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题松汀驿 |
释义 | 《题松汀驿》是唐代诗人张祜题写在太湖边松汀驿壁上的一首诗。全诗八句四十字,表达了对访友不遇的遗憾,同时描绘了松汀驿的美景。 中文名称:《题松汀驿》 创作年代:中唐 作者:张祜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诗文字数:40字 出处:《全唐诗》 作品原文题松汀驿⑴ 山色远含空,苍茫泽国东。 海明先见日,江白迥闻风。 鸟道高原去,人烟小径通。 那知旧遗逸,不在五湖中。 注释译文【注释】 ⑴松汀驿:驿站名。在江苏境内太湖的边上。 ⑵含:包含。空:指天空。 ⑶苍茫:形容无边无际的样子。泽国:形容水多的地方。 ⑷海:地面潴水区域大而近陆地者称海。内陆之水域大者亦称海,此处指太湖,面积有2420平方公里。太湖又称五湖。先见日:因东南近海故。 ⑸江白:江水泛白波。迥:远。 ⑹鸟道:指仅容飞鸟通过的道路,比喻山路狭窄。 ⑺人烟:指有人居住的地方。古人烹饪时都以柴草为燃料,燃烧时会产生浓烟,所以见到炊烟就表示有人居住。 ⑻旧遗逸:指遗世独立的老朋友。 【译文】 青翠的山色连接到遥远的天边,松汀驿在碧波万顷的太湖东岸。 早晨湖面明亮的话可以先看到东升的旭日,白晃晃的江面听到远处传来的风声。 只容飞鸟通过的狭窄山路能接到高原上去,蜿蜒曲折的小路可以通到村落。 那晓得我那些遗世独立的老朋友们,却一个个都不在太湖这里了。 诗词格律这首五言律诗的用韵方式是首句入韵仄起式,其韵脚是:空东风通中,押上平一东韵(平水韵)。 山色远含空,苍茫泽国东。 ⊙●●○△,○○●●△。 海明先见日,江白迥闻风。 ⊙○○●●,⊙●●○△。 鸟道高原去,人烟小径通。 ,○○●●△。 那知旧遗逸,不在五湖中。 ⊙○●○●,⊙●●○△。 (注:○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作品评析这首诗是诗人到太湖找不到朋友,落脚在湖畔一个名叫松汀驿的驿站时,题在壁上的诗。诗里除了对访友不遇表达了遗憾外,也把松汀驿的美景介绍给读者。 松汀驿只是太湖东岸边上的一个供人宿食及停车置马的小旅店,但却美景无限,可见太湖的美名绝非虚传。太湖古称震泽、笠泽、五湖,面积古称三万六千顷。因为水秀山明,湖中水产丰富,所以开发得很早,在春秋时代就是吴王夫差打猎游憩的地方。 这首诗极为李梦阳所赞赏,他说:“此作音响协而神气王。”唐汝询在《唐诗解》中也说:“质净浑雅。次联峻爽,在四虚字。结更含蓄。大历以前语。”但此诗结句意义却不甚可解。唐汝询解云:“因想世人皆以五湖为隐士栖逸之所,殊不知古时之遗逸,乃有不居五湖而在此中者。其意必有所指,地既无考,人亦宜阙。”因此他就说结句有含蓄,实则含蓄些什么,他自己也说不出。吴昌祺在《删订唐诗解》中删去了唐汝询的解释,批云:“其驿或在吴越间,故望五湖而意其有逸民。”后来屈复却说:“言高原小径,既通人烟,则遗逸斯在,而那知其不然也。”三家对结句的体会,都不相同。因为“那知”和“不在”的关系很不清楚。唐解“那知”为“岂知”,意为:岂知旧时隐士,不在五湖而在此地。吴解“那知”为“安知”,意为:怎么知道旧时的隐士不会在这五湖中呢?屈解“那知”亦为“岂知”,但是作肯定语气。施蛰存则认为,这里的“旧遗逸”指旧时隐士,可能就是范蠡。他把最后两句的意思理解为:但恨如今的五湖中,已无范蠡可追随。 作者简介张祜 (约785—849后)唐代诗人。字承吉,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人。初寓姑苏,后至长安,长庆(821-824)年间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江南等地,隐居以终。张祜纵情声色,流连诗酒,同时任侠尚义,喜谈兵剑,心存报国之志,希图效力朝廷,一展抱负。他因诗扬名,以酒会友,酬酢往业,结识了不少名流显官。然而由于性情孤傲,狂妄清高,使他多次受辟于节度使,沦为下僚。张祜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其诗风沉静浑厚,有隐逸之气,但略显不够清新生动。诗集10卷468首至今保存完好。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