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外滩信号塔 |
释义 | 地址:黄浦区延安东路外滩 上海最早的徐家汇天文台创建于1873年2月,设在肇家浜畔,只有几间平房,是一座简陋的气象台,仪器也不完备,不对外发布天气预报。1879年上海遭强台风袭击,在黄浦江上航信的船只受到很大损失,因此外国在沪洋行及轮船公司都急需有气象报告。于是在1883年,由法租界公董局和英租界工部局出资,会同徐家汇天文台,在洋泾浜外滩的英法租借分界处建立了一座信号塔,与徐家汇天文台电话联系,“采用少数可以从远处看见的旗号。来判明旋风和气压的位置以及它们移动的方向”。当时的信号台建的比较简陋,是木结构的。24年后,新台于1907年9月1日在原址建成。这是一座“阿托奴博”式的圆柱形建筑,总高约50米。下面为地下室,地面两层位长方形平顶房屋,作办公等用,其上为一高36.8米的圆柱,柱顶安置有风向风速仪和悬挂风旗风球的桅杆。外墙红灰色相间,屋顶及圆柱顶部均有铁栏杆。该塔由当年由西班牙建筑设计师阿托奴博设计,目前存世的仅有两座,另一座在挪威。 这个建筑名称很多,初建成时一般人都称呼之为天文台,也有称气象台、信号台的。1907年以后,该台规定每天向在黄浦江上行驶的各国船只提供气象报告五次:上午九时半、下午三时报大山之风雾情况(大山在列岛附近,是轮船出长江口南行必经之地,这里气象对船只出海十分关键);上午十时、下午五时预报夜间与次日的天气;下午四时则报气压高低。另外,如遇天气突变时,则在台顶桅杆上挂出旗或球,以示警报。 这座信号台在上海解放后的十几年中,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直到1965年因有广播电台和通过电话询问天气,此处作用才渐小,遂予以撤销。交由水上公安局派出所使用。 1993年10月,在外滩综合改造过程中,为保存这座曾为上海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建筑,施工单位采用整体移位方法,将其向东北移出了20余米。目前,此处已辟为上海外滩陈列室,通过大量的图片、文字及模型,向人们展示着外滩百年来的沧桑巨变。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