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潭王龙舟 |
释义 | 简介 揭阳龙舟,不论规模和造形,在揭汕潮地区首屈一指。《潮汕百科全书》第450页载:“龙舟为龙形的船,大小因地而异。潮汕地区的龙舟,以揭阳为代表”。揭阳的龙舟,龙头高昂,龙尾高翘,龙身彩绘,形象逼真,雄伟美观。舟身长、宽以现有龙舟分二种:按照“老古路”建的,长32米,宽1.5米,高2米(舟底至龙头最高处);按照近年改革新建的,长28米,宽1.35米,高1.8米。设51桡(即25对和头桡1人),鼓手(全舟的鼓动者和指挥者)、锣手、舵手各1人,共54人。有些地方还安排一位“身份高”或出资多的人背坐于最前面,手执折扇,称“倚龙规”。龙舟的结构,分龙头、龙颈、龙身、龙尾四部分。龙颈和龙身相连,向上弯曲,顶端接上龙头。龙尾大部分也和龙身相连上翘,尾端装插卷曲的龙尾。旧时卷曲龙尾是用刺勾竹笋上盖“糖漏”精工培育而成,今多用塑料或不锈钢制成代替。龙身又分三部分,即前肚、中肚和后肚。前肚在鼓前部分,后肚在锣后部分,中肚在鼓后锣前部分。前肚和后肚也稍微上翘,所以前、后肚的船桡比中肚长,越向前、后越长。 龙头用樟木雕刻,龙嘴张开,龙牙整齐成排,龙舌用弹簧挂住,能左右摆动,也能一伸一缩,活龙活现。眼睛上突圆睁,显示霸气。龙嘴上腭用钢丝弹簧挂着两个大杨梅缨,往前向上伸展。两个龙角一定要用真鹿角装上,个别地方只装一个角,称独角龙,龙角两边束上红绸扎成的大红花垂到临水面。龙头后端是精工雕镂和描金彩绘表示龙发的龙匾。龙匾片数各地不同:有的上1片,左右各2片,共5片;有的上1片,左右各3片,共7片;有的上1片,左右各1片,共3片。龙匾之间挂红灯笼1支,上书本村姓氏和吉祥语。龙头后上方插黄、红、青色小三角旗。龙嘴下腭挂着长长的临近水面的龙须。龙须颜色只有红或黑两种。村建龙舟,开头一经确定一种颜色龙须,以后有另造龙舟的舟身,不论换哪种舟身颜色,龙须的颜色不能换。龙头是樟木雕刻制成的,经久不朽。另造龙舟的舟身时,龙头可重修补描金彩绘续用。民间认为,龙舟是神物,是吉祥象征,龙头越老越灵,越能祛邪除魅保平安。 龙颈正中画八卦,意为八卦能辟除水中鬼魅。上端和两侧画鳞片与龙身相连,一直至尾部。龙身两侧有对称的图案,前部分是“双龙抢宝”,接后是“八宝”,即传说中八仙所执之宝器,宝器之间各有祥云一朵。再后是双凤飞翔,最后是蝙蝠。龙身图案偶意是:“八宝”和八卦一样,都有镇邪作用;前龙后凤,表示龙凤和鸣,有和谐吉庆之意;蝙蝠则是迎祥纳福,大吉大利之意。有个别乡村龙舟的图案不同,如“双龙抢宝”画成葫芦,有的“八宝”画成双金钱、金元宝等,总之都是祛邪纳福的祥瑞之物。龙舟中间插一牙边三角旗,俗称蜈蚣旗,旗上绣着龙舟的名号,即旗号。 揭阳龙舟大多数为51桡大龙舟;少数27桡小龙舟,如普宁体委和榕江西湖各建造的两条龙舟;也有37桡中型龙舟,主要赛用于揭东地都一带;还有55桡特大龙舟。不论大中小龙舟,整条龙舟的设置和图案大体相同 潭王龙舟与其他的龙舟有一定的区别龙头十分威武,这里有一定历史或者文化原因的。龙头雕刻的形式和其他地方不一样龙头的气质別俱一格可以说是潮汕地区的龙王。潭王龙舟的舟体和使用性能都比其他的龙舟好每年都有很多地方来租龙舟。潭王人造龙舟 今潮汕地区,只有到揭阳的潭王和潮州的庵埠才能找到造龙舟的人。 潭王,是揭东县锡场镇的一个行政村。村人口7200人。潭王村是一个英雄的村庄,著名的革命老区,1943年中共地下组织派方思远和陈彬到该村的中心小学以教书作掩护,开展地下革命活动,在当地培养出了一大批具有不屈不挠性格的革命人才。潭王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作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潭王是一个奇特的水乡,榕江北河有5公里长河段经过该村的西侧和南侧。这河段河面开阔,古时候有几处河水深不可测,漩涡打转,响声如雷,民间称为“潭”,因全村姓王,故旧时村名称“潭前王”,今称潭王。经过千百年的沧桑,这里形成了河涌众多的冲积平原;经过潭王人世代的筚路蓝缕,这里已成为一马平川的渔米之乡,故当地有谚云:“金曲溪,银锡场,潭前王出米粮。” 潭王人承继着先祖水的情结一路走来。潭王人是五代十国闽国皇帝王审知的后代。再往上追溯,春秋时代周灵王太子姬晋就是他们的一世祖。周灵王二十二年(公元前550年),周王朝首都洛阳附近的谷、洛两河泛滥,危及京都,灵王派人堵塞谷、洛两河。太子晋以民生为重,认为壅水必危害农耕,主张疏导,直谏阻塞之不当。不料触怒父王,被废为庶人。太子晋郁郁不乐,翌年赍志而终。数年之后,晋公嗣子敬宗长大,于周王室任司徒之职,但此时周王室已经衰败,诸侯争霸,战乱频仍,敬宗避乱至太原。因敬宗是周王室嫡传后裔,太原人便称敬宗一家为“王家”,久而便成为“王”姓的一派(王姓来源有多种派系)。敬宗尊父晋公为这一派系的一世祖。晋公的后裔是天下王姓诸派系中人数最多的一派,也是历史上人文最为鼎盛的一支。他们中出了众多的将相、帝后王妃、王公大臣、大画家、大书法家、大诗人、大学者等精英人物。两千多年来的中华民族历史星空,晋公裔孙的星群是异常璀灿的。潭王就是晋公大星系中散落在南国水乡中的小星系。晋公因水的问题,志未酬而殁,而他的这一支裔孙们却执着地缠恋着河汊和滩涌,到这片蛮荒水地开基创业。 水患是水乡最大的灾难,一阵暴雨、一场洪水就把苦心经营的土地变成汪洋大海,把房屋冲垮浸毁,把人畜财物卷走。面对水患,睿智的潭王人懂得:人类不能战胜自然,但人类能够利用自然界的特点和规律去努力求得生存和发展。因而他们造起船来,有了船,可以抗御水灾减少损失,有了船,可根据水乡特点发展水运业和捕捞业。经历代实践拼搏,潭王的造船业十分发达,至20世纪20年代,潭王村达到一定规模的造船厂已有存记、大记、三兴和烈记等几家。 20世纪30年代,村里有一位造船师傅叫王致林,他是造“跳白”的高手。所谓“跳白”,就是一种宽0.5米,长6.7米的渔船,船侧挂一片白色的长木板,木板能反光,鱼有趋光性,夜里这种渔船在河里游弋,鱼便往船里跳,故称“跳白”。这种捕鱼方法,真是比姜太公还优哉游哉。“跳白”的船体像龙舟,村里人鼓励王致林造龙舟,王致林也早有此想法。该出手时便出手,王致林先造出了27桡的小龙舟,再造出了49桡的大龙舟。真是初试啼声,一鸣惊人。远近各地纷纷前来请他当师傅。潭王王致林因此名闻遐迩。解放后王致林的儿子王协镇,继承了父亲的造龙舟工艺,为揭阳、普宁各地造出了一批批优质的龙舟。改革开放以后,王协镇的儿子王慰军,对家传造龙舟技术进行科学创新,造出了一艘艘美轮美奂的51桡龙舟。在最近的百龙闹榕江竞赛活动中,王慰军的心情无比激动,因为此次参赛的乡村中,有一半乡村的龙舟是他们的家族建造的。 潭王人与水有特殊的感情。潭王人能顺应自然、利用自然,能从对自然的惶恐和无奈转向乐观和进取,英雄的潭王人的灵性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升华。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