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唐灯 |
释义 | 无骨花灯起源唐朝(公元729年),又称“唐灯",相传为一位仙女所赠,故又称"神灯",号称"中华第一灯""天下第一灯"。仙居针刺无骨花灯的制作工艺非常独特。制作一盏 灯,要经过绘图、剪样、刺绣、装饰等十三道大工序,三十多道小工序。刺绣是其中最难的部分,需用到一种叫“水上漂”的绣花针,针法极其讲究,分直线针刺法、弧线针刺法、背景针刺法、意念针刺法四种。每盏灯的针眼有万孔之多,要严格按照图案进行,一针刺错,前功尽弃。 无骨花灯最大的特点是:一是无骨,通身不用一根骨架,由十几数十片(最多96片)灯片拼接而成;二是针刺,所有灯面图案均由绣花针在纸片上针刺成型,灯面针刺有数万至数十万个针孔,最多为2000多万个针孔。造型玲珑雅致,质朴古典。神仙居针刺无骨花灯的制作集中国传统的灯艺’纸艺’女红于一体,工序繁多复杂,可分为绘图’剪样’装订’凿花’刺绣等几十道工序,制作一盏神仙居针刺无骨花灯短则7\\8天,长则需要几十天到百余天,是中国民间美术和手工技艺的经典之作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