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通港村
释义

村镇简介

我村地处黄海之滨,沿北凌河两侧。全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现有耕地面积893亩,人口1302人,主要产业以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为主。全村有大马力(120马力以上)养殖捕捞渔船25条,60马力以下渔船近40条。现有紫菜养殖加工企业3家,库存量200吨以上冷库一座,海上养殖面积近1万亩。2008年度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300多元。长期以来,我村党支部、村委会历来都十分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始终把党在各个阶段的方针政策作为行动指南。在各项创建活动中,我村取得了明显成效,已获得“海安县环境优美示范村”、“南通市民主法制示范村”和南通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我村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有关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号召,先后召开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于2008年12月,一次性流转土地300亩,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招商引资工作,吸引上海退休干部王以国老板,到我村进行从事高效农业设施栽培。目前,已搭建钢架大棚250亩,并开始下苗。

2008年我村根据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要求,先后投入100多名劳力,300多人次对全村河道、垃圾、道路进行整治。搬运草堆80多处,清除垃圾60多吨,清理河道3000多米,旱厕改造200户。在2008年开展创建“环境优美示范村”的活动中,我村通过初验和复验首批在9月份通过县政府的验收。我们坚信:通过全村上下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开拓创新,我们通港村一定能建设成为一个民富、村美、风气好、开放、繁荣的现代化新型示范村。

经济建设

通港村地处黄海之滨,沿北凌河两侧。全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现有耕地面积893亩,人口1302人,主要产业以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为主。全村有大马力(120马力以上)养殖捕捞渔船25条,60马力以下渔船近40条。现有紫菜养殖加工企业3家,库存量200吨以上冷库一座,海上养殖面积近1万亩。。村党支部与时俱进,开拓创先,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发展,村级经济持续增长。先后成立村经济合作社、通港渔业专业合作社。通过一系列惠农政策,使老百姓享受到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发挥临海优势,大力发展村域经济,通过招商引资,广招外地老板,于2008年底成功进行了300亩的土地流转。通过宣传发动,政策驱动,考核促动,典型劳动,充分挖掘村干部和支部赏员的致富潜力,鼓励广大党员走创业路,做创业人,党员干部参加“双带”工程率达100%,普通党员“双带”创业率达60%,无职党员定职上岗,积极支持全村经济发展。2008年度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300多元。

村风村貌

近年来,我村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大农村人居环境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力度,先后投入360多万元进行村级基础设施的改造,目前基本做到了海滨风情浓郁、生态人居环境优良、农村生产生活便利。

2008年初完成6组1.4公里水泥路建设扫尾工程,完成路肩护土工程,下半年完成4组前排0.5公里的农四路建设项目;配合镇政府完成我村段面通海河疏浚工程;对6组废沟塘进行复垦,复垦面积近十亩;环境整治初见成效,我村上半年组织专业队伍对全村所有河边杂质、杂草进行全面清理,落实两名专职保洁员对全村所有河道进行长效管理,所有垃圾集中处理,在原有垃圾池的基础上计划再新建垃圾池8座,新购垃圾桶39只;农村改厕任务圆满完成,我村根据上级下达的农村卫生改厕工作任务,成立了以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其他村干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克服了资金、人员等多方面的困难,精心组织实施,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兴建无害化卫生厕所二百座,通过环境整治,卫生改厕,我村的村容村貌,环境卫生得到彻底改变。下半年顺利通过全县“环境优美示范村”验收;

文体卫生

通港村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文体卫生上一着不让,专门成立领导班子,制定工作计划,注重实施成效,在硬件实施、软件环境上都取得很好的业绩:投入15万元实施了调频广播、有线电视双入户工程。投入50万元建成村民文化活动中心,投入80万元建成卫生服务站,建有高标准的农家书屋、棋牌室、档案室、电教室、爱心超市、篮球场、科普中心等等。经常组织开展读书活动、演讲比赛、棋牌比赛、歌咏比赛、家庭才艺比赛等,还充分利用各种途径组织村民开展各种学习,积极引导群众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充分展示深厚的文化底蕴。

和谐发展

为了保证通港村各项工作持良好的运行和发展的态势。几年来,通港村严格按照规范化管理的要求,依法建立村民议事制度,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村级经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落实了民主管理的科学机制:一是坚持重大事项民主决策制度,拥有村级经济事业发展的重大事项均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策,凡民主决策的事项均保证实施到位。二是坚持项目投入工程民主管理制度,凡项目工程,在进入规范化招投标程序,实施阳光操作的基础上均由民主管理工作小组实施严格的管理,村干部参与不干予。三是坚持经济运行过程的民主监督制度。村务的重大内容均做到事前向村民公开,事中由村民代表实施跟踪,事毕由村监督委员会和理财小组进行审计,并按时在村务公开活动和村务公开栏中公示,广泛接受群众监督。通过让村民共议思路,共谋发展,架起了村级组织了解民意,化解矛盾的桥梁,促进基层民主管理建设上台阶。

基层党建

通港村党支部共有47名党员,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主要从三方面加强党组织基层建设,发挥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一、以组织建设为基点,固本强基。通过抓学习、抓选配、抓管理,夯实组织基础,形成思想上合力、工作上合心、行动上合拍的坚强有力的支部队伍。二、以发展经济为中心,强村富民。积极开展“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提高广大党员干部抓发展、促和谐、奔小康的意识。每个村干部人人有项目,个个有路子,带动全民创业的蓬勃发展。三、以优质服务为载体,凝心聚民。支部始终围绕“民思我想,民困我帮,民需我办,民求我应”的服务宗旨。贴近基层,服务千家万户,走访慰问孤、老、病、残党员和群众,送去组织的关心和温暖,为无职人员提供就业信息,拓展就业渠道,为农民办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解决后顾之忧,构建了党组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体系。在支部的带领下,全村党员当好排头兵,争做三种人(文明村风的带头人,经济发展的引路人,服务群众的热心人)已蔚然成风。

企业风采

通港村的主要产业以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为主。全村有大马力(120马力以上)养殖捕捞渔船25条,60马力以下渔船近40条。现有紫菜养殖加工企业3家,库存量200吨以上冷库一座,海上养殖面积近1万亩。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我村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有关农村土地流转的号召,于2008年12月前,一次性流转土地300亩,并在此基础上,成立海安县沪港设施农业有限公司,主要种植钢架大棚西瓜-草莓,反季节蔬菜黄瓜、樱桃番茄、紫茄等。整个项目投资500万元,年销售利润将达到180万元。

村镇特色

通港村座落在有着紫菜之乡、河豚之乡的老坝港境内,是海安县三个小渔村之一,这里交通便利,距离开发中的洋口港15公里,建设中的盐通高速20公里,距新长铁路海安站30公里,距南通机场80公里,地理优势得天独厚。苏通大桥又把该镇融入了上海“两小时经济圈”。正在开发的临港工业园和海安县提出的打造老坝港海边特色旅游景区,都将会有力的带动我村一产、二产和三产的发展。目前全镇正在实施“公路网化”工程,村村通公路,组组通干道,为我村种植的钢架大棚西瓜-草莓,反季节蔬菜黄瓜、樱桃番茄、紫茄等在第一时间赢得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23:5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