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唐子宗 |
释义 | 唐子宗(1899-1991),绩溪县霞水村人,本名维成,号子宗。其父唐德教耕读传家,曾在村中开一杂货店,乐善好施,称誉乡里。母张氏,娘家为离县城十里的东村,出自世家。父母从小对子宗就严格要求。县城胡氏小学为清“理学三胡”后人所办,当时名扬县内外。子宗13岁,父母即送他到胡氏小学就读。他聪明好学,成绩优秀。小学毕业后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安徽省立第三中学(校址歙县县城)。在校不仅各学科成绩突出,而且热爱体育运动,多次获多项校际及省运动会田径赛冠军。 1922年暑假,唐子宗中学毕业后就义务任教于“绩溪暑期义务学校”,这是他教育生涯的开端。该校由绩溪县城胡氏小学校长胡效颜先生发起,学生不以一校为范围,共120余人。教职员18人,除城区部分小学教员外,还有在上海、南京等外地读书的暑期回乡大、中学生。胡氏小学是唐子宗的母校,他自然积极参加。当时唐任教学科、教学内容已无从查考,但留存的1922年8月10日暑期义务学校编印的《暑期周刊》卷首就刊有唐子宗《教育儿童法之我见》一文,全文二千余字。文章谈了“儿童在教育上的地位”“儿童的天性”“儿童与教材”等内容。文章最后,他总结性地指出:“儿童在未受教育之前,做父母的须负有重大的责任。责任是甚么?就是训育儿童须顺情指示,养成极活泼、极自由的模样,不可教成死板生气的木偶。幼稚园是不可少的,但是乡村中,类皆无幼稚园,则又不可不尽各人底力量,建设一所合于儿童游戏的公共地方,陶冶儿童自然的性情。至于在受教育时期,须有根本的解决迎合儿童心理的教材,使他们更易于发展天性……”一个刚从高中毕业的学生,没有对儿童教育的关注和研究,是不可能写出上述文字的。 1922年,唐子宗考取上海复旦公学(后改为复旦大学)。1925年毕业,获文学学位。当时,军阀争雄割据,民国前途障碍重重,遂由进步教师黄梦飞及汪乃刚先生引介,参加了中国国民党(左派),并于1926年秋投入段军胡景翼麾下袁家声旅部,开展策反工作,以期策应北伐军。其后与国民革命军结合,南征北战,直至北伐初期成功。 1928年,唐子宗转中国国民党安徽省党部,先后担任宣传科长、主任及皖报社社长等职。因个人政见与当局分歧,一度去福建任省立福州中学教员。1929年,他重返安徽,先后担任省立第一女中、省立第三女中、安庆高级中学教员,省立安徽大学讲师。在各校讲授课程为《公民》《历史》《法学通论》等。 “七七”卢沟桥事变后,安徽大部分地区沦陷,各级学校相继被迫停办。为参加抗战,唐子宗返回家乡,投入到敌后抗日救亡运动中。1939年3月,他被选任为安徽省临时议会参议员。5月,他随议长江彤侯及皖南各县参议员,经太平,过南陵等沦陷区,昼伏夜行,偷渡长江,至安徽省临时省议会所在地皖西立煌县(今金寨县)参加省临时参议会,商讨抗日救国大计。数月后,他重返徽州,出任安徽省立徽州师范学校校长。当时,徽州师范学校校址在歙县雄村,条件非常艰苦,学校规模为六、七个班,在校任教的绩溪籍教师还有胡琴柏、胡乐丰等人。1940年,他应聘浙江省立英士大学讲师兼生活指导组主任。1943年应聘为国立北洋大学工学院讲师、副教授,分别讲授三民主义、经济学等课程。 抗日战争胜利后,唐子宗转任国立浙江大学任副教授,讲授经济学。1945年秋,唐子宗应台湾省教育厅许恪士厅长之邀,去台湾办理接收台湾省立师范学院事宜,后一直旅居台湾,并应聘为台湾师范学院教授兼公民训育科主任。后台湾师范学院改制为师范大学,唐子宗继续应聘担任教授,讲授政治学、经济学、三民主义、国父思想等课程。1973年届龄退休后,仍继续执教近20年。唐子宗在台湾师范大学执教40余年,桃李满门,誉满杏坛,为师大资深教授之一。 1961年7月,台北市绩溪同乡会成立,同乡会理监事感于乡亲旅台日久,思乡心切,尤其子女繁衍,对故乡文献茫然不知其本源,为振奋乡人爱家、爱乡、爱国家、爱民族的情操,决定重印绩溪县志,并成立“重印绩溪县志委员会”,同乡会理监事为当然委员,并聘请胡晓溪、程光裕、程敷堂、胡锺吾、唐子宗等六人为编纂委员,负责编纂“附编”,公推唐子宗为组长总其成。1963年2月,《重印绩溪县志》问世,该书除影印了乾隆版、嘉庆版《绩溪县志》外,还撰写了近10万字的“附编”,内容包括《重印绩溪县志始迄》(唐子宗)、《绩溪行政区域概述》《绩溪九华乡与浙江昌化界址重划经过》(胡锺吾)、《绩溪的教育》《绩溪的社会慈善事业》《绩溪的经济》《胡适传》(毛子水)。《重印绩溪县志》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史料。唐子宗参与其中功不可没。 唐子宗勤于著述,先后撰有《国父思想与现代思潮》《国父孙中山先生重要事略年纪》《国父民权主义与现代西洋民主思潮》《国父的民主思想》《三民主义》(上、下册)《国父思想概论》等,对孙中山先生民主思想颇有研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