅绑在自己身上的石头,再次来到河边,找寻那被自己绑了石头的鱼、青蛙和蛇,结果,他发现除了青蛙,鱼死了、蛇也死了。 面对自己铸成的大错,他顿生悔意。 老僧依旧默默注视着, 注视着一个开始顿悟人生的小生命。 夏山林葱郁,小和尚长成了少年,走到山上,看到两条纠缠的蛇。 老僧依然暮鼓晨钟。 一个借寺寻医的女孩将寺庙的平静生活打乱,小和尚面对少女,第一次感受到异性的吸引和温柔,初动凡心。 当老僧在清晨发现二人相拥睡在船里,他拔开船塞,让水渗进船里,惊醒了熟睡中的二人。 少女病好离开,小和尚无法释怀,老僧告诫小和尚:欲望生下执著,执著让人心怀杀气。 小和尚终于要离开,老僧只是望着,等待小和尚的领悟。 小和尚满怀愧疚,背着石佛上路了。 秋绚烂的秋,离冬已经不远。 老僧已是蹒跚之相,在人生的秋季发着余晖,并且参悟着生死。 老僧一日化缘归来,无意中在报纸上见小和尚杀妻后逃匿的消息,他默默拿出小和尚的衣物,一针一线缝起来,或许此时他在缝合的不仅仅是衣服上的破洞,他还在缝合一颗不完整的心。 还俗的小和尚回来了,带着当年背走的佛像。 妻子的背叛让他充满愤懑,他在绝望中挣扎。 老僧平静注视着一切,小和尚无法在自责和担当里解脱,他想用死来逃避一切。 老僧用板子痛责小和尚,以肉体的棒喝来唤回小和尚心中的自悟,告诉他“杀别人容易,杀自己就难了”,小和尚终于明白自己的罪孽,但是,面对将至的警察,他依然没有力量承担罪孽的结果。 老僧让小和尚在庙外的地上雕刻《般若心经》,让他在雕刻中埋葬怨恨之心,终于在这个过程里小僧明白了自己。 晨光里,小僧踏上了悔罪之路,一种比惩罚更有作用的自悔。 老僧送走了徒弟,知道自己时日不多,在河的中央自焚,不知道这是一种对于生死意义的怎样的参悟。 当老僧坐化以后,一条小蛇蜿蜒而至,或许它代表了生命的生生不息,面对天地,我们都只是过客,所以我们坦然而至,所以我们也可以微笑而归。 冬白雪覆盖。经过牢狱洗礼的小和尚,已经是一个中年男人,他归来,门依然为他而开。 师傅已经不在,只剩下一座古庙和庙中师傅留下的经书。 残庙孤灯中,他开始心静如水。 她蒙面而来,留下一个孩子,独自离开,却落入冰洞,再也没有上来。 黎明,小和尚发现,没想到打捞上来的只是佛像一尊。 小和尚再度负石,怀抱佛像,走向最高的山峰,此刻的他终于觉悟。 经历千磨万难,将佛像送至山峰的顶端,阳光照耀在佛像上,佛,无语而安详。 春又来: 春天又来了,婴儿长成了小和尚。一切就像电影刚开始的时候。小和尚做着当年的小和尚的事情。忽然,你就明白了这一切就是一个轮回,一切宿命都已安排好,等着你去一步步地走下去。庙外的那扇门就是宿命之门,推开了那扇门,就走入了宿命。躲开了红尘,却还是躲不过宿命。 人的一生犹如周而复始的四季。影片结尾又回到了开头,这样的叙事在如今的电影里面已经算不得新鲜,但韩国导演金基德就是有本事让人感到其中难以言说的微妙感伤。首先是电影中如水墨画一样的景物,水中的寺庙,春花秋月,有板有眼让人如临其境;其次是禅机不断,充满着对人生的种种隐喻。 影片简介《春去冬来》是韩国影坛最具争议的导演金基德2003年的作品——一部寓言色彩浓厚的电影。在遥远的山里,有一片宁静的湖泊,在湖泊中央,有一所小小的寺院——人生庵。故事就发生在这个小寺院里。影片以一个和尚从少到老的人生故事,阐述人生如四季循环生生不息的道理。《春去冬来》以春夏秋冬四季,划分为四个章节,描画和尚自孩提及至老年所经历的七情六欲:孩童时贪玩杀生背负心债,年轻时还俗到城市追求爱情,中年时杀妻入狱,归老时在寺庙收留孤儿,仿佛是幼年时的他,轮回的寓意赫然呈现。 或许是由于影片导演金基德(曾是一位画家的缘故,《春去冬来》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充满诗意的画卷,影片中寺庙置身深山湖中央的景致,实在是美不胜收。而金基德一改以往作品中充斥运动和摇晃镜头的拍摄手法,大量运用长镜头,不再有激烈的态度,而是仿佛一位入定的老僧,淡定地讲述着一个生命的轮回故事。 关于导演如今的韩国电影正是蒸蒸日上,而本片的导演金基德正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于今年2月在德国柏林举行的柏林电影节上获得最佳导演称号。 纵观金导演的作品,大多是借奇情故事来表达自己对社会,对民族的深刻思考。比如《漂流欲室》,比如《撒玛利亚女孩》。但是本片却一改他一贯的作风,将故事放在了最次要的位置,着重思想与灵魂的拷问。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片也是金导演第一次的表演作品,他扮演了小和尚的老年时期。在其中那一段苦行戏中,导演身体力行,身背石辘与佛像。光着上身,在雪地里艰难地爬上山峰。我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或者导演认为这样的一部电影不只是一部电影这么简单,更多的是对人生的一种体悟过程。只有亲自去做过了,才能真正地领会其中的奥秘。 金基德拍摄电影以低预算著称,他上世纪90年代曾在法国学习绘画,因此他的电影带有明显的水墨画底蕴。同时,金基德的电影一向十分大胆,情色、暴力、残酷,使得他的电影都具有巨大的争议性。他之前的作品《漂流欲室》、《坏男人》、《收信人不明》、《海岸线》等,无不因题材敏感、拍摄大胆而引起轰动。除了之前作品早已在欧洲影院放映之外,2004年2月,金基德在第54届柏林电影节中夺得最佳导演奖,这位怪才得到了国际影坛的认可。 金基德的作品在视觉上一般都很残酷,而边缘化更是一大特色。边缘是社会中的一面,在边缘生活的人总是比较隐蔽,生存在艰苦困境中的人往往有种别样的美丽。比如《春去冬来》中的和尚,生活在深山之中,很边缘,很孤独,却又很坚韧。影片中让人印象很深的场景,是和尚中年杀妻之后回到寺庙,他的师傅对他说:“欲望生下执著,执著让人心怀杀气。杀别人容易,杀自己很难。”而当警察来逮捕和尚的时候,师傅让他刻完收服心魔的班若禅经再走,因为,当他一字一字刻的时候,就会把心中的愤怒也磨掉了。当和尚刻了一夜终于刻完后被警察带走的时候,他已经驱除了心魔,得到了心灵的拷问与救赎。 有意思的是,金基德在《春去冬来》一片中,饰演了冬天的和尚,之所以要自己出演,是因为金基德认为自己一直活在冬天的境界之中。可见,在这部影片中,金基德想要表达的哲学意味,远比电影技术本身更为重要。影片把和尚的一生比喻成四季,这是一个轮回的过程,似乎在告诉人们——人生总是喜忧参半。 禅宗中的四季春·苦谛万物尹始,天真的小和尚在山野里寻找玩伴。他把小石头系在小鱼、青蛙与蛇的身上,看它们苦苦挣扎,他觉得这种游戏很有意思。老和尚看见他的所作所为,于当晚负了一块大石头在小和尚腰间。次日清晨,小和尚醒过来,感觉沉重难耐,恳请师傅帮他解下负重,师傅要小和尚找到昨日被他束缚的鱼、青蛙和蛇并且释放。如果三者有一死去,那么小和尚的心上将永远有一重负。完成此事后,师傅才会解开小和尚背负的石头。小和尚艰难行进,懂得了身之痛,找到了鱼、青蛙与蛇,三者其二已死。小和尚痛哭。 佛家讲苦谛,认为人生下来便背负种种痛苦。各苦恼可归为八种: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与自己憎恨的人在一起、身处自己憎恶的环境不得解脱)所求不得苦、爱别离苦、五盛阴苦(身心之苦)。小孩子虽小,大概不懂得痛苦,但佛家视痛苦如影随形,关注的不仅是己苦,更有他者的苦,于是天真孩子的游戏也会成为制造痛苦的根源。再进一步说,天真也成痛苦之源。 夏·集谛小和尚长成少年,外貌温润如玉,内心有欲求之火。一位少女被母亲送到小庙求医疗养,她的阴柔之美把少年和尚惹得心烦意乱,最后终于忍不住和少女干起苟且之事。他们的喜悦与欲望日益膨胀,终于粗心大意地被师傅发现。师傅对女子下逐客令,女子一步三回首,带着少年和尚的魂魄走了,小和尚夜不能寐,趁师傅熟睡之际,打点行装走人,顺便带走了小庙内雕琢得最精致的一尊佛像。 佛家用集谛揭示人生苦恼的原因。即:贪、嗔、痴是万恶之源,或说,人生俱来的贪求欲望或“爱”是一切苦痛的根本原因。由于人有贪爱的欲望,并且对人生的道理无知(无明,或“痴”),便会在追逐与失望中烦恼丛生。此外,由于因缘的作用,人生前受到“无明”、“贪爱”等驱使,不可避免产生各种善恶行为(“造业”)招致生前报应或死后在“六道”中轮回,不得解脱。 秋·灭谛出走的少年和尚长到30岁,杀妻。带着杀人的刀和曾经带走的佛像逃到老和尚身边。背负杀妻之恐和潜逃之慌,精神处于崩溃边缘。老和尚鞭笞人犯,并勒令其用那把凶器篆刻他写在地板上的般若心经。时值两个警官追踪而至,在老和尚的请求下同意让人犯刻完心经再走。人犯刻到次日清晨完工,精疲力尽倒地睡去。醒来,看见自己篆刻的经文已由师傅和警察涂上彩色的颜料。心境竟然平和,安心同警察回到尘世接受审判。 老和尚,自焚坐化。 我生已尽,烦恼已灭,所作已办,不受后有? 原始佛教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是:灭除了贪爱欲望,就斩断了苦恼之源,自己也可永远不再轮回于生死苦海。 冬·道谛若干年后,人犯出狱回到了故地,收集师傅舍利,打扫庙堂,传承了师傅衣钵,在深山里独自苦练修行。一日一蒙面妇女 抱着一个婴儿来到寺庙,恳求收养。蒙面妇女痛哭离开,却失足掉进了湖面上的冰窟,黯然死去。和尚抱着婴儿苦修一季,看着冰雪消融,春将来到。 道谛指出灭除痛苦,进入涅磐的方法与途径,即八正道:正见(正确的见解)、正思维、正悟、正业(正确的行为)、正命(遵循正确人生原则的职业和生活)、正精进(正确的修行)、正念(正确地忆念四谛的道理)、正定(正确的修行禅定)。 又一春 小和尚在山野中寻找玩伴,他把小石头塞进鱼、青蛙、蛇的嘴里,看它们头栽下地困难移动,发出咯咯的欢乐笑声。 这就是轮回。不仅是某个人的。 人生如四季: 人的一生也就好比是自然界的四季变化。孩童时就好比春天,一切都充满生机,欣欣向荣,但是种子也有好有坏,并不一定就只是好的种子发芽,坏种子一旦种下,迟早也会长出毒苗;青年时就好比夏天,火热而朝气蓬勃,但是难免就冲动了些,经常容易做出些不应该的事情来;秋季是收获的季节,但是种下的却不收的自然就是"什么";冬天也未必就会严寒,即使严寒已至,但是心灵的冷静令人生宛如初现,我们仿佛可以重新开始——我们开始的其实早已过去:每一片树叶,饱经风雨,沾满泥浆,都以为可以被一场新雨重新冲刷成新鲜的叶子,可是,秋天已经到了。 我们或许都回不到生命坐标的原点了,我们已经在路上了,别想着回来了。别回来了,回不来了。 春来冬去,又是一年,生活总要继续,我们继续上路,不再回头。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