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田中艳
释义

基本信息

姓名:田中艳

性别:女

出生日期:1968.05

技术职称:副研究员

职务:副所长

毕业学校:东北农业大学

最高学位:学士

所学专业:土壤与植物营养

从事专业:大豆抗线育种

其他熟悉专业:栽培 植保

所属行业代码:01

工作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庆分院

通讯地址:大庆市高新区火炬新街

邮政编码:163316

工作简历

1987.9-1991.7东北农业大学农学系攻读学士学位

1991.8-1995.12省农科院盐碱地研究所小黑麦育种研究室 技术员

1996.1-2006.1省农科院盐碱地研究所大豆室主任

2006年至今省农科院大庆分院育种所副所长

擅长专业及领域:抗线大豆育种 农业种植业

主要成绩

1991年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副研究员。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抗线大豆品种培育工作,现任省农科院大庆分院作物育种所所长,由她主持的抗线大豆育种研究项目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是我省本项目研究的学科带头人,现已审定推广抗线大豆品种7个,其中由该同志主持培育的抗线品种2个-"抗线4号"、"抗线5号",这两个品种是目前黑龙江省、吉林省和相邻内蒙古部分地区的抗线大豆主栽品种。近3年累计推广面积500万亩,增产大豆1.25亿公斤,创造社会效益1.5亿元。从事科研工作以来,主持国家级课题3项、省级课题3项、院级课题3项,参与国家级课题2项。该同志获得的主要成果有: 1997年"抗线虫1号"大豆获国家发明四等奖,"大豆种质资源对大豆胞囊线虫3号小种抗性鉴定持久性及抗病遗传研究"获黑龙江省农业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8年"抗线虫2号"获省农业科技进步三等奖,与中国科学院合作的项目"减缓大豆重迎茬损失的农艺措施及有效制剂研究"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02年"抗线虫2号"大豆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发表有关学术论文10余篇,连续多年被评为所先进工作者,两次获得省农科院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

由于抗线大豆育种研究在我国还属新兴学科,对这方面的系统研究我国开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我院在这方面的研究始终处于领先地位,有关这方面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在国内根本没有现成的技术可以学习,需要我们自己去探索和总结.该同志在这方面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在大豆抗线育种研究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主要表现在:第一、发现4号生理小种。第二、种质资源拓宽。第三、DNA技术应用。第四、抗线大豆生态育种理论应用。

她从事大豆抗线育种工作以来,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更新业务知识,注重对各方面信息的收集,掌握国内外大豆抗线育种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她意识到大豆抗线虫品种仅仅适应我省西部是不行的,也要选育适于东部和北部生态区的品种,以解决这两个大豆主产区日益加重的线虫问题。2003年主持育成抗线4号大豆品种,这个品种熟期早、秆强,在我省东部已大面积种植,有效的解决了大豆重迎茬种植严重减产问题。2005年她发现了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此小种在我省首次发现,在此之前我省的抗线大豆品种均只抗3号生理小种,生理小种一旦大面积变异,就意味着我省目前的抗线大豆品种将失去抗性,我省的抗线育种将要从头做起,要10年的时间才会有新的抗线品种,它的发现为我省抗线育种研究方向的调整提供了信息。她早在10年前就意识到生理小种变异是必然趋势,开始引用国外多抗材料做亲本,现已有多个中间材料,可为下一轮育种提供很好的抗源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7:1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