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天文馆建筑 |
释义 | 个人简介徐道宁(XuDaoning)(1923.3.16——)生于南京,清华大学(新竹)教授,主要从事代数与数学教育的研究工作。徐道宁教授是台湾在60年代少数几位数学博士之一。徐道宁是国立清华大学首位女教授、数学系教授,台湾数学教科书首位女性作者。徐道宁教授是Deuring的学生,1961年在德国哥廷根大学取得数学博士学位后,1962年返回台湾任教于新竹清华大学。徐教授除了在数学教育的成就外,在语言学习和教学上也很有心得。她与李新民教授等所编写的高中教科书有十几年几乎为唯一的高中课本,因此对台湾中学数学教育不仅有启蒙的作用而且影响深远。 个人经历1923年3月16日在南京出生 1935年小学毕业 1936年进入河北省省立女师学院师中部 1938年秋考入私立进修中学初中二年级 1939秋考入私立渤海中学高一 1940年秋考人北京辅仁大学附属中学女生部 1942年6月毕业,成为木齐中学的第—届高中毕业生之一 1946年暑假分发入国立北平师范学院数学系五年级(实习) 1947年11月在宜兰市省立兰阳女中任教 1948年转到台北师大附中(当时师院附中)任教 1952年去省立师范学院担任助教职位 1957年10月去Gottingen大学攻读博士 1961年12月在德国哥廷根大学取得数学博士学位 1962年返回台湾任教于新竹清华大学 早年生活徐道宁,原籍浙江绍兴,1923年3月16日在南京出生,父亲徐世大,字行健,在河海工程学院任教。由于父亲工作经常调动,其家庭曾搬到上海、杭州、天津等地。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寇侵占中国东北,华北情势紧张,全家搬回杭州。1934年华北情势略见好转,全家又搬回天津。1935年小学毕业,1936年进入河北省省立女师学院师中部。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日寇侵入华北,其父徐行健已经由当时的国际联盟会选拔赴欧洲考察水利工程,匆匆成行,未能对家人作应变的安排。 7月28日平律失守,华北沦陷,与其母亲及弟、妹等留在沦陷区。由于学校停办,只好失学在家。1938年秋考入私立进修中学初中二年级,1939秋以同等学历考入私立渤海中学高一,其校址在租界。当时有一些优良教师不愿任教于伪政府下的公立学校而只教私立中学,因此私立中学的师资相当不错。由于当时的数学名师教学负责,要求严格,她对数学真正感到兴趣应该是从那时期开始的。 1940年渤海中学被天津市教育局只批准成立初中部,因此高中被停办。原有的高一、高二学生须各奔东西。1940年秋徐道宁考人北京辅仁大学附属中学女生部,由于她木是天主教徒,很不习惯教会的生活管理方式,只好在寒假退学转进天津木齐中学。1942年6月毕业,成为木齐中学的第—届高中毕业生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在1941年12月8日珍珠港事件前,虽然日军占领了中国很多地方,但在天津租界地区的学校多少还有一些自由,例如英文每层期可排五堂课(辅仁附中在北京只能排两小时英文课),木齐小学在意大利租界,而意大利当时足轴心国,所以更方便一些。 高中毕业后,由于其父徐行健由欧洲回国后直接到抗战大后方,支援家庭的经济来源断绝,全家靠借贷变卖及分租房屋来维持生活。当时私立燕京大学有工读办法,因此她希望能考上燕京大学做工读生。可是天不从入愿,珍珠港事变爆发,燕大关闭。为了解决经济上的困难,只好考虑“半公费”的伪“北京师范大学”。既然要投考师大,将来预备做小学名师,徐道宁想到在自己求学的过程中,只有对数学的兴趣最受到教师的影响。既然觉得数学老师对中学生影响很大,因此就决定投考数学系。当时伪北师大共有三院十三系,每系各有十五个名额.十名男生五名女生,而师大男、女附中各有三名保送名额,因此只能录取两名女生。只有数学系及体育系主任硬不接受这个规定,1942年数学系共收了16名,男女各半。“半公费”的意义是住宿学生须自缴一半餐费及负担书籍费,因此入学后,就靠家教补习工作维持。1945年8月,投向广岛、长崎的两颗原子弹改变了历史,日本无条件投降。国民政府教育当局对沦陷区大专院校的态度是对私立学校全部承认,包括学生的学籍与成绩。但是对伪学校,则是令其停办,等待接收。在校学生须经“甄试、补习、分发”三过程。因此大学第四年在“补习班”渡过,而后在1946年暑假分发入国立北平师范学院数学系五年级(实习)。这期间担任助理协助接收数学系及管理图书馆。由于当时时局混乱,学生经常罢课游行,为师、生问传递讯息成了主要任务。 这时台湾光复已一年多,中学师资缺乏,常有入各处去招揽师资。1946年其父徐行健经台湾水利界入土邀请到台湾参观,他很喜爱这个地方,就应了台湾大学的聘请。而徐道宁想为台湾的数学教育作贡献,也就与父亲及家人一起到台湾。这一越台湾之行就成了不归路。 半工半读宜兰市省立兰阳女中 1947年11月徐道宁随同父母到达台湾,在宜兰市省立兰阳女中任教,教高二两班数学。两星期后,校长认为从北平来的入只教数学太可惜,加教一班初一国文。开始时她不曾想到国文对当时这些台湾子弟而言仍是外国文,对学生交作文只是抄几段课文觉得很奇怪。想通后改变方式,用直接法教外文的办法教学,果然很有效果,后来又改教高一国文;1948年暑假在台北父母家度假,这时其子徐宜明已经出生,她父母希望能同在一起,帮忙照顾幼儿所以决定转到台北师大附中(当时师院附中)任教。在师大附中任教三班高一的平面几何与三角两门课程,徐道宁曾带学生到大拇指山、植物园等地作实地测量,这种数学户外教学堪称创举。 北一女中 1949年当时省立北一女中校氏江学珠拜托这时已去职的附中校长宗东亮介绍学有专长、经验丰富、最好是女性的数学艺师。由于那时代女生被认为不重要,不必注重升学,因此徐道宁决定为女生多做一些事,就转到北一女任教。在北一女任教期间,她建议校方三年数学由同一个人教到底,而江校长也接受了。因此她第一年教高一平面几何,第二年教代数,第三年教解析几何并为学生升学作课业及心理上的准备,鼓励学生继续深造,投考大学。当时女学生升学意愿不高,因此地对学生多加诱导,结果她任级任导师的班级高三丙班全班报考。当时全台湾的大专院校只有台北的国立台湾大学、省立师范学院、省立台南工学院(成功大学前身)、省立台中农学院及行政专科学校(这两校后来合并成中兴大学)。各校单独招生,个别报名,日期分开。徐道宁全天陪考,加油打气,北一女毕业生升学率从这一年开始提升。 省立师范学院 1951年师范学院数学系主任管公度想聘徐道宁为助教,但因与北一女校长讲定教完三年,因此到1952年她才去省立师范学院担任助教职位。在1952至1957年期间除了助教工作外,在管指导下曾为正中书局、大中书局等编写初中几何、任职几何等教材。管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学者,他鼓励讲师、助教进修,亲自主持书报研讨会,轮流报告阅读心得,又因得知以后德国(当时西德)可能会给奖学金,就请兼任教授开授德文,为学生及教员等寻求留德机会。1955年,“中德文化协会”代表西德国际文化交流DAAD会办理奖学金考试,各科共有三个名额。可措那一年自然科学无人上榜。1957年春徐道宁参加DAAD奖学金考试,并申请宏博(此间又译作“洪堡”一编者注)基金会的奖学金,两项同时获得。 Gottingen大学求学 徐道宁计划去Gottingen大学攻读博士。当时台湾正值白色恐怖年代,出境非常不容易,经过重重困难终于在1957年10月20日离台,经香港后又飞行了三十多小时,于深夜抵达法兰克福机场,幸有早两年到的同学接机。Gottingen大学是英国国王乔治四世创建的。二次大战后Gottingen在英国占领区,所以全德国的大学中它最早复校。数学方面从CF.Gauss以来一脉相传,每一讲座都是全国数学最好的人选。这时纯数学方面有C.L.Siegel、M.Deuring、K.Reidemeister三位讲座教授,一学期后w.Maak从Mumhen请来补足另—’个缺。这种讲座制度是德国一向的传统,一直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才因大学制度革新面有了改变。 1957年在Gottingen大学,徐道宁跟随Gottingen教授学习代数。除了Gottingen开的拓扑群论,她亦选了复变及书报讨论等课程,这时她才了解台湾的大学数学教育足如何地远远落后于世界水平。除了数学本行之外,语文也须适应。由于在哥廷根国际学生宿舍F.Nanzen Haus规定一个德国学生分配与一个外国学生住,虽然德国人有“德文是世界上最难的语文”的优越感,但肯帮助人,因为“怎能期望外国人懂得德文呢”?在遇到外国人期期艾艾时,多半听的人会加以补足完成对话。大学设有专开给外国学生的德文课,第一个学期徐道宁同时选了初级、中级及高级德文。由于所处的环境只能讲德文.因此地德文进步神速。 哥廷根数学系在每星期四下午有学术演讲,多半会邀请各国著名数学家。在这情形下,她第一次认识了陈省身。1958年春Alexandrlff任客座教授,有许多其他学校学生因慕名而转学到Gottingen。1958年秋得到管公度突然去世的消息,她心中非常悲痛,这份师恩竟然没有报答的机会。而不幸的在1958年冬她也生病就医,住院开刀,无法继续学业。所幸基金会的奖学金能够延长一次,共22个月。1959年夏天奖学金期满后正值学校中文教师出缺,应中文方面负责人邀请,教中文与日文,就此半工半读,直到1961年夏。 M.Deuring教授当时是Mdulfunktion方面的权威。对于所指导的学生采取放任制,给了题目后就不闻不问。1961年春季徐道宁论文完成了初稿,经过Deuring教授严谨审查,一再改写其定理文句,终于在1961年12月获准参加博士口试。哥廷根大学理学院依规定须德国的Diplom(相当于开业资格)或Sraarsexamen(高中教师资格)才可以报考博士。由于徐道宁有台湾省教育厅的高中教师证书,Deuring在会议中提出承认其相当于德国的Sraarsexamen可以报考。论文由一个九人小组审查,通过后才有资格参加口试。口试要考三项,一项是主科,另二项副科。数学方面规定在代数、几何、分析及应用数学四项中任选其二台为主科,另外可以再选一项作为副科。另一副科则必须选数学以外的科目。为此徐道宁连修了三个学期的热力学。1961年12月20日她顺利地以优等成绩通过口试,取得博士学位。1962她年初交出110份论文印本后正式获得理学博士学位证书。2月底其所选德文教师资格班考试通过,取得了德文教师资格。徐道宁远涉重洋、努力奋斗,到此算是不负此行。 重返省立师范学院 1962年3月18徐道宁返回副大接受师大副教授聘,开近世代数、拓扑学两门课。近世代数用Van der Waerden第二版英译本,拓扑学则自编讲义。台湾高等教育方面数学人才严重缺乏,是现在较年轻的一代所无法想保的。除台大、师大有数学系外,成功大学、中兴大学及淡江文理学院(现在的淡江大学)都已有数学系,但师资方面大多由中学教师升任。各校助教于服务一两年后多半出国深造.一去不回。台大数学系虽设有硕士斑,因为招生要求严格,到这时还没一个毕业生。当时李新民建议清华大学代校长陈可忠在新竹成立数学研究所(硕士班)聘徐道宁协同筹办。1963年春天招收第一届学生,是惟一的一班春季班,以后仍是每年暑假招生。1963年夏天撤进清华新南院7号眷台,这房子后来成了学生经常出人聚会的地方,尤其是后来有了大学部之后。徐道宁的“门户永远为你们开放”的诺言,使得学生们可以自由出入她鼠这段期间除了开代数数论、拓扑、近世代数等课外,还应“教育部”中教司之邀与李新民等改订高中数学教材,并与李新民、罗芳样和康洪元教授合编新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由东华书局出版。 数学带头人 1964年清华大学成立大学部,斤始只有核工、数学两系。大学部的成立对徐道宁面言就是要决定付出全力,放弃学术研究,不再常开硕士斑的课程,一意想要培育一些数学人才。大一的初等微积分,两班合斑,八十多个学生,连同旁听的,人数在一百以上。演习课分别上,她也亲自主持。大二时开高等代数与德文,大三开近世代数。大家住在当时堪称是“地广人稀”的校园里,不仅课业方面,其他方面有什么问题,也会常常找她谈论。每年校运,她都当数学系的领队。 主要著作1、《数学归纳法》 新竹市:凡异出版社,民国93[2004],PureScience(自然科学)--(May2007) 2、《推广的主理想数定理在类数为1二次虛体中久函数表法》、《二次虛体数R(√-21)中之一例》,师大学报 3、《三等分角问题》 新竹市:凡异出版社,1985年 4、《新数学》 1966年开始在台湾实施的四年级教科书,徐道宁教授正是四位作者之一。 《新数学》问世是对台湾的数学发展的一项重大的贡献,在60年代引起不小的骚动,其程度不下于《建构数学》的争论。 生活点滴徐道宁爱好编织中国结 编写《新数学》 徐道宁教授回忆1965-1968年编写《新数学》教科书的情形是:“白天清华、师大教书;晚上八点到翌晨八点编写”;“教科书是边写边出版,这学期写的赶着下学期给学校上课用”,在如此紧湊的出版压力下,此一編写工作的辛苦和要求,恐怕用“蜡烛两头烧”都不足以形容。新竹清华大这有一名85岁的退休女教授徐道宁,平常喜欢小酌和运用几何原理折纸,数学能力超强的她,还会利用数学计算彩球的折边角度,让人啧啧称奇。 制作彩球 一头白发、满脸皱纹,坐在轮椅上的徐道宁教授,不但酒量很好,数学能力更强,她的家中放满了自己的成品,墙壁也贴满了作品,但她最沾沾自喜是她运用数学原理所设计来的大彩球。 徐道宁说:“这些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这个我算了好几天才算出來。”她将数学中的几何原理运用在现实生活中,拿出两条简单的中国结,绑在两名观众的手上。 徐道宁说:“松松的不分伤到手,可是解不开。”大伙忙的手忙脚乱,费了好一番功夫还是解不开;最后,她用手解开其中一条中国结,终于解开了。 由于超强的数学能力,前往拜师学艺的人络绎不绝,徐道宁说,她每天就是靠着不停的思考,將运用数学原理运用在日常生活中,这样就能保持青春不老。 处世原则坚持男女平等原则 徐道宁由于战争的关系,在天津上高中时失去家庭的经济支援,靠家教完成学业,也因此,徐道宁选择了公费的北平师范大学。 在徐道宁读高一时,男女合校不合班,国文老师是女性,同时教授男女班,这位女老师说:她之所以会对男生要求高一些或较严格,是因为男生将来要为社会或国家服务;地女同学她就不会太苛求,因为她们反正将来要結婚嫁人的。徐道宁当时即地这样的言论表示大为不解。徐道宁表示选择离开附中到北一女中任教,其中很重要的理由之一是──对女子教育的使命感。在她的教授生涯中,坚持給予女学生与男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上,一样的关注和相同的要求。她不不赞同,对女学生放宽要求或给予特別考量,只因为她们是女性。她认为只有严肃地看待女生的学习,才是平等对待女性的表现。 “事业女性(也)是最重要的”,徐道宁在六十年代就告诉她的学生。 孜孜不倦,终身学习 徐道宁教授认为学习是件乐事,她的一生在不断地学习中度过。 除了数学,徐道宁还学习了德文、英文、法文而且都有一定的造诣。退休后,徐道宁也没有停止学习的脚步,她主动学习手工制品,并成为“彩球高手”。 学子成就由于徐道宁的爱心,豪迈鼓励许多大学部学生努力向上。有许多人在学术上很有成就,如哈佛大学Coputer Science的孔样重院士(1968级),Mtchpn state加数学系的李天岩(1968级),中研院(台北)统计所的魏庆荣(1971级)、熊昭(1972级),uc bAeIey统计所的郑清水(1971级),德州农工大学数学系的陈巩(1972级),清大统计所赵莲菊(1973级),美国联邦毒物研究所陈章荣(1970级),JohnHopkins的梁展义(1972级)。清华大学部毕业生在资讯、工商业界也有很多杰出入才,如资策会执行长林逢庆(1970级),IBM亚州总监刘力行(1970级),安泰人寿总经理石宝忠(1969级),精算学会会长罗文浩(1972级),光华投资副总裁李建福(1970级),前“行政院”主计长韦端(1971级),等等。 世人评价虽然徐道宁的一生谈不到在数学研究上有所成就,但是她关心学生,专注于台湾高等数学人才的培育,时间已证明了她的重要贡献,她是一位伟大的数学教育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