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瓦里棕 |
释义 | 植物名称:瓦里棕 拉丁文名:Wallichia chinensis 别 名:小堇棕 科 属:棕榈科、瓦里棕属。 产地分布:原产于我国的云南、广西等地的山坡或山谷密林中,现华南各地均有零星栽培。 形态特征:常绿丛生灌木,高2-3米,叶羽状全裂,裂片长椭圆形,长20-30厘米,宽5-9厘米,基部楔形,顶端通常3裂并有不规则的啮蚀状齿,叶鞘边缘网状,包茎,肉穗花序生于叶丛中,具分枝,总苞数枚,长10-13厘米,基部管状,上中扩展呈舟状,花雌雄同株,雄花左右对称,萼杯状,长约2毫米,顶端3齿裂,花瓣3片,矩圆形,长4-6毫米,具条纹,雌花极小,近球形,长约2毫米,萼片圆形,花三角形,果卵状椭圆形,长12-17毫米,有种子1-3颗。 生态习性:瓦里棕性喜温暖湿润的生长环境,较耐阴,耐寒,适应性广,生长适温22-28℃,冬季可耐0-2℃的低温,对土壤要求不严。 繁育栽培:可播种或分株繁殖,播种宜在春夏之季4-6月间进行,种子发芽适温为28-30℃,分株可直接用利刃从基部将植株切开另植即可,每丛至少3-4枝,刚植的个体小株需要遮阳培养,直到新芽萌生后再转入正常管理。 园林用途:瓦里棕植株较小,适应性广,耐阴性强,既可用于庭院绿化,也适于盆栽观赏,有很大的开发应用价值。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