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川杂棉23 |
释义 | 基本信息品种类别: 棉花 品种名称: 川杂棉23 审定编号: 川审棉2009 003 品种来源: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用自育抗虫核不育两用系抗A3作母本,高产品系ZR6作父本配制的杂交棉组合。 特征特性:生育期133天左右。植株塔型,叶片中等大。铃卵圆,单株平均结铃21.1个,单铃籽棉重6.3克,衣分40.92%,衣指7.9克,籽指10.8克。经省区试鉴定: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高抗红铃虫。经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中心测定(HVICC标准),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1.6mm,比强度30.37cN/ tex,马克隆值4.7,整齐度87.33%,纺纱均匀性指数153.94。 产量表现:2005-2007年参加四川省棉花区域试验,平均亩产籽棉237.82公斤、皮棉96.2公斤、白花皮棉82.1公斤,分别比对照川棉45增产31.0%、23.08%和33.45%。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籽棉247.49公斤、皮棉103.47公斤、白花皮棉94.84公斤,分别比对照川棉45增产21.46%、19.08%和24.54%。 栽培要点:①播期:3月下旬至4月上旬育苗。②密度:每亩1600-2000株;丘陵岗地、中下等地力地块,密度每亩1800-2200株为宜,切忌密度过大,影响丰产性能的发挥。③施肥:注意氮、磷、钾配合,亩施纯氮17-20公斤,底肥占50%,花肥占40%,保桃肥占10%;亩施纯磷(P2O5)12-18公斤,底肥占60%,花肥占40%;亩施纯钾(K2O)17-20公斤,底肥占60%,花肥占40%。④病虫害防治:前期注意防治红蜘蛛和蚜虫,后期注意防治蝽蟓等非鳞翅目害虫,根据田间棉铃虫、红铃虫发生情况决定防治时间,当百株卵量达50粒,或百株幼虫量达5头时,应及时用药剂防治。 种植区域: 四川棉区。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