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太监谈往录 |
释义 | 基本信息出版社: 紫禁城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7月1日) 丛书名: 晚清宫廷见闻录 平装: 267页 正文语种: 汉语 开本: 16 ISBN: 7513400067, 9787513400060 条形码: 9787513400060 产品尺寸及重量: 25.8 x 16.4 x 0.6 cm ; 458 g ASIN: B0041IYZ6W 内容简介《太监谈往录》系多名晚清太监回忆录的合集,包括《宫廷琐记》(信修明著)、《清官太监回忆录》(马德清等述、周春晖记)和《太监往谈录》(耿进喜述、朱家浯记)3个部分。内容多为身之亲历、目之亲睹和耳之亲闻,从各自不同的视角,记录了作者的太监生活及相关的宫廷见闻。虽然他们在清官的服役时间、服务对象不尽相同,文化程度、思维定式各有局限,所述内容或多或少与事实存在误差,但由于都是作者的亲历亲闻,在很多具体问题上却可以弥补史料之阙。将一个个零碎的细节连缀起来,呈现给读者的便是一段鲜活细腻、有血有肉的历史。 目录宫廷琐记 自述:太监生活二十四年 一 皇帝后妃之困窘 二 慈禧不算有福之人 三 太后生活起居 四 宫中规矩多 五 大内之神秘 六 岁岁平安如意 七 民国早期之皇宫 八 选秀女异于前代 九 宫监因严获福 十 太监轶事 十一 升平署及其他 清宫太监回忆录 一 难忘的酷刑 二 “毕五”、“小刀刘”和慎刑司 三 进宫和拜师父 四 人官后我们是怎样“受训”的 五 御前太监一天的生活 六 王祥亲眼看见珍妃被丢到井里 七 女主的生活 八 太监的生活 九 太监与寺院 太监往谈录 一 畅音阁演戏 二 乐寿堂传膳 三 太监、厨役住处 四 慈禧在宁寿宫 编后记 后记太监在中国已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太监制度的消亡则只有百年的时光。这个特殊的群体多源自饥民,由于生活所迫才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历史上留下美誉或恶名的太监屈指可数,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属于社会上的“草根”阶层,随着时间的推移,已逐渐淹没于历史,淡出了现代人的记忆。 《太监谈往录》系多名晚清太监回忆录的合集,包括《宫廷琐记》(信修明著)、《清官太监回忆录》(马德清等述、周春晖记)和《太监往谈录》(耿进喜述、朱家浯记)3个部分。内容多为身之亲历、目之亲睹和耳之亲闻,从各自不同的视角,记录了作者的太监生活及相关的宫廷见闻。虽然他们在清官的服役时间、服务对象不尽相同,文化程度、思维定式各有局限,所述内容或多或少与事实存在误差,但由于都是作者的亲历亲闻,在很多具体问题上却可以弥补史料之阙。将一个个零碎的细节连缀起来,呈现给读者的便是一段鲜活细腻、有血有肉的历史。 其中,《宫廷琐记》作者信修明先生,读过10年书,曾娶妻生子,后报考水师学堂和太医院未果,为了赡养母亲和年幼的弟妹,才进宫当了太监。他先后服侍过慈禧太后、隆裕太后和端康太妃3位女主,时间将近24年。1924年,溥仪被驱逐出紫禁城后,才随端康太妃的灵柩一起出官。其后,他住进了京西褒忠护国寺并当担任住持,又发起成立“恩济慈善保骨会”,致力于救济失业太监的公益事业。 文摘这二十四位皇后除去慈禧和隆裕之外,其余的二十二位均可称为无为之国母。她们都是有福气的,生前享富贵,死后无声息。慈禧和隆裕均是有为之太后,但都没有福气。慈禧遭际之不幸,其病在能。她不忍甘心把列祖列宗的天下教康、梁等试验着玩,结果有些人对她不加原谅,也就是没有研究过夫子忠恕之道也。隆裕遭际之不幸,在于列祖列宗创业艰难得来之天下,她因无能,甘心送给袁世凯,得了“女中尧舜”的一个美名。此议之得失,请后世史家评论可也。后宫之苦,前代无有 我所及见者,光绪之皇后(隆裕太后)在庚子前因官费不足,年年月月以典当顶当度日。皇后有时自己诉苦,每季节所得的宫费,怎么节省也不够开支的。每年三节两寿,老佛爷、万岁爷的两份供总不能少,虽然老佛爷、万岁爷有赏赐,但总抵不住两份供花费的银子多。对于各王府王妃、命妇之交往,也是正当的一笔花销。下屋女子以做针线为主要工作,买针线、条带及锦匣等东西都得用银子。一位主子爵不论大小,对于皇上殿内的太监、太后宫的太监,小角色的无须赏赐,高级的太监,每到节令,一位皇后国母不赏赐些东西,是自觉着下不去的,因此颇感用度不足。司房的统计,对于太后、皇上须月有月积、年有年总,按时奏报上去。皇上见奏无所谓,太后见奏一定有说辞,嗔其用度太费。于是再奏月积时,明明不足,尚要虚报盈余,月积年累,账上反假存了巨万的银两,皇后为此常忧虑太后查账。幸喜庚子变乱,皇后的一笔糊涂账随时代勾销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