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塔里萨依组 |
释义 | 命名王景斌等1982年命名,命名剖面位于新疆霍城县果子沟地区乌鲁木齐—伊宁公路旁塔里萨依大沟(王景斌等,1982,1985)。 沿革本组为新疆地质局科研所震旦系专题组(1975,1978)李永安、朱诚顺、高振家等所划分的深灰色冰碛岩;1982年王景斌对其加以命名称塔里萨依组。 特征为灰色块状无层理、无分选的冰碛砾岩、泥砾岩(杂砾岩),夹灰绿色及灰黑色或少量紫红色粉砂岩、粉砂质页岩。块状冰碛岩层位及厚度均不很稳定,单层厚10—175m,在果子沟地区冰碛岩有4层,阿合恰特地区有5层,但在塔尔恰特地区只有1层,其剖面以粉砂质泥岩、粉砂岩为主。塔里萨依组主要出露在伊宁县城东北的果子沟和科古琴山北坡的塔尔恰特和阿合恰特一带,向东到科古琴居民点则已全部被剥蚀。它与上覆下寒武统磷矿沟组为假整合接触,本组在接触面上岩石由灰色退色为鲜艳黄色,具风化壳特征,厚几十厘米至1.5m,其上为磷矿沟组底砾岩覆盖。与下伏塔尔恰特组为整合接触,局部为不整合接触。本组冰碛岩(杂砾岩)的岩相厚度变化均甚大,后期部分或全部被剥蚀。其厚度变化于0—424m范围。一般在阿合恰特以西其剖面厚度在100m以上。朱杰辰(1985)测定炭质粉砂质页岩之全岩Rb-Sr法全岩等时线年龄为(640±33)Ma。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