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土家打镏子 |
释义 | 简介俗称“打家伙”,是张家界土家族一种独特的民间器乐。 打镏子用独特的演奏技术,模仿出山的呼唤,水的流声,鸟的鸣啭,兽的驰骋等各种自然声响,使人如临其境。打镏子创意来自于大自然,乡土气息浓,演奏奇特,因而在国际乐坛大出风头,外国专家称赞土家族打镏子是大自然的交响乐。2007年土家打镏子、椎牛节、苗鼓等项目,作为申请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对象。 土家打镏子是流传于湘西地区的一种古老的土家族打击乐。当代诸多民俗、民族学家和音乐学家对土家族“打镏子”的研究成果蔚然,他们积极整理和挖掘“打镏子”的演奏技法、乐队组合、曲牌、结构等艺术特征,使土家族“打镏子”为中国民族音乐艺术增添了光彩。打镏子不同于别的门类的打击乐,它有独特的个性和特色,并且有一定的和声效果,如果自己参与实践,就会觉得妙趣横生,其乐无穷。 打镏子称谓打镏子在湘西有多种称谓:在湘西土家族地区,民族学家考证,这些称谓可能源于原始渔猎时代,因人们猎获了动物,为尽兴,大家敲起渔猎工具和锅、碗、盆、罐等“家伙”,为欢乐助兴。土家族学者杨昌鑫曾在《土家族风俗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89)一书中这样写道:“时至今日,在土家族山寨还保留着土家族人敲盆击鼓、驱逐所谓‘吞月’之‘天狗’的古俗,他们仍有敲着盆钵,搞“破鼓救月”的习俗活动。从这可看出土家打镏子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打击乐演奏形式,其称谓也就来源于土家族人的劳动生活。 打镏子演出打镏子是湘西地区土家族的一种习俗:每当节日集会、房屋落成、婚嫁、祝寿、报喜等,土家山寨就会响起欢快的打镏子。土家族“打镏子”是土家族人激情奔放、诙谐幽默、朴实淳厚的性格的反映,它产生于土家族人的日常生活,它与土家族人的生活习俗息息相关,“打镏子”在土家山寨沿袭成俗,世代相传。我们在欣赏“打镏子”的同时,也会发现它的曲牌名非常有意思,经常伴随着一些民俗活动,并带有浓厚民俗风味的吉祥名字。如《喜鹊闹梅》、《庆请儿》、《新门进》、《龙抬头》等等。 打镏子的组合形式在湘西自治州,打镏子已形成了固定的乐队组合形式,一般由小锣、钹、大锣组成,它们都是由铜制成,必要时增配一只唢呐,吹打结合,增添热烈气氛。三人镏子就是由三人演奏,分别打奏二钹、头钹、大锣,二钹主奏,头钹呼应,大锣增色填锣。三人镏子滑稽诙谐、生动活泼,主要流行于保靖县南部、古丈县断龙、茄通等乡和永顺县的王村、高坪等乡;四人镏子是在三人镏子的基础上添加一面小锣(又称马锣),小锣只作节奏上的填空和音色上的对比。若把四人镏子按传统的四部和声方式加以编配,小锣(马锣)就相当于衬托声部,大锣相当于低音声部,头钹、二钹就是旋律声部了。四人镏子流行于保靖县北部、龙山县南部和永顺县的泽家湖、对山等乡镇;五人镏子就是在四人镏子的基础上增加一支唢呐,目的是为了增添乐曲气氛。因唢呐传人土家族地区的时间较迟,五人镏子在形成过程中比三人镏子和四人镏子要晚得多。五人镏子主要流行于龙山北半县、保靖部分地区和永顺、古丈部分乡镇。 打镏子曲牌结构曲牌是“镏子”表现的主要内容,根据曲牌不同,小锣、钹、大锣又有不同的打法,在完成曲牌所表现的内容时,镏子手打出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神韵,几个声部有机配合,产生了丰富的和声效应。钹分为闽打、亮打、侧打、揉打、挤钹、盖边等打法,小锣分为单锣、花锣等打法,大锣分为逼锣、敞锣、闷锣等打法,充分显示出各自的技巧和特性。 镏子嗌牌多为引子、头子、镏子、尾子四部分构成,有若干乐章。引子一般有一两个乐句,比较简单。头子则千变万化,是曲牌的主题。镏子变化不多,由桥子和镏子串成,形式较为固定。尾子是乐曲的终止,在结束时,因曲牌的不同,尾子几乎都不一样。 “打镏子”曲牌已形成了公式式的结构,一般三人镏子由头子、桥子、镏子、尾子组成四人镏子由引子、头子、镏子、头子(反复)、馏子(反复)、尾子组成。五人镏子曲牌结构没有公式,形式颇为多样。 打镏子曲牌分类土家打镏子的曲牌经过整理,现已确定约有一百多个。一些艺人根据“打镏:子”曲牌所描绘的内容的不同,把它们分成了绘声、绘形、绘意三大类。绘声主要是描绘山中飞禽走兽的声响;绘形主要是描绘飞禽走兽的神态、仪体;绘意主要是揭示、渲染特定主题的意境和情绪,给人以安适吉祥的美感。绘声类有《画眉扑笼》、《马过溪桥》、《阳雀情》、《鸡婆唱蛋》等曲牌;绘形类有《八哥洗澡》、《狗扯羊》、《猛虎下山》、《凤点头》等曲牌;绘意类有《安庆调》、《鹊桥会》、《八仙过海》、《龙抬头》等曲牌。 土家族人的打镏子反映着土家族人浓浓的生活情趣,他们以自己这种特独的艺术形式显示了土家人乐观向上和热情奔放的大无畏精神。如能到土家山寨观赏打镏子,场面一定会令你陶醉、神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