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土家背鼓 |
释义 | 概述是湖北建始从民间鼓舞中吸收创新而编撰的一套反映土家族生活的鼓舞,多次获奖。 荣誉建始《土家背鼓》曾在2005年“中国首届鼓文化节”(湘西)、“上海国际艺术节”上获奖,还受香港有关方面的邀请,在香港演出3场。 背景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鼓的国家,现存使用的鼓乐有70多种。鼓舞鼓乐源远流长,传说源于尧舜,兴于隋唐。就恩施州而言,各民族都有各自的鼓舞鼓乐表演节目。土家背鼓,是建始民宗系统、文化部门不断对民间“花锣鼓”、“喜花锣鼓”、“丝弦锣鼓”等多种鼓舞鼓乐表演形式,进行挖掘、整理、创新而成,背鼓的“前身”就是当地的花鼓。著名建始民歌“黄四姐”,便产生于建始。 发展 建始背鼓是从1993年开始整合资源、创作出新的。那年是恩施州的10岁生日。建始烟厂与县文工团合创的《苗鼓咚咚》,参加恩施州“苗家杯”文艺表演,获表演一等奖,其表演形式受到州内外客商的青睐和州文艺界专家的好评。建始县委、县政府为整合文化资源,决定将原建始烟厂文艺宣传队与县文工团合二为一。于是,新组建的县文工团对《苗鼓咚咚》鼓舞表演形式,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以8男8女组成鼓舞队,鼓舞表演具有节奏明快、形式多变、气势宏大的独特风格,尽显鼓文化艺术魅力,由《苗鼓咚咚》更名《山鼓》,参加州庆演出,获得观众好评。 15岁进入建始演艺界的聂志权回想起小时老家春节玩灯的情景,一般玩灯都在夜间进行,由于山路陡峭,在行进中时总有一人给打鼓的师傅背鼓。背鼓者将鼓绑在形似背架的木椅上,走在前面,打鼓的师傅在后面,边走边敲。背鼓者伴随着崎岖的山路、陡峭的石级、泥泞的水坑和平坦的大道,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形态和姿式,不断地改变行进的速度和步伐,在各种各样的环境中,踢踏舞动着优美的步伐和身躯……就这样,土家背鼓的雏形在聂志权的脑海里逐渐形成。 针对民间背鼓的艺术表演形式,聂志权、文世昌、康进等鼓舞专家学者,结合《苗鼓咚咚》《山鼓》和具有土家特色绝技的民间背鼓与丝弦锣鼓、花锣鼓等鼓舞巧妙地挖掘、整理、创新,对鼓舞的表现形式、节奏、曲谱等每一个细节动作都进行研究,再次将《山鼓》更名为《土家背鼓》,并由聂志权、康进负责编舞,文世昌谱曲,孟祥喜、何晓琴等三人组成的《土家背鼓》闪亮登场湖北省第六届“楚天群星舞蹈”赛场,获湖北省“楚天群星奖”,被正式命名“土家背鼓”。 <!--end-->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