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川北剪纸 |
释义 | 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装饰艺术的一种。它源于汉,兴于唐,发端于民间,蕴藏首古老文化的内涵,凝聚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感情和心理意识,具有朴实、自然的艺术特色,天真、雅趣的审美品格,简洁、明快的艺术语言,健康、浓郁的乡土气息。作为有形文化传承的川北剪纸,从形式、内容到用途,都有与全国各地剪纸不同特性和风格。 川北剪纸的特点它既不同于北方剪纸的“天真浑厚”,也不同于南方剪纸的“玲珑剔透”,而是粗中的细,细中见粗。川北剪纸的题材广泛,多样,飞禽走兽,五谷六畜,随意剪来,无不栩栩如生,令人遐思无穷。其花样可分为吉祥如意图,翎毛花卉图,古今人物图,现实生活图等五大类。其技法和制作方法可分为阴阳套刻法、黑白贴刻法、暗刺排剪法、折叠剪纸法、双手撕法和火烧烫绘法六种。 代表人物川北剪纸人才辈出,风格各异,硕果累累,其代表人物有:南部县石龙乡的李文仲及其孙子李大兴。他不拘成法,敢于创新,把自己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印象同内心朴素的理想结合起来,在多年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创作了大量歌颂劳动人民和赞美自然风光的作品。其代表作有《写生》、《爱白鸽》、《春耕》、《窗花》等。阆中宝台乡王文坤,将剪、钻、刻技法融为一体,在刀法上,运用皮影雕刻技法,作品流畅细腻。 传承发展其代表作有《二龙戏珠》、《风穿牡丹》、《四幅寿》、《四蝶香》、《喜鹊闹梅》等。西充县文化馆的林世明的剪氏以刻为主,构图巧妙,疏密聚散,线条粗细十分讲究。《宝瓶》、《阿诗玛》、《八仙》、《万象更新》等作品,被川大博物馆和重庆市博物馆收藏,《金鱼》参加第五届中国艺术节、四川省首届民间工艺艺术节银奖。仪陇县文化馆何作霖长期搜集、整理、制作和研究民间剪纸,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无论是技法上、还是在作品的题材样式上,或是传承方式上,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具体体现在装饰性、集体性、变异性和传承性四个方面。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仪陇剪纸成为川北剪纸艺术的代表。其代表作有:《扑蝶》、《跑驴》、《和平颂》、《鹰》等。西充的林敏、仪陇的何小匡、何小玉、谢茂勤是川北剪纸的后起之秀,他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均有创新。 仪陇剪纸仪陇剪纸蛮声中外,独创珠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仪陇县人民政府把弘扬民间剪纸列入“三乡文化”建设(书法之乡、篆刻之乡、剪纸之乡)总体规划,摆在议事日程,形成了专业与业余、老人与学生、干部与农民相统一的继承与创新民间剪纸事业的群体,走出了一条“剪纸与书艺、剪纸与藏书票、剪纸与民间烫画”相结合的新途径,使剪纸艺术有了长足的发展。以何作霖为代表的仪陇剪纸群体创作了大量的剪纸作品,有千余件作品参加了中国风俗画大赛,当代农民新剪纸联民,全国二十省市雪花剪纸联展,中国首届剪纸藏书票大赛,中、美、日国际少儿画展,韩国大田湾世界博览会,云贵川剪纸联展和中国藏书票赴香港展出,中国第五届艺术节四川省首届民间工艺艺术节展览等,获得国际金牌一枚、银牌2枚、铜牌3枚,何小匡的《图腾》系列剪纸获四川省首届民间工艺艺术节金奖,何作霖的《十二生肖》获铜奖,仪陇县人民政府获得优秀组织奖。仪陇剪纸作品有118件被重庆市博物馆收藏,何小玉创作的《巴山赶场天》获中国风俗画大赛佳作奖,被长安民俗博物馆收藏。1987年“全国农民新剪纸联展暨学术研讨会”在仪陇召开,中国民间剪纸研究会会长靳之林教授参观了仪陇金城小学儿童剪纸作品展和现场剪纸表演后说:“我在这里看到了中国民间剪纸的希望。”并题书“剪纸之校”赠之。康克清题书了“仪陇少年剪纸,后生可畏”的勉词。美国埃克尔、简珍、格曼博士赞美仪陇剪纸说:“创造这样美丽艺术品的城市,生活起来是令人愉快的地方。”1993年仪陇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以“三乡文化”为特色的仪陇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绩,1995年被评为四川省先进文化县。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