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秃叶虎耳草 |
释义 | 种 名:秃叶虎耳草 学 名:Saxifraga sphaeradena H. Smith 别 名:- 科:虎耳草科 属:虎耳草属 产地分布产我国西藏(聂拉木、错那)。锡金、尼泊尔也有。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木,高10-17厘米,丛生。茎中部以下无毛,上部被黑褐色短腺毛。基生叶具长柄,叶片心状卵形,长2.1-3.1厘米,宽1.6-1.9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心形,两面无毛,边缘疏生褐色柔毛,叶柄长2.7-53厘米,边缘疏生褐色柔毛;茎生叶3-4枚,无柄,心形,长1.2-2.2厘米,宽0.9-1.5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心形且稍抱茎,两面无毛,下部者边缘具腺柔毛,上部者边缘具近无柄之黑褐色腺毛。聚伞花序具2-5花,或单花生于茎顶;花梗被黑褐色近无柄之腺毛;萼片在花期开展,卵形,长3-3.8毫米,宽2.2-2.4毫米,先端钝,两面无毛,边缘具近无柄之黑褐色腺毛,5-6脉于先端汇合成1疣点;花瓣黄色,椭圆形,长约9.2毫米,宽约4.4毫米,先端钝圆,基部狭缩成长约2毫米之爪,7脉,具隆起之近柱状4痂体;雄蕊长3.5-4毫米,花丝钻形;子房近上位,阔卵球形,长约2.7毫米,花柱2,长约1.3毫米。花期7-9月。 生长习性生于海拔3 300-4050米的林缘和碎石隙。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