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糖业与综合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释义 | 中心简介糖业与综合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技术依托的广西大学是全国唯一具有最完整甘蔗糖业工程学科(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同时具有制糖工程专业的博士点、硕士点和本科培养体系)的综合性大学,拥有甘蔗种植、制糖工程、综合利用等专业,涵盖从甘蔗培育繁殖技术到制糖工业整个过程(含机电、制糖工艺及设备、综合利用与环保等),拥有制糖工程博士点,轻工技术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有制糖工程、制浆造纸工程、发酵工程等多个相关学科的硕士点。广西大学自1978年设立甘蔗糖业工程专业以来,已为全国各地产糖区输送了本科以上甘蔗糖业工程技术人才近3000人,成为广西糖业的中坚力量(占广西糖业工程技术人员的70%以上)。目前,广西大学甘蔗糖业学科有在职教授21人,副教授46人,高级工程师6人,高级实验师5人,其中博士35人,聚集了广西制糖、糖品深加工及综合利用等知名专家和学者,已形成一支学科专业齐全、结构较合理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及经营管理国内的一流的研发队伍。在近三年的建设期内,工程中心主持和完成纵向科研项目60项,其中国家级6项,省部级等54项;获得专利授权15项;先后取得13项可形成产业化或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成果和孵化6家高新技术企业。 糖业及综合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于2006 年6月由国家教育部批准建设,在建设过程中,通过整合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原有实验室、中试车间、网络中心及广西大学糖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重点实验室),以及添置仪器设备、引进高层次人才等途径实施。经过两年建设,工程中心已初具规模,建成集“糖业及其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应用基础)-中试(工程化)孵化-生产(产业化)”为一体的新型糖业及综合利用的科研开发平台。目前,工程中心占地约 4200平方米,拥有近红外多功能分析仪、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液相色谱/质谱仪、碳水化合物色谱分析系统、快速蛋白质纯化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分析仪器设备,同时还拥有中试生产设备,实验设备总值达3435万元,其中万元以上设备台数345台/套,图书资料370万册,期刊资料8000种。新建成的产业化中心位于国家级南宁高新区广西大学科技园4号厂房,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设有糖业技术及装备产业化、糖链产品与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化两个基地。基于糖业及综合利用领域科研成果的大量涌现以及成果产业化步伐的明显加快,工程中心已成为广西乃至全国甘蔗制糖行业最专业、最系统和最完善的科研开发及成果推广平台。 工程中心的建设是以促进甘蔗糖料加工、糖品深加工与副产物综合利用加工技术创新为出发点,整合广西大学原有的糖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轻工与食品学院的优势力量和资源,建立甘蔗糖料加工、糖品深加工与副产物综合利用科技创新平台,形成一支蔗糖加工及副产物综合利用加工科技创新队伍,提高科研成果水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我国甘蔗糖业及深加工与副产物综合利用加工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工程中心的基本平台下设技术创新、产业化、分析与检测及信息培训等4个中心(如图),其中,技术创新中心下设综合利用与环保研究所、糖链产品技术研究所、糖业科学技术研究所,并新建中试孵化实验车间1个;产业化中心下设糖链产品生产基地和糖业关键技术装备生产基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