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泰兴里徐氏徐氏宗祠 |
释义 | 宗祠概况徐氏宗祠是苏北泰兴徐氏族人一支脉在清代迁来常州后,于民国初年(约1913年前后)兴建的,祠堂坐东朝西,现存建筑前后两进,系硬山式砖木结构平房,保存完整。头进门厅,正屋6楹3间,明间大厅原有4扇长窗排门 ,排门后进深2楹处置有一对精美的高浮雕麒麟图案的门墩石,今门墩石完好地保存在原地,门墩石上曾有2扇黑漆大门,并置有活动门嵌,门框上方悬挂有“徐氏宗祠”4字的匾额,门厅后檐处砖砌的门楼依旧,下面的门臼石尚在,门厅北侧尚有1间辅房;第二进为享堂,8楹4间,屋架高耸宽敞,梁柱粗实,前檐叠椽前超70余厘米,出翘枋头上均雕刻花卉图案,檐下林立花格玻璃长窗短槅,气势不凡,显示出祠堂的威严风貌。厅堂内原供奉祖先牌位。原南北方向还有厢房。 泰兴里徐氏泰兴里徐氏是清代从苏北泰兴迁来常州的,“泰兴里”的地名也由此而来。泰兴徐氏在离此处东50余米的西狮子巷南首原来还有许多房屋,今天元宾馆所在地方,即是泰兴徐氏族人早年居住的地方,1937年日寇轰炸常州时被毁,无奈之下徐氏族人移居于祠堂。 徐氏是常州望族,徐姓人士在常州有6万余众,徐氏素以诗礼传家,历代名人辈出,他们在文化、教育、科学、军事、艺术等多方面有重要贡献。早在1500年前的晋代就有徐姓人任职于重要职位。如东晋时的徐广(352—425)历官秘书郎、祠部郎、秘书监等职 ,至南朝宋武帝时,授以中散大夫。他上表辞归,潜心著作,著有《晋纪》、《晋仪注》、《史记音义》、《徐广集》等15种160卷。徐贲,生于元代元统三年(1335),郡城人,官至河南布政使,工诗善书画,被称谓“明初四杰”或“吴中四杰”,为十才子之一,著有《北郭集》、《徐幼文集》等传世。中国国家博物馆中的镇馆级国宝“虢季子白盘”最早就是由常州人徐燮均发现于陕西宝鸡附近虢川司农村,以重金收购带回常州的。近现代有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徐伯昕,是民主促进会创始人之一。徐素白,常州“留青竹刻”创始人之一,著名竹刻艺术家。徐复,著名语言文字学家,中国训诂学会会长,《辞海》语词学科主编。徐至展,中科院院士,国际光电协会中国地区主席,我国现代光学和激光科学研究的重要带头人。徐竹人,1988年率中国第一艘导弹核潜艇试射洲际弹道导弹获得成功,曾任海军某基地司令部副司令员。 2008年2月26日,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常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