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同济中学天文社 |
释义 |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同济中学天文社(高中)(Astronomic-amateurs'Club Of Tongji Senior School)简介宁波市同济中学天文社成立于2009年5月,2009年12月被浙江教育厅教研室授予“浙江省天文观测活动优秀组织奖”,是宁波市首批四个学校天文教育实践基地之一,宁波市天文爱好者协会的一级分社,2010年12月被评为鄞州区十佳学生社团。 天文社现有指导教师1名,社员27人。天文社以“丰富校园生活,给广大爱好天文提供一个学习、娱乐、交流的平台;普及天文知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乐于奉献、敢于创新的精神”为宗旨。天文社配有星特朗CGEM - 1100施卡天文望远镜、Omini127, Omini150、80ED、星特朗UpClose 10X50 双筒、Sky scout、目镜滤光镜组、佳能 EOS 50D等先进的仪器设备。 天文社自成立以来,参加了“宁波路边天文夜”、宁波天文志愿者培训、天一广场太阳黑子观测活动、全校月球、木星观测等活动,并组队赴奉化黄贤森林公园参加了“百年天象奇观——世纪日全食”的观测、日环食观测、流星雨观测、暑假天文夏令营等活动。2010年3月,天文社承办了2010年全国中学生天文奥林匹克竞赛初赛宁波赛点的赛事工作,成为全国15个天文赛事优秀组织社团。目前我校天文社开展的常规活动有:定期开设天文、航天知识的普及讲座,望远镜理论知识和操作实践;太阳系行星天体的天文常识和观测;月球、太阳黑子、流星雨等全年常规天象的观测;与其他学校天文社交流和合作;天文影片的观看和全校天文普及活动等。 社徽涵义鄞州区同济中学天文社社徽主要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外圈。外圈为蓝紫色,预示天空之蓝、宇宙之蓝、梦想之蓝。 第二部分:背景。背景选取的是一个思考者的轮廓,充分显示了天文爱好者善于探索、思考、追求科学的真谛。脑袋的位置点以星空,预示时刻都为天文事业,追求理想而努力奋斗。 第三部分:陆地。选取北半球大陆的轮廓,寓意天文社在北半球中不断的探索。 第四部分:人与自然。选取同济中学拼音的“T”作为望远镜的主题部分,充分展示同济人探索自然和星空的抱负,以舞动的J字作为天文社的形象,显实我社社员严谨中不乏热情与激情。 天文社荣誉天文社成立一年半年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浙江省2009国际天文年评比中,前社长周飞达同学获得“浙江省学生天文观测日记大赛”二等奖、“宁波市学生天文观测日记大赛一等奖”;周飞达、张汉雄两位社员获得“浙江省天文摄影作品大赛”三等奖、“宁波市天文摄影作品大赛二等奖”;指导老师获得“浙江省优秀天文指导教师”称号和“宁波市优秀天文指导教师”称号;天文社获得 “浙江省学校天文观测活动优秀组织奖”和“宁波市天文观测活动优秀组织奖”;2009年12月,天文社被宁波市天文爱好者协会授予首批四个“宁波市学校天文教育实践基地”;2010年11月,天文社宣传网站“天文科普网”被评为鄞州区优秀教育专题网站;2010年11月,天文社承担的课题《基于泰勒原理内涵下的高中校本文化构建的实践与研究》获得鄞州区第十三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2010年12月,天文社成员在2010年度宁波市国际气候酷派—绿色校园行动中取得三个优秀奖。2010年12月,天文社获得鄞州区“十佳社团”,指导教师获得鄞州区“十佳社团指导教师”的称号。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昨天的同济天文人已经解开了辉煌的序幕,今天的同济天文人又将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同济天文特色(一)、同济中学天文社社员手册的编制和使用 第一部分:个人成长档案 1、基本信息 2、活动统计 第二部分:活动手册 第一章:望远镜基本知识 第二章:月球基本知识 第三章:太阳系 第四章:流星雨 第五章星座 第三部分:室外观测活动 1.望远镜的使用 2.月球表面的观测 3.太阳黑子观测 4.流星雨的观测 第四部分:天文社理论学习摘记 第五部分:天文社实践活动记录 第六部分:课外天文知识搜集笔记 第七部分:同济中学天文社社员总结和考核 (二)会员考核奖惩与学校团委、政教处奖惩相衔接 (三)校园天文文化建设与教学科研相结合 大记事1、2008年9月,在同济中学校长、书记的领导下,成立天文社筹备组。 2、2008年11月,天文社指导教师先后访问杭州高级中学、效实中学等学校。 3天文社筹备组首次在校园内发起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 4、2009年4月,指导教师参加省教育厅、省科协主办的省级天文教师培训。 5、2009年5月15日,同济中学天文社成立。6、2009年6月,天文社组织开展了2009年7月22日世纪日全食活动宣传和科普工作,举行“五百年日全食”讲座、印制日全食专题宣传报工作。 7、2009年7月初天文社组织学生参加宁波市日全食活动志愿者培训、宁波市天一广场日全食模拟演练活动,接受宁波电视台、东南商报、宁波新闻网等媒体采访。 8、2009年7月22日,天文社组织千余学生在市内主要观测点观测日全食,组成同济中学日全食观测队赴奉化黄贤森林公园进行日全食的专业观测,并受邀为5000人进行日全食解说。 9、2009年8月,参加浙江省教育局、浙江省科协举行的天文活动竞赛。 10、2009年9月,开学初,杭高林岚老师、宁波天协庄启宁秘书长访问我校;学校设立天文室,成为天文社学习和开展活动的场所。 11、2009年10月,天文社采购大量天文仪器,包括目前宁波最大口径的可移动式天文望远镜C11以及多种先进的天文观测设备,开展常规天文活动,使天文观测活动常态化。 12、2009年11月,天文社指导教师开始编制和设置部分天文课程,辅导天文奥赛学生。 13、2009年12月,天文社社长周飞达同学获得“浙江省学生天文观测日记大赛”二等奖、“宁波市学生天文观测日记大赛一等奖”;周飞达、张汉雄两位社员获得“浙江省天文摄影作品大赛”三等奖、“宁波市天文摄影作品大赛二等奖”;天文社指导老师毛锦旗获得“浙江省优秀天文指导教师”称号和“宁波市优秀天文指导教师”称号;天文社获得 “浙江省学校天文观测活动优秀组织奖”和“宁波市天文观测活动优秀组织奖”;同年12月,天文社被宁波市天文爱好者协会授予首批四个“宁波市学校天文教育实践基地”。 14、2010年1月,开展千年日环食宣传和讲座活动,并被宁波天文协会确定为宁波市五个环食观测点,1月15日在学校操场开展日环食(日偏食)观测活动,吸引300多名师生参加活动,宁波日报、东南商报、现代金报、中国宁波网等媒体对此进行了活动报道。 15、2010年2月,2位学生报名参加2010年全国中学生天文奥林匹克竞赛初赛,学校申请并被确立为2010年全国中学生天文奥林匹克竞赛初赛15个赛点之一。 16、2010年3月,举办2010年全国中学生天文奥林匹克竞赛初赛名,接待北京天文馆、宁波天文爱好者协会等天文科普机构和学校来访。 17、2010年6月,天文社独立完成鄞州区教研课题《基于泰勒原理内涵下的高中校本特色文化构建》,完成结题报告。 18、2010年7月,参加宁波市教育局主办的天文夏令营。 19、2010年8月,天文社组织学生在新昌参加由宁波、杭州、绍兴、上海四地合作的2010年英仙座流星雨大型观测活动. 20、2010年10月,由同济中学、宁波市天文协会主办,天文社承办的同济中学天文文化周活动顺利召开,来自宁波市17所大专院校、中小学指导教师和天文爱好者参加,鄞州教育网、中国鄞州网、浙江教育在线等媒体对此进行了活动报道。 21、2010年12月,天文社社员主持的三项天文节能项目获得宁波市2010年国际气候酷派——绿色校园行动优秀奖,12月21日,天文社开展月全食观测活动,鄞州教育网、浙江教育在线对此进行了活动报道。 22、2010年12月,获得鄞州区十佳社团、鄞州区十佳社团指导教师。 23、2011年1月, 参加宁波市天协换届大会。 24、2011年2月,天文社组织学生报名参加2010年天文奥赛初赛。 25、2011年3月,22位学生参加全国天文奥赛初赛、参加宁波市慈湖中学天文观测、参加宁波大红鹰学院“地球一小时”活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