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川东革命根据地
释义

川东革命根据地】1929年4月27日,在以王维舟为书记的川东革命军事委员会的领导下,万源、宣汉和梁山(今梁平)、开江等县工人、农民,在万源县固军坝举行武装起义,成立了红军川东游击军第一路,李家俊、雷玉书任正、副司令,共300余人。此后,第1路在这个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到1930年 3月,建立了以固军坝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游击军第一路先后粉碎了军阀刘存厚部的两次围攻,得到较大发展,活动范围扩大到宣汉、万源、城口、开江等县的边界地区。5月,游击军第一路在国民党军进攻下遭到失败。1930年春,中共四川省委军事委员会书记李鸣珂在涪陵县发动国民党第20军两个连举行起义,组成川东游击军第二路,原连长赵启明任司令,李鸣珂任前委书记。接着,游击军第二路转到丰都、石柱县交界地区开展游击活动,后遭国民党军和地主武装伏击而失败。7月下旬,梁山县农民起义组成的游击队与当地共产党组织掌握的两支农民武装合编,在忠县黄钦坝成立川东游击军第三路,李光华、王维舟任正、副司令,共1000余人。8月初,游击军第三路奉命向武汉前进,进至石柱县境被军阀刘湘部打散,一部撤至梁山、达县交界地区分散坚持斗争。1931年夏,川东游击军重新组成,王维舟任总指挥,辖3个支队。随后,在梁山、宣汉、达县等县内建立了数块根据地。1932年12月,红四方面军入川,游击军主动袭击军阀部队,配合主力红军作战。1933年10月,游击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合,游击军在宣汉改编为红军第33军,王维舟任军长,杨克明任政治委员,下辖97、98、99三个师,全军共一万余人。川东革命武装的建立,为川东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奠定基础。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0:4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