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春禽花木图 |
释义 | 春禽花木图【作者】:边景昭 【类别】:字画 【年代】:明朝 【文物现状】: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简介】:绢本设色立轴,纵155厘米,横99厘米 【相关资料】: 作者简介: 边景昭: 生卒年不详,明代画家。字文进,沙县(今属福建)人。成祖永乐(1403—1424)间任武英殿待诏, 为宫廷作画。宣宗宣德(1426—1435)时尚在。博学能诗,擅画禽鸟、花果,师南宋画院体格。设色沉 着而妍丽,一图之中能描绘多种禽鸟。与吕纪齐名,为明代早期花鸟画高手。传世作品有《三友百禽图》、《双鹤图》、《春禽花木图》。 作品评价:此图画初春季节,坡石旁一株春桃盘屈上伸,树身整个从画面右侧耸出画外,只留少许根部,枝干从画上部右侧向左斜插而入,繁密的枝头桃花点点竞放,四只春禽立于枝干之上,与之呼应的还有四只禽鸟,两只立于坡石之上、两只掩在坡石下的绿竹之侧;诸鸟仰俯侧反,悉尽其态,气氛热闹欢快,体态、羽色的描绘亦细致入微,不遗细节,禽鸟似多但却一丝不乱;本来很繁复的构图,由于作者巧于穿插遮隐,所以才繁而不乱,如桃树主干的画外藏身使疏密有致,春禽的上下顾盼显生动活泼,春日桃花在翠竹的映衬下更显幽旷出尘的品格,这些都可见作者巧于安排的手段。他将象征春日的花木与多姿多彩的翠羽珍禽画在一起,其构想显然富有春意之“闹”的巧思,展现了深厚的艺术功力。画的左上方自署“武英殿待诏陇西边景昭写”,款下有印三方。此作是工丽与清雅和谐结合,精细与洗练因物而施,其格调带有平民化的贵族品位。 边文进的花鸟画是以工笔重彩法见长的,其格调形成的传统渊源无疑来自宋代“院体”。边文进的出生地福建,沿续着南宋院画风格和元代边武、张舜咨传至闽地的文人水墨花鸟画风,趋于粗简劲健,故他也受到一定影响。所以其成熟的花鸟画法为粗细相兼,妍雅并重。因此,他所画出的花鸟主体勾勒设色,工细妍丽,树石则多用水墨皴染,简劲清雅,在工致华美中透出雍容浑朴气象,自成一格,开创了明代“院体”花鸟画的新风。稍后的弘治年间吕纪,渊源更来自边景昭,虽然吕纪后来有了自成一派的成熟画风,但其工致清丽的花卉翎毛画法,仍深受边氏影响。由此可见,边文进的画风对明代宫廷绘画影响颇大,是画史公认的明代院体工笔花鸟画大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