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天主教北京总教区 |
释义 | 天主教北京总教区(Archidioecesis Pechimensis)是天主教在中国建立的一个重要教区。主教座堂目前设在南堂。 蒙元时期1289年,教宗尼古拉四世派遣方济各会会士孟高维诺为钦使,携国书前往元朝。1294年,孟高维诺抵达大都,觐见元成宗,获准居留大都。1307年,教宗克莱孟五世设立汗八里总教区,任孟高维诺为总主教,统理中国及远东教务。1328年,享年81岁的孟高维诺在大都去世,继任的历任主教一直未有到任。但是大都的教友数仍然达到六万。 1368年,明朝军队攻占大都。1375年,汗八里总教区撤销。 宣武门圣母无原罪堂(南堂) 明末清初1601年1月24日,利玛窦带着献给万历帝的礼物抵达北京,获准定居。他在北京结交中国的士大夫,引领其中的一些人信奉天主教。1610年5月11日,利玛窦在北京去世。 1690年4月10日恢复北京教区,从南京代牧区分设。 禁教时期晚清与民国1856年5月30日,北京教区一分为三:直隶北境代牧区(遣使会传教区)、直隶西南代牧区(遣使会传教区)和直隶东南代牧区(耶稣会传教区),1860年,直隶北境代牧区的宗座代牧孟振生进驻北京,直隶西南代牧区的宗座代牧驻扎正定府,直隶东南代牧区的宗座代牧驻扎献县张庄。 1899年,直隶北境代牧区东部的永平府分出,设立直隶东境代牧区。 1900年6月13日,义和团进入北京内城,当天烧毁11所教堂,包括天主教东堂、西堂和南堂。有3200名天主教徒逃入樊国梁主教所在的北堂(有42名法兵占据)。6月15日,义和团开始围攻北堂,直到8月16日解围。 1910年2月14日,从直隶北境代牧区中分出直隶中境代牧区。1912年4月27日,又从直隶北境代牧区分设直隶海滨代牧区。 1924年12月3日,直隶北境代牧区以主教座堂所在地改名为北京代牧区。 1926年5月10日,口北十县(宣化、万全、龙关、赤城、怀来、阳原、怀安、蔚县、延庆、涿鹿)从北京代牧区分出,成立宣化代牧区。1929年5月25日,从北京代牧区和保定代牧区各分出一部分,成立易县自治区(1935年升为易县监牧区)。 1946年4月11日,教廷在中国废除传教区体制,正式建立圣统制,于是设立正式的北京总教区。62岁的法籍主教满德贻退休,让位于中国籍枢机主教田耕莘(圣言会会士)。1949年,田耕莘离开北京,前往美国芝加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