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桃白粉病 |
释义 | 桃白粉病叶片初现近圆形或不定形的白色霉点,后霉点逐渐扩大,发展为白色粉斑,粉斑可互相连合为斑块,严重时叶片大部分乃至全部为白粉状物所覆盖,恰如叶面被撒上一薄层面粉一般。被害叶片褪黄,甚至干枯脱落。 据国内报道,引起桃白粉病的病原菌为子囊菌亚门义丝单囊壳属和单囊壳属。两个菌属的无性阶段均为半知亚门的粉孢属(Oidium spp.)。在广东,桃白粉病菌以无性态的分生孢子作为初次侵染和再次侵染的接种体,借气流传播侵染致病,完成病害周年循环,病害越冬期也不明显。在长江流域和长江以北的桃产区,白粉病初侵染接种体为子囊孢子,再次侵染接种体为分生孢子,以菌丝体和闭囊壳越冬。在这些病区,桃白粉病的病征,前期为粉状物,后期为小黑粒(闭囊壳)。 防治方法 参照李白粉病防治(见本书第60页)。在选用药剂上,还可用50%三唑酮硫悬浮剂1 000~1 500倍液,或70%托布津可湿粉800倍液,或45%晶体石硫合剂3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或40%三唑酮多菌灵可湿粉1 000倍液,连喷2~3次,10~15天1次。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