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题鲁文恪诗选后
释义

基本信息

【名称】《题鲁文恪诗选后》

【年代】明代

【作者】钟惺

【体裁】散文

作品原文

题鲁文恪诗选后

观古人全诗,或不过数十首,少或至数首,每喜其精,而疑其全者或不止此,其中散没不传者不无。或亦有人乎,选之,不则自选存其所必可传者而已,故精于选者,作者之功臣也。向使全者尽传于今,安知读者不反致崔信明之讥乎?予喜诵乡先达鲁文恪诗文,庚戌,官燕,曾从其孙睢宁令乞一部,欲选之,为汤嘉太史索去,遂不果。壬子,谭友夏选刻之金陵,至九十首,精矣,该矣。予读之,喜焉,敬焉,有弘正名家所未能入其室者。使予读文恪全集,固未必其喜且敬之至此也。删选之力,能使作者与读者之精神,心目为之潜移,而不知然,则友夏虽欲不为文恪功臣,固不可得也。或曰:“作者为文恪,而后之选者不必如友夏,若之何?”予尝与友夏言矣,莫若少作。作其所必可传者,选而后作,勿作而待选。吁,谈何容易哉!

诗文多多益善者⑵,古今能有几人?与其不能尽善而止存一篇数篇,一句数句之长⑶,此外皆能勿作。即作而能不使传,使后之读者,常有其全决不止此之疑,思之惜之,犹有有余不尽之意焉。若夫篇与句善矣,而不能使其不善者不传于后,以起后人厌弃⑷,而善者反不见信⑸,此岂善为必传之计者哉?故夫选而后作者,上也;作而自选者,次也;作而待人选者,又次也,古人所谓数十首数首之可传者,其全决不止此。若其善者止此,而此外勿作,正予所谓作其必可传者也。此其识其力⑹,古今又能有几人乎?

作品注释

⑴鲁文恪(kè):鲁铎,字振之,曾任国子监祭酒,死后谥文恪。作者的同乡前辈。

⑵多多益善:越多越好。

⑶与其……而:与其……不知。

⑷起:引起。

⑸见:被。

⑹识:见识。力:才力。

作品简析

此文选自《隐秀轩文集》,共二则,是对作诗选诗的评论。第一则作者从阅读鲁铎诗选胜于读全集而肯定了删选之功,得出多不如精的结论。第二则评说了选诗的三种情况:一种是“选而后作”,即由作者自己把握“不能尽善”者不作;一种是“作而自选”,即由作者自己选择善者,使不善者不传于后;一种是“作而待人选”。作者提倡“作其必可传者”,并说明这是很难做到的。

作者简介

钟惺

(1574—1624)明代文学家。字伯敬,号敬谷,竟陵(今湖北省天门市)人。公元1610年(万历三十八年)进士及第。历任南京礼部郎中、福建提学佥事。与谭元春共同编选《古诗归》和《唐诗归》,提倡一种“幽深孤峭”的风格,被称为“竟陵派”。著作有《隐秀轩集》。今有《钟伯敬合集》,中国文学珍本丛书第一辑第三十二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9: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