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创业农场 |
释义 | Chuangye Farm 黑龙江农垦建三江分局创业农场是一个以生产绿色优质稻米为主,集农、林、牧、副、渔、工、商、运、建等服务综合经营,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国有农场。农场现位于黑龙江省富锦市、同江市、饶河县交界处,总控制面积530平方公里,耕地48万亩,牧地草原3.1万亩,苇塘水面3.2万亩。全场居民住户3627户,总人口10832人,下设9个农业管理区,10个工商运建服企业。创业农场建于1968年12月26日。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创业农场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多年来,农场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水稻生产,使农场经济步入发展的快车道。2001年农场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2005年,全场粮食总产22万吨,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7亿,人均收入8956元。 创业农场建于1969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后,根据屯垦戍边的需要,由国家投资,并由第三师抽调人员和机械组建第六十一团,隶属第六师。1969年1月,第一批由3个农场抽调的441人进入“火烧孟”一带(传说,伪满时期姓孟的地主在此种植大烟,因雇工反抗其残酷剥削而烧毁了全部房屋,故称“火烧孟”)伐木建场。同年7月,第二批人员进点,组织开荒生产。到1970年开荒播种达15万亩,场部定在“火烧孟”,并命名“换新天”,意为“改天换地”。自1969—1972年,进场职工达3800余人,其中新接收安置城市知识青年3051人。1976年2月,撤销生产建设兵团,改为创业农场,意为“重创农垦事业”,隶属建三江农场管理局。创业农场场区地处三江平原东北部的七星河、别拉洪河一级阶地,地势低平,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水草植物生长茂盛,是一处经营农、林、牧各业的综合性农场。场区土地面积79.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34.7万亩,主要种植小麦、大豆,粮食总产量最高的1988年达3.3万吨,1990年肉类和鲜鱼总产量338吨。场办工业有农机修配、粮油加工、建材、木材加工厂等。全场总人口约1万人。场部所在地聚居人口4000人左右,福前铁路、二(龙山)抚(远)公路由此通过,已发展成初具规模的农垦小城镇。 近两年,全场人民在国家惠农政策的鼓舞下,紧紧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全力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农场充分发挥蓝天、白云、黑土的自然优势,大力发展质量效益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全场48万亩耕地严格按照国家绿色食品行业标准和生产技术规模种植水稻,使农场成为生产绿色优质稻米的专业农场。大力发展畜牧业,绒山羊、肉牛、生猪、禽蛋等产品畅销省内外。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二三产业,推动了农场经济快速发展。加大小城镇建设力度,使农场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成为名闻遐迩的塞外明珠。目前全场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群众生活富裕,安居乐业。如今全场人民在农场党委的领导下,正以只争朝夕的进取精神,顽强拼搏,奋勇争先,为到2010年实现粮食总产27万吨,国内生产总值5亿元,人均收入12000元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