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特优227 |
释义 |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3012号 品种来源广西农科院水稻研究所,1999年用龙特甫A与自选的恢复系227(七丝占×桂引901)组配的感温型迟熟杂交水稻组合。 特征特性桂中、桂北早稻种植,3月15~25日播种,秧龄25~30天,全生育期123天左右(手插秧);晚稻种植,6月25日~7月5日播种,秧龄18~25天,全生育期112天左右(手插秧)。株高108厘米左右,每亩有效穗数18万左右,穗长23厘米左右,每穗总粒数130~145粒,结实率78.8%左右,千粒重24.4克;群体整齐度一般,株叶型紧束,叶色青绿,叶姿挺直,长势繁茂,熟期转色好,抗倒性较强,落粒性中。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分析:糙米率81.2%,精米率73.7%,整精米率65.7%,粒长6.1mm,长宽比2.6,垩白米率95%,垩白度12.8%,透明度3级,碱消值7.0级,胶稠度40mm,直链淀粉含量20.8%,蛋白质含量8.3%。试点田间观察发现有中级穗颈瘟,人工接种抗性:苗叶瘟7级,穗瘟7级,白叶枯病7级,褐稻虱8.6级。 产量表现2002年早稻参加自治区水稻品种中熟组筛选试验,两个试点(河池、荔浦)平均亩产554.7公斤,比对照粤香占增产12.6%,位居第三;晚稻参加中熟组区试,六个试点(贺州、柳州、荔浦、宜州、桂林、融安)平均亩产448.7公斤,比对照中优838增产1.9%,不显著,位居第一。同期在试点面上多点试种,一般亩产450~530公斤。 种植区域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南、桂中稻作区作早、晚稻种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